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装置和成像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809001 阅读:2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27 07: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装置和成像设备,其中带由多个辊子支撑,并且被驱动沿着预定方向运动。凸缘构件构成为与带沿着其宽度方向的一部分边缘表面接触。加压构件在靠近带与凸缘构件接触的接触部分的位置处沿着带的厚度方向压在带表面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在成像设备例如复印机、打印机和传真机中的带装置,更具体地说涉及包括用作中间转印单元的带装置和包括带装置的成像设备。
技术介绍
在典型的成像设备例如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和印刷机中,采用环形带作为潜像载体、图像转印介质或用于输送记录介质例如记录片材的输送构件。这种环形带通常由多个辊子支撑,并且由这些辊子中的任一个驱动沿着预定方向 运动。也就是说,环形带通过与辊子摩擦接触来运动。在带正在运动期间,会发生由于沿着辊子的轴向方向作用的摩擦、轴线的倾斜等而导致的带弯曲。在该情况中,带的弯曲指的是带通过沿着与辊子的轴向方向平行的宽度方向朝着带的任一侧偏移而运动。在通过采用了中间转印方法的彩色成像设备形成彩色图像时,将多种不同颜色的调色剂图像按照重叠的方式顺序转印到中间转印带上。但是,如果中间转印带弯曲,则调色剂图像不能转印到在中间转印带上的预定转印位置上,因此在所形成的图像中出现错误例如彩色套准错误。为了防止带弯曲,已经开发出各种方法。例如,在日本专利No. 3523503中披露的传统技术中,在靠近辊子的端面的位置处将阻挡构件一体地固定在带的背面上。如果带弯曲,则阻挡构件碰到辊子的端面。因此,可以防止带朝着沿着宽度方向的任一侧偏压。另外,例如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No. H05-204199、日本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No. 2004-226746以及日本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No. H11-161055中所披露的传统技术中,除了如上所述的阻挡构件之外,带构成为如此受到挤压,从而可以防止带朝着沿着宽度方向的任一侧偏压。而且,代替阻挡构件,例如在日本专利No. 3223771和日本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No. H05-134486中所披露的传统技术中,在辊子沿着轴向方向的两个端面上设有凸缘以便防止带弯曲。另外,已经认识到在采用了中间转印方法的成像设备中,可以通过增大中间转印带的张紧来降低在转印过程中出现色带套准误差的范围。这是因为在驱动辊和中间转印带之间产生出的摩擦力随着带张紧而增大。因此,在传统技术中,为了确保足够的带张紧,将在其两个端部上安装有弹簧的这种拉伸辊压在带上。但是,在该方法中,随着带拉伸的增大,会很容易产生这些问题,即带在其端部处具有裂纹,或者带卷曲。另外,由于每个弹簧的弹性拉伸公差,所以会出现带拉伸的横向偏差。例如,可以说,在通过在其两个端部上安装有具有上限公差的弹簧拉伸的弹簧的拉伸辊拉伸的中间转印带和通过在其两个端部上安装有具有下限公差的弹簧拉伸的弹簧的拉伸辊拉伸的中间转印带之间存在带拉伸差异。另外,在将具有上限公差的弹簧拉伸的弹簧安装在拉伸辊的一个端部上并且将具有下限公差的弹簧拉伸的弹簧安装在拉伸辊的另一个端部上时,出现在带拉伸中的横向偏移。弹簧通常随着弹簧压力增加而具有更高公差的弹簧拉伸。因此,即使在例如通过加压/减压防止在带的端部上出现裂纹或者出现带卷曲来确保高带拉伸时,仍然可能出现明显的带拉伸横向偏移,因为带拉伸是通过弹簧压力实现的。而且,如果在带正在运动期间出现带沿着宽度方向的位移或者带的偏离(弯曲),则这会对带的端部造成损坏,并且因此包括该带的带装置或包括该带装置的成像设备会难以确保足够的耐久性。为了解决上面的问题,例如在日本专利No. 3523503中所披露的转印装置中,转印 带为由多个辊子支撑的环形带,并且根据辊子的转动运动到转印位置,在那里转印形成在图像载体上的调色剂图像。在转印装置中,如上所述,为了防止转印带弯曲,在转印带的背面的两个端部上设有阻挡构件,从而阻挡构件由辊子的端面引导。另外,将每个阻挡构件的电阻设定为与转印单元的电阻相同。另外,在日本专利No. 3223771中所披露的环形带式承载装置中,除了驱动辊之外的其它辊子构件构成为可以倾斜。因此,通过调节每个辊子构件的倾角可以按照每个辊子构件相对环形带的接触压力向沿着辊子构件的轴向方向的任一侧偏压这样一种方式来校正带偏移。而且,在日本专利No. 3837246中所披露的环形带中,引导构件设在环形带上。在环形带弯曲时,引导构件碰到带支撑辊的端面或者设在带支撑辊的端面上的凸缘。因此,可以防止环形带弯曲。但是,在日本专利No. 3523503中所披露的转印装置中,必须将阻挡构件安装在难以操纵的带背面上,从而降低了生产率。另外,需要在分别支撑着带的每个支撑辊上针对相对较厚的每个阻挡构件形成导槽。因此,每个支撑辊的直径增大,因此整个设备的尺寸也增大。在日本专利No. 3223771中所披露的环形带式承载装置中,需要设置带弯曲检测单元、辊倾斜校正单元等。因此,该装置的结构变得复杂,并且提高了整个设备的生产成本和尺寸。在日本专利No. 