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对象外网IP地址的获取方法、装置及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810698 阅读:5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27 19: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远程对象外网IP地址的获取方法、装置及系统,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实现了客户端能够在任意组网模式下获取访问远程对象的外网IP地址。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获取客户端登陆服务端使用的第一外网IP地址和待访问远程对象的内网IP地址;根据所述第一外网IP地址和所述待访问远程对象的内网IP地址,生成所述待访问远程对象对应的第二外网IP地址;或者,接收服务端发送的待访问远程对象对应的第二外网IP地址。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主要应用于客户端获取访问远程对象的外网IP地址的过程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
,尤其涉及一种远程対象外网IP地址的获取方法、装置及系统。
技术介绍
NAT (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网络地址转换)设置在外网与内网的边界上,其功能是将外网可见的IP地址与内网所用的IP地址进行映射,以保证在内网中可以重用多个范围的IP地址,而这些内网地址是不用于外网的。从外网来的含外网IP地址的数据包先到达NAT,NAT使用预设好的规则来修改数据包,然后再转发给内网接收点。从内网流出的数据包也需要经过类似的转换处理。 在进行网络规划时,由于网管服务端要直接与网元通信,所以要求网管服务端与网元在同一个可见的网络内,而网元所在的网络的安全性非常重要,因此不允许网管客户端所在网络可以直接访问,因而需要在网管服务端与网管客户端所在网络的边界处设置NAT进行隔离。随着网络管理规模的不断増加,网管服务端需要采用分布式部署,也就是在网管服务端侧设置有多个网元,网管客户端在登录网管服务端的一个节点后,会因为处理业务而需要访问该网管服务端的第二个节点,此时网管服务端只能获取该第二个节点的内网IP地址,但是由于NAT的存在,网管客户端是不能够使用该内网IP地址登陆到第二个节点上的,使得网管客户端不能够访问第二个节点完成业务。现有技术中的解决方案是通过域名的方式来访问网管服务端的节点,具体为在网管客户端和网管服务端配置文件中设置节点的IP地址与域名之间的映射关系,使得网管客户端在访问网管服务端中的节点时,通过对要访问的节点的域名进行转换处理得到对应的外网IP地址,并使用该外网IP地址直接访问该节点。在实现上述访问网元的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上述现有技术中的解决方案应用于电信网关系统中,并且在配置主机名与IP地址的映射关系时,需要在网管客户端侧配置网管客户端所有节点的外网IP地址与主机名的映射关系,在网管服务端侧配置网管服务端所有节点的内网IP地址与主机名的映射关系,使得映射关系配置复杂,提高了组网成本;而且当网络组网规划发生变化时,需要调整每个网管客户端节点以及每个网管服务端节点的配置文件的内容,使得网络维护性降低,提高了维护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远程対象外网IP地址的获取方法、装置及系统,实现了客户端能够在任意组网模式下获取访问远程对象的外网I P地址,提高网络维护性,降低了组网和维护成本。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远程対象外网IP地址的获取方法,包括获取客户端登陆服务端使用的第一外网IP地址和待访问远程对象的内网IP地址;根据所述第一外网IP地址和所述待访问远程对象的内网IP地址,生成所述待访问远程对象对应的第二外网IP地址;或者,接收服务端发送的待访问远程对象对应的第二外网IP地址。一种远程対象外网IP地址的获取方法,包括获取客户端登陆服务端使用的第一外网IP地址和待访问远程对象的内网IP地址;根据所述第一外网IP地址和所述待访问远程对象的内网IP地址,生成所述待访问远程对象对应的第二外网IP地址; 将所述待访问远程对象对应的第二外网IP地址发送给所述客户端。一种客户端设备,包括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客户端登陆服务端使用的第一外网IP地址和待访问远程对象的内网IP地址;生成単元,用于根据所述获取单元获取的第一外网IP地址和所述待访问远程对象的内网IP地址,生成所述待访问远程对象对应的第二外网IP地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服务端发送的待访问远程对象对应的第二外网IP地址。一种服务端设备,包括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客户端登陆服务端使用的第一外网IP地址和待访问远程对象的内网IP地址;生成単元,用于根据所述获取单元获取的第一外网IP地址和所述待访问远程对象的内网IP地址,生成所述待访问远程对象对应的第二外网IP地址;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生成単元生成的所述待访问远程对象对应的第二外网IP地址发送给所述客户端。