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生物除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797304 阅读:1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24 18:51
一种复合生物除臭装置,它涉及一种生物除臭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现有的生物除臭装置对混合恶臭物质的处理效果差的问题。复合生物除臭装置包括生物洗涤系统和生物吸附系统,底筒的上端与下筒体的下端通过法兰盘连接,底筒的下端与出水管连接,进气管的一端穿过底筒的侧壁与置于底筒内部的布气头连接,下筛板布置在布气头的上方,下筛板安装在下筒体的底部,上筛板安装在上筒体的底部,生物陶粒填料填充在上筒体内,进水管的一端与喷淋管连通,上筒体的下端与下筒体的上端通过法兰盘连接,附着生物膜的立体弹性填料设置在下筒体内,且附着生物膜的立体弹性填料固定在上筛板与下筛板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废气处理中。(*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生物除臭装置,具体涉及ー种复合生物除臭装置,属于废气处理设备

技术介绍
近年来国家对环境问题日益重视,兴建了大量的城市污水处理厂、エ业废水处理站和垃圾填埋场。由于城市的不断扩大,这些エ厂逐步靠近人口密集的区域,生产过程中释放的恶臭物质对居民的身体健康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目前,浄化恶臭气体的吸附、吸收技术以及生物反应器等均有エ业装置在运行,但现行技术仍存在很多问题。如吸附、吸收技术的脱臭效果好,脱臭精度高,但该类技术存在エ艺复杂、运行成本高,多用于生产附加值较高产品的浄化上,很少用于环境中恶臭物质的治理。生物脱臭法体现出エ艺简单、运行成本低、操作方便等特性,常用于环境中恶臭物质的去除。按微生物在除臭装置中的存在形式,生物法又可分为生物洗涤法、生物过滤法、生物滴滤法三种类型,如处理亨利系数较低(He< O. 01),易溶于水的污染物,倾向于采用生物洗涤法,此法适用于废水废气同时处理,但抗冲击负荷能力较差,曝气强度不宣过大,难以提高恶臭物质的容积负荷;亨利系数较高(He> I),难溶于水的污染物适用生物过滤法,过滤塔内填充活性填料,恶臭物质需预湿后,才能进入塔内进行生物降解,因此エ艺流程较长,操作复杂;溶解度介于二者之间的恶臭气体,则可选用生物滴滤法进行处理,该法虽然处理臭气浓度大,效率高,但存在设备费用高、操作过程复杂、需不断接种营养物质等缺点。上述各种生物除臭装置多是针对ー种主要恶臭物质进行设计使用,但城市污水处理厂、エ业废水处理站和垃圾填埋场等运行过程中释放的恶臭物质种类繁多,包括含硫化合物、含氮化合物、含南化合物和各种烃等亲水性和憎水性物质,并且环境因素、运行參数等的变化也影响恶臭物质的释放浓度和种类,如不充分考虑对混合恶臭的去除效能,会影响脱臭系统的稳定运行,最終影响脱臭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生物除臭装置对混合恶臭物质的处理效果差的问题,进而提供一种复合生物除臭装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复合生物除臭装置包括生物洗涤系统和生物吸附系统,所述生物洗涤系统包括下筒体、底筒、进气管、进气阀门、出水管、出水阀门、布气头、下筛板、液位计和附着生物膜的立体弾性填料,底筒的上端与下筒体的下端通过法兰盘连接,底筒的下端与出水管连接,底筒的下部为锥形结构,出水阀门安装在出水管上,进气管的一端穿过底筒的侧壁与置于底筒内部的布气头连接,进气阀门安装在进气管上,下筛板布置在布气头的上方,且下筛板安装在下筒体的底部,液位计的一端安装在下筒体内,且液位计的安装位置位于下筒体的上部,液位计的另一端穿出下筒体的侧壁通过导线与出水阀门连接;所述生物吸附系统包括上筒体、上筛板、出气管、进水管、喷淋管、检测管、检测ロ阀门、液体流量计、进水阀门、生物陶粒填料;上筛板安装在上筒体的底部,生物陶粒填料填充在上筒体内,进水管的一端穿过上筒体的侧壁与置于上筒体内部的喷淋管连通,液体流量计和进水阀门安装在进水管上,出气管安装在上筒体的顶部,且出气管与上筒体连通,检测管安装在上筒体的侧壁上,且检测管与上筒体相连通,检测ロ阀门安装在检测管上,喷淋管的安装位置低于检测管的安装位置;上筒体的下端与下筒体的上端通过法兰盘连接,附着生物膜的立体弾性填料设置在下筒体内,且附着生物膜的立体弾性填料固定在上筛板与下筛板之间。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效果本技术的复合生物除臭装置将生物洗涤系统和生物吸附系统相结合,生物洗涤系统主要脱除亲水性的恶臭物质,生物吸附系统主要降解憎水性的恶臭物质,实现了混合恶臭物质的高效去除,混合恶臭物质的去除率达到94%以上。此外本技术还具有占地面积小、运行成本低、流程简单和操作方便的优点。本技术的复合生物除臭装置可独立使用,也可与其他设备联合使用,由于该装置易于监控也可以作为实验室进行生物降解恶臭气体机理研究的模型,易于推广和应用。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复合生物除臭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中空心箭头为水流方向,实心箭头为气流方向)。