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玻璃幕墙的绿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812287 阅读:1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28 01: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应用于玻璃幕墙的绿化装置,包括,外墙外侧设有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支撑结构分别为上支撑座与下支撑座,背板固定在支撑结构的上支撑座与下支撑座之间,底板通过挂板的凹口挂于支撑板之间的拉杆上,并且背离支撑板的底板一侧面设有绿化结构。通过使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应用于玻璃幕墙的绿化装置,有效的以幕墙的结构完成绿化并达到美化环境的作用;同时具有,抗风压、水密、气密、保温、以及抗震的效果;有利于大规模生产及日后的更换。(*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绿化,尤其涉及ー种应用于玻璃幕墙的绿化装置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幕墙是建筑物的外墙护围,不承重,像幕布一样挂上去,故又称为悬挂墙,是现代大型和高层建筑常用的带有装饰效果的轻质墙体。由结构框架与镶嵌板材组成,不承担主体结构载荷与作用的建筑围护结构。目如,.墙制造广业的逐渐成熟,.墙的结构与功能在逐步的提闻,随着建筑生态化的发展,出现了ー种具有生态化的緑色幕墙多应用于建筑物底层位置,所谓绿色幕墙就是可以在建筑与周围的生态环境之间,建立一个缓冲区域,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气候 对室内的影响,又可以美化建筑,同时也可以运用在公共建筑室内,及办公室、住宅的局部位置。现有的緑色幕墙大致分为以下几类并且都具有其不足的地方沿墙角四周种植的攀爬类植物其中使用最多的爬山虎。它优点是造价低廉,但美中不足的是冬季落叶,降低了观赏性,且图案単一,造景受限制,铺绿用时长,很难四季常绿,多数无花,更换困难;骨架式花盆通常先紧贴墙面或离开墙面5-lOcm搭建平行于墙面的骨架,辅以滴灌或喷灌系统,再将事先緑化好的花盆嵌入骨架空格中,其优点是对地面或山崖植物均可以选用,自动浇灌,更换植物方便,适用于临时植物花卉布景,不足是需在墙外加骨架,厚度大于20cm,増大体量可能影响表观;因为骨架须固定在墙体上,在固定点处容易产生漏水隐患,骨架锈蚀等影响系统整体使用寿命;滴灌容易被堵失灵而导致植物缺水死亡。模块化墙体绿化其建造エ艺与骨架式花盆类同,但改善之处是花盆变成了方块形、菱形等几何模块,这些模块组合更加灵活方便,模块中的植物和植物图案通常须在苗圃中按客户要求预先定制好,经过数月的栽培养护后,再运往现场进行安装;其优点是对地面或山崖植物均可以选用,自动浇灌,运输方便,现场安装时间短,系统寿命较骨架+花盆更长,不足时也需在墙外加骨架,厚度大于20cm,増大体量可能影响表观;因为骨架须固定在墙体上,在固定点处容易产生漏水隐患,骨架锈蚀等影响系统整体使用寿命;滴灌容易被堵失灵而导致植物缺水死亡,价格较相对高。铺贴式墙体绿化其无需在墙面加设骨架,是通过エ厂エ业化生产将平面浇灌系统、墙体种植袋复合在ー层I. 5mm厚高強度防水膜上,形成ー个墙面种植平面系统,在现场直接将该系统固定在墙面上,并且固定点采用特殊的防水紧固件处理,防水膜除了承担整个墙面系统的重量外还同时对被覆盖的墙面起到防水的作用,植物可以在苗圃预制,也可以现场种植。其优点是对地面或山崖植物均可以选用,集自动浇灌,防水、超薄(小于IOcm)、长寿命、易施工于一身;缺点是价格相对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公开了ー种应用于玻璃幕墙的绿化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生态化幕墙构造与功能不完善的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ー种应用于玻璃幕墙的绿化装置,包括,外墙外侧设有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干,所述支撑结构分别为上支撑座与下支撑座,所述上支撑座与所述下支撑座分别在各自远离所述外墙的一端的中心位置设有ー凸块;两所述凸块远离所述外墙的一端连接设有固定板,所述上支撑座的固定板沿横向延伸形成上挡板,所述下支撑座的固定板沿横向延伸形成下挡板;一背板,所述背板的顶边与底边向同一侧垂直弯曲延伸,再由所述背板顶边与底边的垂直延伸部分向外垂直延伸形成弯折板,所述背板的两侧各设有支撑板,两所述支撑板位于所述弯折板的同一方向,所述背板的两侧所述支撑板中各设有通孔,且两所述支撑板中通孔的位置相对应,每ー对应的所述通孔之间设有拉杆;一底板,所述底板的两侧各设有挂板,两所述挂板远离所述底板的侧边上设有多个凹ロ,所述凹ロ为“L”型,所述底板中设有多条筋肋,所述筋肋与所述挂板设置在同一侧,所述底板背离所述挂板的一侧设有緑化结构。所述背板固定在支撑结构的所述上支撑座与所述下支撑座之间,所述底板通过所述挂板的凹ロ挂于所述支撑板之间的拉杆上。