一种远程対象外网IP地址的获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客户端设备和服务端设备;其中,所述客户端设备,用于获取客户端设备登陆服务端使用的第一外网IP地址和待访问远程对象的内网IP地址;根据所述第一外网IP地址和所述待访问远程对象的内网IP地址,生成所述待访问远程对象对应的第二外网IP地址;或者接收服务端设备发送的待访问远程对象对应的第二外网IP地址;所述服务端设备,用于获取客户端设备登陆服务端设备使用的第一外网IP地址和待访问远程对象的内网IP地址;根据所述第一外网IP地址和所述待访问远程对象的内网IP地址,生成所述待访问远程对象对应的第二外网IP地址;将所述待访问远程对象对应的第二外网IP地址发送给所述客户端设备。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远程対象外网IP地址的获取方法、装置及系统,与现有技术中依靠域名的方式获取待访问远程对象的方式相比,本实施例能够在任意组网模式下,获取客户端登陆服务端使用的第一外网IP地址和待访问远程对象的内网IP地址,井根据所述第一外网IP地址和所述待访问远程对象的内网IP地址,生成所述待访问远程对象对应的第二外网IP地址,实现了对待访问远程对象对应的外网IP的获取,提高网络维护性,降低了组网和维护成本。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I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I中的一种远程対象外网IP地址的获取方法的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I中的另ー种远程对象外网IP地址的获取方法的流程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中的一种远程対象外网IP地址的获取方法的流程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中的另ー种远程对象外网IP地址的获取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中的一种远程対象外网IP地址的获取方法的流程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中的另ー种远程对象外网IP地址的获取方法的流程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4中的ー种客户端设备的组成框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4中的另ー种客户端设备的组成框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4中的另ー种客户端设备的组成框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4中的另ー种客户端设备的组成框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4中的另ー种客户端设备的组成框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4中的另ー种客户端设备的组成框图;图1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4中的ー种服务端设备的组成框图;图1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4中的另ー种服务端设备的组成框图;图1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4中的另ー种服务端设备的组成框图;图1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4中的另ー种服务端设备的组成框图;图1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4中的一种远程対象外网IP地址的获取系统的组成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I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远程対象外网IP地址的获取方法,如图I所示,该方法包括101、客户端获取客户端登陆服务端使用的第一外网IP地址和待访问远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远程对象外网IP地址的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客户端登陆服务端使用的第一外网IP地址和待访问远程对象的内网IP地址;根据所述第一外网IP地址和所述待访问远程对象的内网IP地址,生成所述待访问远程对象对应的第二外网IP地址;或者,接收服务端发送的待访问远程对象对应的第二外网 IP地址。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访问远程对象为服务端业务对象或者公共对象请求代理体系结构CORBA服务对象。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待访问远程对象为服务端业务对象时,则所述获取所述待访问远程对象的内网IP地址具体包括向服务端发送第一业务请求,以使得所述服务端根据所述第一业务请求选取一个能够为所述客户端提供业务服务的服务端业务对象,并获取所述服务端业务对象所在的节点对应的内网IP地址;接收所述服务端发送的所述能够为所述服务端提供业务服务的服务端业务对象所在的节点对应的内网IP地址,并确定所述服务端业务对象所在的节点对应的内网IP地址为所述服务端业务对象的内网IP地址。