具体实施方式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I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一种复合生物除臭装置包括生物洗涤系统和生物吸附系统,所述生物洗涤系统包括下筒体15、底筒16、进气管2、进气阀门17、出水管I、出水阀门18、布气头12、下筛板19、液位计10和附着生物膜的立体弾性填料11,底筒16的上端与下筒体15的下端通过法兰盘连接,底筒16的下端与出水管I连接,底筒16的下部为锥形结构,出水阀门18安装在出水管I上,进气管2的一端穿过底筒16的侧壁与置于底筒16内部的布气头12连接,进气阀门17安装在进气管2上,下筛板19布置在布气头12的上方,且下筛板19安装在下筒体15的底部,液位计10的一端安装在下筒体15内,且液位计10的安装位置位于下筒体15的上部,液位计10的另一端穿出下筒体15的侧壁通过导线与出水阀门18连接;所述生物吸附系统包括上筒体14、上筛板20、出气管6、进水管21、喷淋管22、检测管5、检测ロ阀门23、液体流量计7、进水阀门24、生物陶粒填料25 ;上筛板20安装在上筒体14的底部,生物陶粒填料25填充在上筒体14内,进水管21的一端穿过上筒体14的侧壁与置于上筒体14内部的喷淋管22连通,液体流量计7和进水阀门24安装在进水管21上,出气管6安装在上筒体14的顶部,且出气管6与上筒体14连通,检测管5安装在上筒体14的侧壁上,且检测管5与上筒体14相连通,检测ロ阀门23安装在检测管5上,喷淋管22的安装位置低于检测管5的安装位置;上筒体14的下端与下筒体15的上端通过法兰盘连接,附着生物膜的立体弾性填料11设置在下筒体15内,且附着生物膜的立体弾性填料11固定在上筛板20与下筛板19之间。具体实施方式ニ 结合图I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生物陶粒填料25的填充高度与上筒体14的高度比为I : 2至3 : 5。如此设置,能减小气阻,使恶臭气体顺利通过。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具体实施方式三结合图I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上筒体14与下筒体15的高度比为5 3。如此设置,筒体的空间容积最佳,避免填料流失。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相同。具体实施方式四结合图I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上筛板20和下筛板19的筛孔孔径为2mm至4mm,相邻两个筛孔的间距为6mm至8mm。如此设置,布气效果更好。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ニ或三相同。具体实施方式五结合图I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复合生物除臭装置还包括温控系统,所述温控系统包括电热丝9和温控开关4,电热丝9由下至上依次缠绕在下筒体15和上筒体14的外壁上,电热丝9的尾端连接有温控开关4。如此设置,在北方地区冬季寒冷、气温低,处理设施多建在室外,当环境温度低于15°C时,启动温控开关4,保持下筒体15和上筒体14的温度在25°C至30°C之间,消除了温度过低对生物除臭装置的运行效果的影响,保持了微生物的除臭效能。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ニ、三或四相同。具体实施方式六结合图I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复合生物除臭装置还包括反冲洗系统,所述反冲洗系统包括溢流管8、压缩空气管3、溢流ロ阀门2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生物除臭装置,其特征在于一种复合生物除臭装置包括生物洗涤系统和生物吸附系统,所述生物洗涤系统包括下筒体(15)、底筒(16)、进气管(2)、进气阀门(17)、出水管(I)、出水阀门(18)、布气头(12)、下筛板(19)、液位计(10)和附着生物膜的立体弹性填料(11),底筒(16)的上端与下筒体(15)的下端通过法兰盘连接,底筒(16)的下端与出水管(I)连接,底筒(16)的下部为锥形结构,出水阀门(18)安装在出水管(I)上,进气管(2)的一端穿过底筒(16)的侧壁与置于底筒(16)内部的布气头(12)连接,进气阀门(17)安装在进气管(2)上,下筛板(19)布置在布气头(12)的上方,且下筛板(19)安装在下筒体(15)的底部,液位计(10)的一端安装在下筒体(15)内,且液位计(10)的安装位置位于下筒体(15)的上部,液位计(10)的另一端穿出下筒体(15)的侧壁通过导线与出水阀门(18)连接; 所述生物吸附系统包括上筒体(14)、上筛板(20)、出气管¢)、进水管(21)、喷淋管(22)、检测管(5)、检测口阀门(23)、液体流量计(7)、进水阀门(24)、生物陶粒填料(25);上筛板(20)安装在上筒体(14)的底部,生物陶粒填料(25)填充在上筒体(14)内,进水管(21)的一端穿过上筒体(14)的侧壁与置于上筒体(14)内部的喷淋管(22)连通,液体流量计(7)和进水阀门(24)安装在进水管(21)上,出气管(6)安装在上筒体(14)的顶部,且出气管(6)与上筒体(14)连通,检测管(5)安装在上筒体(14)的侧壁上,且检测管(5)与上筒体(14)相连通,检测口阀门(23)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芬姜波艾恒雨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理工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