上述的应用于玻璃幕墙的绿化装置,其中,所述绿化结构依次包括有纤维基材、蓄水材料以及植物。上述的应用于玻璃幕墙的绿化装置,其中,所述上挡板远离所述外墙的一端向下弯曲形成弧状,所述下挡板远离所述外墙的一端向上弯曲形成弧状。上述的应用于玻璃幕墙的绿化装置,其中,所述上挡板的内侧设有进水管。上述的应用于玻璃幕墙的绿化装置,其中,所述底板的材料为陶土板或金属板。上述的应用于玻璃幕墙的绿化装置,其中,所述凸块为立方体,所述凸块与所述固定板之间的连接方式为螺栓连接。上述的应用于玻璃幕墙的绿化装置,其中,所述上支撑座与所述下支撑座垂直于所述外墙外側。上述的应用于玻璃幕墙的绿化装置,其中,所述固定板面向所述上支撑座的一面与所述上支撑座面向固定板一面上设有多个爪扣,每一所述爪扣中设有密封胶条。上所述的应用于玻璃幕墙的绿化装置,其中,所述底板与所述外墙之间设有隔水保温板。本技术的ー种应用于玻璃幕墙的绿化装置,采用了如上方案具有以下的效果I、有效的以幕墙的结构完成緑化并达到美化环境的作用;2、同时具有,抗风压、水密、气密、保温、以及抗震的效果;3、有利于大规模生产及日后的更换。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參照如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I为本技术ー种应用于玻璃幕墙的绿化装置的支撑结构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ー种应用于玻璃幕墙的绿化装置的背板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ー种应用于玻璃幕墙的绿化装置的底板侧视图;图4为本技术ー种应用于玻璃幕墙的绿化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如图參考上支撑座I、下支撑座2、凸块3、固定板4、螺栓5、上挡板6、下挡板7、背板8、弯折板9、支撑板10、通孔11、拉杆12、底板13、筋肋14、挂板15、凹ロ 16、外墙17、进水管18、爪扣19、密封胶条20、纤维基材21、蓄水材料22、植物23。 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造特征、达成目的和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结合具体图示,进ー步阐述本技术。如图I所示,ー种应用于玻璃幕墙的绿化装置,包括,外墙17外侧设有的支撑结构,支撑结构原用以支撑玻璃幕墙,其中,支撑结构是由上支撑座I与下支撑座2组成,上支撑座I与下支撑座2分别在各自远离外墙17的一端的中心位置设有ー凸块3 ;两凸块3远离外墙17的一端连接设有固定板4,在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在凸块3远离外墙17的一端设有螺栓5,并且螺栓5头固定式的嵌在凸块3中,在固定板4的中心设有通孔11由螺栓5穿过通孔11,利用使用螺母的旋紧使固定板4固定在凸块3上,在固定板4与凸块3之间可以使用垫片来调节固定板4与凸块3之间的距离,上支撑座I的固定板4沿横向延伸形成上挡板6,下支撑座2的固定板4沿横向延伸形成下挡板7 ;如图2所示,一背板8,背板8的顶边与底边向同一侧垂直弯曲延伸,再由背板8顶边与底边的垂直延伸部分向外垂直延伸形成弯折板9,背板8的两侧各设有支撑板10,两支撑板10位于弯折板9的同一方向,背板8的两侧支撑板10中各设有通孔11,且两支撑板10中通孔11的位置相对应,每ー对应的通孔11之间设有拉杆12 ;如图3所示,一底板13,底板13的两侧各设有挂板15,两挂板15远离底板13的侧边上设有多个凹ロ 16,凹ロ 16为“L”型,底板13中设有多条筋肋14,进ー步的,筋肋14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ー种应用于玻璃幕墙的绿化装置,包括,外墙外侧设有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分别为上支撑座与下支撑座,所述上支撑座与所述下支撑座分别在各自远离所述外墙的一端的中心位置设有ー凸块;两所述凸块远离所述外墙的一端连接设有固定板,所述上支撑座的固定板沿横向延伸形成上挡板,所述下支撑座的固定板沿横向延伸形成下挡板; 一背板,所述背板的 顶边与底边向同一侧垂直弯曲延伸,再由所述背板顶边与底边的垂直延伸部分向外垂直延伸形成弯折板,所述背板的两侧各设有支撑板,两所述支撑板位于所述弯折板的同一方向,所述背板的两侧所述支撑板中各设有通孔,且两所述支撑板中通孔的位置相对应,每ー对应的所述通孔之间设有拉杆; 一底板,所述底板的两侧各设有挂板,两所述挂板远离所述底板的侧边上设有多个凹ロ,所述凹ロ为“L”型,所述底板中设有多条筋肋,所述筋肋与所述挂板设置在同一侧,所述底板背离所述挂板的一侧设有緑化结构; 所述背板固定在支撑结构的所述上支撑座与所述下支撑座之间,所述底板通过所述挂板的凹ロ挂于所述支撑板之间的拉杆上。2.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晓阳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本道幕墙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