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待访问远程对象为CORBA服务对象时,则所述获取所述待访问远程对象的内网IP地址具体包括向服务端发送第二业务请求,以使得所述服务端根据所述第二业务请求选取一个能够为所述客户端提供业务服务的CORBA服务对象;接收所述CORBA服务对象,并将所述CORBA服务对象进行可互操作对象应用IOR转换处理,得到IOR字符串;从所述IOR字符串中提取所述CORBA服务对象对应的内网IP地址。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外网IP地址和所述内网IP地址,生成所述待访问远程对象对应的第二外网IP地址具体包括从所述服务端获取所有节点的IP地址列表,所述IP地址列表包括所有节点各自对应的内网IP地址和外网IP地址;根据所述待访问远程对象的内网IP地址,从所述所有节点的IP地址列表中确定与所述内网IP地址对应的第一节点的IP地址列表;将所述第一外网IP地址与第一节点的IP地址列表中的IP地址进行异或计算,得到与所述第一节点的IP地址列表中的IP地址各自对应的异或值;从所述各自对应的异或值中选取最小的异或值,并确定所述最小的异或值对应的IP 地址为所述访问远程对象对应的第二外网IP地址。6.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根据所述第一外网IP地址和所述待访问远程对象的内网IP地址,生成所述待访问远程对象对应的第二外网IP地址之后或者在接收服务端发送的待访问远程对象对应的第二外网IP地址之后,还包括根据所述待访问远程对象对应的第二外网IP地址,访问所述待访问远程对象,以便客户端通过所述待访问远程对象完成业务服务。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待访问远程对象为服务端业务对象时,根据所述待访问远程对象对应的第二外网IP地址,访问所述待访问远程对象具体包括通过所述第二外网IP地址访问所述服务端业务对象,以便客户端通过所述服务端业务对象完成业务服务。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待访问远程对象为CORBA服务对象时,根据所述待访问远程对象对应的第二外网IP地址,访问所述待访问远程对象具体包括将所述IOR字符串中的所述CORBA服务对象对应的内网IP地址替换为所述CORBA服务对象对应的第二外网IP地址;对替换IP地址后的IOR字符串进行IOR逆转换处理,得到替换IP地址后的CORBA服务对象;对所述替换IP地址后的CORBA服务对象进行访问,以便客户端通过所述CORBA服务对象完成业务服务。9.一种远程对象外网IP地址的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客户端登陆服务端使用的第一外网IP地址和待访问远程对象的内网IP地址;根据所述第一外网IP地址和所述待访问远程对象的内网IP地址,生成所述待访问远程对象对应的第二外网IP地址;将所述待访问远程对象对应的第二外网IP地址发送给所述客户端。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访问远程对象为服务端业务对象或者公共对象请求代理体系结构CORBA服务对象。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待访问远程对象为服务端业务对象时,所述获取所述待访问远程对象的内网IP地址具体包括接收客户端发送的第一业务请求,并根据所述第一业务请求选取一个能够为所述客户端提供业务服务的服务端业务对象;获取所述能够为所述服务端提供业务服务的服务端业务对象所在的节点对应的内网 IP地址。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待访问远程对象为CORBA服务对象时,所述获取所述待访问远程对象的内网IP地址具体包括接收客户端发送的第二业务请求,并根据所述第二业务请求为所述客户端选取一个能够为所述客户端提供业务服务的CORBA服务对象;向所述客户端发送CORBA服务对象,以使得所述客户端对所述CORBA服务对象进行IOR 转换处理,得到IOR字符串,并从所述IOR字符串中提取所述CORBA服务对象对应的内网IP 地址,然后将所述CORBA对象对应的内网IP地址发送给服务端;接收所述客户端发送的所述CORBA对象对应的内网IP地址。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外网IP地址和所述内网IP地址,生成所述待访问远程对象对应的第二外网IP地址具体包括获取所有节点的IP地址列表,所述IP地址列表包括所有节点各自对应的内网IP地址和外网IP地址;根据所述待访问远程对象的内网IP地址,从所述所有节点的IP地址列表中确定与所述内网IP地址对应的第一节点的IP地址列表;将所述第一外网IP地址与第一节点的IP地址列表中的IP地址进行异或计算,得到与所述第一节点的IP地址列表中的IP地址各自对应的异或值;从所述各自对应的异或值中选取最小的异或值,并确定所述最小的异或值对应的IP 地址为所述访问远程对象对应的第二外网IP地址。14.一种客户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客户端登陆服务端使用的第一外网IP地址和待访问远程对象的内网IP地址;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获取单元获取的第一外网IP地址和所述待访问远程对象的内网IP地址,生成所述待访问远程对象对应的第二外网IP地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服务端发送的待访问远程对象对应的第二外网IP地址。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朝辉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