一种恒温漏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814261 阅读:3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28 02: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恒温漏斗,包括漏斗和夹套;夹套套接在漏斗外壁上,所述夹套为中空结构;夹套上还设有进料管和出料口,所述进料管上端连通夹套外部,下端一直延伸至夹套内腔的底部,出料口位于夹套外壁的上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对恒温和过滤设备的集成,简化了操作流程,降低了能耗改善了恒温及过滤效果;对于温度有特殊要求的实验操作,尤其是需要加热过滤的场合,可以提供相应的温度环境,确保实验数据准确,是科学研究、化学实验中一种功能较好的试验器皿。(*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恒温漏斗
技术介绍
目前,用于科学研究、化学实验用的普通玻璃漏斗,是转移和过滤液体的器皿,为单层斗壁结构,这种漏斗的不足之处是漏斗斗壁为单层结构,斗壁直接接触环境,使斗内液体与环境之间的热量容易传递,不能起到保温作用,从而难以满足对温度有特殊要求的实验的要求。现在市面上有一种通过酒精灯加热金属夹套来提高过滤温度的加热漏斗,其温度不可控,而且酒精灯的明火在易燃易爆环境中是不允许使用的。专利CN200420120306[1]. 2中介绍的保温漏斗仅斗壁部分是双层的,中间抽真空或加入保温填料,这种漏斗的不足之处是无法通过循环恒温介质对过滤物进行加热或冷却,更无法对整个过滤体系起到整体精确恒温作用,从而难以满足对温度有特殊要求 的实验的要求,所做出的实验数据不准确。专利CN200520103864[1]. 2中介绍的一种类似于油浴的浸没式恒温过滤装置,只能实现对恒温部分温度较为精确的控制,未保温部分温度无法保证,而且装置复杂,冷却介质量耗费大,操作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漏斗没有恒温功能。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恒温漏斗,包括漏斗和夹套;夹套套接在漏斗外壁上,所述夹套为中空结构;夹套上还设有进料管和出料口,所述进料管上端连通夹套外部,下端一直延伸至夹套内腔的底部,出料口位于夹套外壁的上部。恒温介质顺着进料管流入夹套底部,并最终从上部的出料口流出,可实现恒温介质的“下进上出”,以保证过滤全过程恒温。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方案,还设有磨口接头,磨口接头套接在夹套与漏斗嘴位置对应的区域。所述夹套与漏斗嘴位置对应的区域,即指漏斗下部整个细长的管状处, 磨口接头在这一区域内安装即可,一般安装在管状处的上部。增加磨口接头有利于提高漏斗口的密封性,增强漏斗恒温效果。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方案,还设有抽滤套管,抽滤套管的顶端套接在夹套上,套接处位于夹套与漏斗嘴位置对应的区域,抽滤套管下端开口,抽滤套管上部设有抽滤接口,下部连接磨口接头。所述夹套与漏斗嘴位置对应的区域,即指漏斗下部整个细长的管状处,抽滤套管在这一区域内安装即可,一般安装在管状处的上部。抽滤套管的设置,加快了漏斗过滤的速度,提高了漏斗的工作效率。本技术的优点是实现了对恒温和过滤设备的集成,简化了操作流程,降低了能耗改善了恒温及过滤效果;对于温度有特殊要求的实验操作,尤其是需要加热过滤的场合,可以提供相应的温度环境,确保实验数据准确,是科学研究、化学实验中一种功能较好的试验器皿。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砂芯漏斗)。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三角漏斗)。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2所示,本技术包括漏斗7、中空结构的夹套2和抽滤套管4,所述漏斗嘴6为细长管状 ,夹套2套接在漏斗7外壁上,夹套2上设有进料管I和出料口 8,所述进料管I 一端连通夹套2外,一端延伸至夹套2内腔底部,出料口 8位于夹套2外壁的上部;抽滤套管4的顶端套接在夹套2上,套接的位置与漏斗嘴6位置相对应,所述抽滤套管4上部设有抽滤接口 3,下部连接磨口接头5。过滤前通过磨口接头5将本装置与滤液接收装置连接好,然后通过抽滤接口 3将本装置与抽真空装置连接好,当采用滤纸作为过滤介质时,用待过滤液体将滤纸润湿后紧贴在锥形漏斗内壁上;当采用砂芯滤板9作为过滤介质时,砂芯滤板9衬于圆筒状漏斗底部。过滤开始前,经进料管I通入恒温介质,使循环的恒温介质在夹套2内不断的从下至上对漏斗7加热,并最终从出料口 8流出,使漏斗7整体达到目标温度;开始过滤后,先将待过滤的混合液倒入漏斗7内,自然过滤至滤液几乎不再滴下,然后开启抽真空装置开始抽滤,抽至无滤液滴下时停止抽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恒温漏斗,其特征是包括漏斗和夹套;夹套套接在漏斗外壁上,所述夹套为中空结构;夹套上还设有进料管和出料口,所述进料管上端连通夹套外部,下端一直延伸至夹套内腔的底部,出料口位于夹套外壁的上部。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恒温漏斗,其特征是还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骏廉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扬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