3837246中所披露的环形带中,例如由于在支撑辊之中的位置公差、带拉伸沿着环形带的轴线方向的偏差以及在支撑辊之中的摩擦系数偏差而会导致产生出环形带沿着宽度方向的过大偏压力。因此,难以长时间稳定保持防止带的端部的挠曲变形。另外,在凸缘设在辊子沿着轴向方向的两个端面上以防止带弯曲的这种结构中,虽然可以避免在设在带的背面上的阻挡构件与辊子端面碰撞时所产生出的冲击,但是还存在以下其它问题。如果在支撑着带的辊子之中存在位置公差或者由于每个辊子的轴线倾斜而导致出现带拉伸沿着辊子轴向方向的偏差,则在带上沿着宽度方向施加过大的偏压力。另外,在每个辊子在沿着轴向方向的摩擦系数方面不同时产生出过大的偏压力。在带沿着宽度方向受到过大偏压并且碰到凸缘时,带挠曲。如果带挠曲这种状态持续较长时间,则带的耐久性受到损害。考虑到带的耐久性,可以采用高韧性带;但是在该情况中成本增大。而且,可以通过安装加压构件来解决上面的问题。只是采用加压构件,可以减小设备的尺寸并且降低成本,且不会降低生产率。但是,在该情况中,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即从用于清洁中间转印带的清洁单元的端部泄露出的调色剂沉积在该加压构件上,并且沉积的调色剂在设备内扩散。因此,因为包括中间转印带的该设备内部被扩散的调色剂污染,所以会出现供电故障,或者因为调色剂标记传感器(toner-mark sensor)的光接收单元被扩散的调色剂污染,所以成像设备不能控制图像浓度或成像过程。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至少部分解决在传统技术中的那些问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带装置,该带装置包括带,所述带由多个辊子支撑并且被驱动沿着预定方向运动;凸缘构件,该凸缘构件构成为与带沿着其宽度方向的一部分边缘表面接触;以及加压构件,用来在靠近带与凸缘构件接触的接触部分附近的位置处沿着带的厚度方向在带表面上加压。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成像设备,该成像设备包括带装置, 该带装置包括带,所述带由多个辊子支撑并且被驱动沿着预定方向运动;凸缘构件,该凸缘构件构成为与带沿着其宽度方向的一部分边缘表面接触;以及加压构件,用来在靠近带与凸缘构件接触的接触部分附近的位置处沿着带的厚度方向在带表面上加压。通过结合附图阅读以下本专利技术当前优选实施方案的详细说明将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上面和其它目的、特征、优点以及技术和工业显著性。附图说明图I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案的包括带装置的成像设备的侧视图;图2为在图I中所示的带装置的局部透视图,用于说明防带弯曲机构的实施例;图3为在图2中所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2007.07.13 JP 184988/07;2007.10.11 JP 265863/071.ー种带装置,它包括 加压构件,该加压构件布置在环形带沿着其宽度方向的至少ー侧上并且沿着与环形带表面垂直的方向下压在环形带的端部上,所述环形带由设在支撑着环形带的其中一个辊子的每个端面上的凸缘构件防止向沿着宽度方向的任一侧偏离;以及 清洁单元,该清洁単元清洁附着在环形带上的调色剂,其中 所述加压构件具有锥形形状,从而加压构件朝着环形带的中间侧逐渐变窄。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带装置,其中所述清洁单元收集从加压构件运动到带的中间侧的调色剂。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带装置,其中 所述加压构件布置在用于在带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区域外侧,并且 加压构件在带中间侧上的端部位于从清洁单元的端部延伸出的直线上或者位于沿着带的中间侧方向的直线的内侧。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带装置,还包括在其中暂时存储调色剂的调色剂存储単元,该调色剂存储单元沿着帯的运动方向布置在加压构件压在带上的位置的上游侧上。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带装置,其中所述加压构件的第一端部安装在凸缘构件或位于凸缘构件外面的带装置的固定构件上,并且加压构件的第二端部压在带上。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装置,其中在所述凸缘构件随着支撑着带的辊子的转动而运动时,加压构件的第一端部安装在固定构件上,并且加压构件的第二端部压在带上、跨在凸缘构件上。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装置,其中在所述凸缘构件不随着支撑着带的辊子的转动而运动时,加压构件的第一端部安装到凸缘构件上,并且加压构件的第二端部压在带上。8.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带装置,其中所述加压构件为可滑动构件。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足立知哉宫崎贵史吉濑允纪山下刚司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理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