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领域,为特殊病人需要倾斜床面的专用器械。
技术介绍
当人体罹患休克、某些部位骨折或关节脱位、硬脊膜及脑脊膜漏等疾病时,常需使用垫高物将床头或床尾抬高10 20cm,进行辅助治疗。传统的床脚大多为圆管状,抬高床脚的方法是用砖头、木块、铁块,牵引砣等物品垫高,使床面傾斜,达到辅助治疗的目的。因患者病情不同,所需抬高高度及抬高的时间也不相同,用上述抬高物叠加放置来垫高和调整高度时,可能会出现床脚与垫高物分离,床脚突然坠地,产生震荡,特别是高位颈椎骨折或脱位牵引治疗时突然床脚坠地,严重者可能会危及患者生命。再加上取材杂乱,缺乏科学性与专业性,且容易污染,临床上已逐渐淘汰。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改进,近年来,临床广泛使用的专科床、三折或两折局部床、可悬高的轮式床脚床,已基本取代了传统的圆管状床脚床,基本可满足休克、不复杂骨折及脱位的患者治疗需要,但是较为复杂的骨折与脱位、硬 脊膜与脑脊膜漏等治疗,还需要垫高床脚,使床面整体倾斜才能满足临床治疗的需要。由于床脚由原来的圆柱改为轮式,垫高床脚后更加不稳定,所以更需要有专业的、稳定的、可随意调整高度、操作便捷的床脚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可升降医用床脚垫,其特征是由底座(I)、升降塞(2)两个部件组成,底座为空心圆台形,两侧有贯通的滑动槽(3)与若干个锁槽(4),升降塞位于底座内,呈单开ロ的空心扁圆柱状,横贯其中的支撑杆(5)穿过底座两侧的滑动槽并卡入标有不同高度的锁槽内,使升降塞在底座内处于不同高度。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可升降医用床脚垫,其特征是所述底座由圆台形的外壳(6)与圆柱形的内壳(X)组成,内壳与外壳的上边连为一体,两壳向下延伸中间镂空(8),镂空处有两条固定柱(9)和两条锁柱(10),使内、外壳相连固定,两条固定柱较窄,且以内壳圆柱体中心线为轴相互对称,两条锁柱较宽,其上有纵行贯通的滑动槽(3)和若干个标有高度的横行锁槽(4),固定柱的上半部分可见内、外壳同时呈长方体形缺损且缺ロ处封闭的凹槽为床脚轮臂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丽昕,庞贵春,庞博,
申请(专利权)人:马丽昕,庞贵春,庞博,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