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床床框的升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813764 阅读:3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28 02: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医用床床框的升降装置,包括:由两根长向床框与两根短向床框合围而成的床框,长向床框下分别对称设置有前、后支撑床腿,前、后支撑床腿与床框之间分别设置有升降装置,升降装置的结构包括:每根支撑床腿后均设置有升降床腿,升降床腿的顶部固定在床框上,支撑床腿与升降床腿之间均分别铰接有升降横杆,两侧并排的升降横杆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横杆,固定横杆上固定设置有一对连接板,所述的连接板上设连接有丝杆套管,丝杆套管内设置丝杆,丝杆的后端均连接有摇柄,摇柄均活动支承在短向床框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方便了病患所需,病人可根据自己的需要调节相应的前、后升降装置,实现床尾和床头的升降调节。(*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骨科使用的医用床床框的升降装置
技术介绍
医用病床又称医用床、医疗床,是医院病房护理所必备的设施。医用床结构通常包括床板,床板四周设置有床框,床框由两根长向床框与两根短向床框合围而成,每根长向床框下分别对称设置有一前、一后的前支撑床腿和后支撑床腿。由于骨科病人的特殊性,为了配合临床治疗,有时需要将病人的病患部位抬高或者降低,而目前骨科医用床的床框只有前倾的功能,即医用床的床头不动,床尾抬高,通常在医用床床框与后支撑床腿之间设置 有用以抬高床尾的后升降装置,所述的后升降装置的结构包括在每根后支撑床腿的后侧分别设置有后升降床腿,所述的后升降床腿的顶部均固定在长向床框上,每ー侧的后支撑床腿与后升降床腿之间均铰接设置有后升降横杆,两侧的后升降横杆之间固定连接有后固定横杆,后固定横杆上固定设置有一对后连接板,所述这对后连接板上铰接设置有后丝杆套管,后丝杆套管内设置有与之配合使用的后丝杆,所述的后丝杆的底部连接有后摇柄,所述的后摇柄活动支承在床尾的短向床框上。需要抬闻床尾时,摇动后摇柄,后摇柄带动后丝杆转动,后丝杆上的后丝杆套管向前移动,由于后连接板与后固定横杆固定连接,而后固定横杆的两端与两侧的后升降横杆分别固定连接,即后连接板、后固定横杆及后升降横杆形成一体,这样后丝杆套管向前移动时则会带动后连接板与后固定横杆以及后固定横杆两端的后升降横杆一起做绕着后支撑床腿的转动,这样后固定横杆靠近后升降床腿的一端的向上抬起,同时带动后升降床腿向上抬起,这样医用床床架的尾部就抬高了,实现了医用床的前倾功能。但骨科病人患处不同,有时要求腿部抬高,有时要求头部抬高,有时要求同时抬高等等,而上述结构只能满足腿部抬高的需求,功能的局限性较大,无法满足其他病患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同时实现床尾和床头的升降调节的医用床床框的升降装置。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医用床床框的升降装置,包括床框,床框由两根长向床框与两根短向床框合围而成,两根长向床框下分别对称设置有一前、一后的前支撑床腿和后支撑床腿,所述的后支撑床腿与床框之间设置有后升降装置,所述的后升降装置的结构包括在每根后支撑床腿的后侧分别设置有后升降床腿,所述的后升降床腿的顶部均固定在长向床框上,每ー侧的后支撑床腿与后升降床腿之间均铰接设置有后升降横杆,两侧的后升降横杆之间固定连接有后固定横杆,后固定横杆上固定设置有一对后连接板,所述这对后连接板上铰接设置有后丝杆套管,后丝杆套管内设置有与之配合使用的后丝杆,所述的后丝杆的后端连接有后摇柄,所述的后摇柄活动支承在床尾的短向床框上,在两根前支撑床腿与长向床框之间设置有前升降装置,所述的前升降装置的结构包括在每根前支撑床腿的后侧分别设置有前升降床腿,所述的前升降床腿的顶部均固定在长向床框上,每ー侧的前支撑床腿与前升降床腿之间均铰接设置有前升降横杆,两侧的前升降横杆之间固定连接有前固定横杆,前固定横杆上固定设置有一对前连接板,所述这对前连接板上铰接设置有前丝杆套管,前丝杆套管内设置有与之配合使用的前丝杆,所述的前丝杆的后端连接有前摇柄,所述的前摇柄也活动支承在床尾的短向床框上。进ー步地,前述的医用床床框的升降装置,其中,所述的两根后支撑床腿之间固定设置有后横梁,所述的两根前支撑床腿之间也固定设置有前横梁。进ー步地,前述的医用床床框的升降装置,其中,所述的后丝杆后端通过后万向节与后摇柄连接,所述的后万向节活动支承在床尾的短向床框上;所述的前丝杆后端通过前万向节与前摇柄连接,所述的前万向节也活动支承在床尾的短向床框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原来只设置有后升降装置的床框上设置了前升降装置,这样可以大大地方便病患所需,病人可根据自己的需要调节相应的前升降装置和后升降装置,实现床尾和床头的升降调节。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所述的医用床床框的升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俯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床尾部分的床框抬高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床头部分的床框抬高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2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2中B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I、图2所示,医用床床框的升降装置,包括床框,床框由两根长向床框I与两根短向床框2合围而成,两根长向床框I下分别对称设置有一前、一后的前支撑床腿3和后支撑床腿4,所述的后支撑床腿4与床框之间设置有后升降装置,所述的后升降装置的结构包括在每根后支撑床腿4的后侧分别设置有后升降床腿6,所述的后升降床腿6的顶部均固定在长向床框I上,每ー侧的后支撑床腿4与后升降床腿6之间均铰接设置有后升降横杆8,两侧的后升降横杆8之间固定连接有后固定横杆12,后固定横杆12的两端分别与两侧的后升降横杆8焊接牢固,后固定横杆12上焊接有一对后连接板10,这对后连接板10上铰接设置有后丝杆套管14,后丝杆套管14内设置有与之配合使用的后丝杆16,所述的后丝杆16的后端通过后万向节17与后摇柄19连接,所述的后万向节17活动支承在床尾的短向床框2上。在两根前支撑床腿3与长向床框I之间设置有前升降装置,所述的前升降装置的结构包括在每根前支撑床腿3的后侧分别设置有前升降床腿5,所述的前升降床腿5的顶部固定在长向床框I上,每ー侧的前支撑床腿3与前升降床腿5之间均铰接设置有前升降横杆7,两侧的前升降横杆7之间固定连接有前固定横杆11,前固定横杆11的两端分别与两侧的前升降横杆7焊接牢固,前固定横杆11上焊接有一对前连接板9,这对前连接板9上铰接设置有前丝杆套管13,前丝杆套管13内设置有与之配合使用的前丝杆15,所述的前丝杆15的后端通过前万向节22与前摇柄18连接,所述的前万向节22也活动支承在床尾的短向床框2上。如图5所示,后丝杆套管14与后丝杆16的具体连接结构为后丝杆套管14的后端固定设置有后丝杆螺母141,后丝杆螺母141与后丝杆16螺纹连接。如图6所示,前丝杆套管13与前丝杆15的具体连接结构为前丝杆套管13的后端固定设置有前丝杆螺母131,前丝杆螺母131与前丝杆15螺纹连接。为了支撑牢固起见,两根后支撑床腿4之间固定设置有后横梁21,所述的两根前支撑床腿3之间固定设置有前横梁20。如图I所示,在每ー侧的前支撑床腿3与前升降床腿5之间铰接设置有两根前升降横杆7,前述的前固定横杆11的两端与其中一根前升降横杆7固定连接;在每ー侧的后支撑床腿4与后升降床腿6之间也铰接设置有两根后升降横杆8,前述的后固定横杆12的两端与其中一根后升降横杆8固定连接;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使前支撑床腿3与前升降床腿5之间,以及后支撑床腿4与后升降床腿6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固。下面结合图3、图4介绍ー下本技术在使用时的具体操作方法。如图3所示,使用时,如需将医用床床框的尾部抬高,只需向某一方向摇动后摇柄19,后摇柄19通过后万向节17带动后丝杆16 —起转动,此时后丝杆16上的丝杆螺母141带动后丝杆套管14向前移动,由于后连接板10与后固定横杆12以及后固定横杆12两端的后升降横杆8均固定 连接,这样后丝杆套管14向前移动时则带动后连接板10与后固定横杆12以及后固定横杆12两端的后升降横杆8 一起做绕着后支撑床腿4的转动,这样后固定横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医用床床框的升降装置,包括床框,床框由两根长向床框与两根短向床框合围而成,两根长向床框下分别对称设置有一前、一后的前支撑床腿和后支撑床腿,所述的后支撑床腿与床框之间设置有后升降装置,所述的后升降装置的结构包括在每根后支撑床腿的后侧分别设置有后升降床腿,所述的后升降床腿的顶部均固定在长向床框上,每ー侧的后支撑床腿与后升降床腿之间均铰接设置有后升降横杆,两侧的后升降横杆之间固定连接有后固定横杆,后固定横杆上固定设置有一对后连接板,所述这对后连接板上铰接设置有后丝杆套管,后丝杆套管内设置有与之配合使用的后丝杆,所述的后丝杆的后端连接有后摇柄,所述的后摇柄活动支承在床尾的短向床框上,其特征在于在两根前支撑床腿与长向床框之间设置有前升降装置,所述的前升降装置的结构包括在每根前支撑床腿的后侧分别设置有前升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永发袁忠马小晶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永发医用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