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文元专利>正文

双螺管式电振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79307 阅读:2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螺管式电磁振动装置,即双螺管式电振机。它作为动力设备,适合与各种振动机械配套使用。其特点是电源电路简单易得,只需简单的交替供电电路即可直接用交流电源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供电,由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双螺管电磁铁结构,可以交替输出振动力,且在共振状态下工作,所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功率因数高,效率高,输出振动力大的优点,其结构简单、造价低廉、用途广泛。(*该技术在199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磁式振动机,特别是双螺管电磁式振动机(简称双螺管式电振机)。国内生产的DZ系列电磁振动给料机,ZDF系列电磁振动输送机,均是E型电磁铁为动力的电振机。其不足是振幅小、体积大、结构较复杂,效率偏低。本技术的任务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效率高,区别于E型电磁铁和通心螺管电磁铁为动力的电振机,即双螺管式电磁铁为动力的电振机。它可做各种振动机械的动力装置。本技术的任务是以如下方式完成的本技术由外壳、双螺管、振动系统(振子、弹管)构成。其振子、磁軛均用导磁性能良好的软磁材料制造。振子导筒采用机械强度高、耐热、耐磨和自润滑性能良好复合塑料制造。如果用不导磁合金材料制造,必须在振子导筒的轴向有一条开缝为佳。将带有引线长孔的双螺管装入具有联结孔、引线长孔的壳体中,合上端盖并用螺栓固牢。将振子装入振子导筒中,弹簧从壳体两端装入壳体中,同时伸入振子导筒内,用压盖和螺钉将弹簧压牢。将线圈引线从双螺管中挑出。本技术采用双螺管式电磁铁结构,其供电方式是电源向双螺管交替供电,双螺管产生交替电磁吸力作用在振子上,使振子产生往复振动。当本技术的振动系统(振子、弹簧)的固有频率与交替供电的电源频率相符时,则本技术工作在共振状态。所以本技术结构简单,体积小、效率高、输出振动力大,用途广泛。图1是本技术的纵向剖面图。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图。参照图1,图2,将磁軛〔2〕、〔4〕、〔4〕′、〔6〕和线圈〔3〕、〔5〕按〔2〕至〔6〕的顺序装在振子导筒〔1〕上,将此组合件装入外圆磁軛〔7〕中,构成双螺管〔18〕,再将双螺管〔18〕装入壳体〔8〕中,合上端盖〔13〕′,并用联结螺栓〔13〕固牢。先将振子〔12〕装入振子导筒〔1〕中,再将弹簧〔9〕、〔15〕分别从外壳〔17〕两端装入外壳中,同时伸入振子导筒〔1〕中,用压盖〔10〕、〔14〕螺钉〔11〕、〔16〕分别将弹簧〔9〕、〔15〕压牢,挑出双螺管的引线。振子的长度与双螺管〔18〕中一个螺管的长度之比应当是0.6~1.5范围内为佳。外壳〔17〕与外圆磁軛〔7〕的轴向应有一条开缝,且外壳〔17〕与外圆磁軛〔7〕之间应有良好绝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磁式振动装置,特别适用于与各种振动机械配套的动力设备的一种双螺管电磁式振动装置,它是由外壳、线圈、磁轭、振子、弹簧等构成,其特征是由振子导筒[1]磁轭[2]、[4]、[4]'、[6]、[7]和线圈[3]、[5]组成双螺管[18]。此双螺管[18]置于外壳[17]内,振子置于振子导筒[1]内,其位置是被固定在外壳[17]上,同时伸入振子导筒[1]内的弹簧[3]、[5]限制在双螺管[18]的两线圈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磁式振动装置,特别适用于与各种振动机械配套的动力设备的一种双螺管电磁式振动装置,它是由外壳、线圈、磁軛、振子、弹簧等构成,其特征是由振子导筒〔1〕磁軛〔2〕、〔4〕、〔4〕′、〔6〕、〔7〕和线圈〔3〕、〔5〕组成双螺管〔18〕。此双螺管〔18〕置于外壳〔17〕内,振子置于振子导筒〔1〕内,其位置是被固定在外壳〔17〕上,同时伸入振子导筒〔1〕内的弹簧〔3〕、〔5〕限制在双螺管〔18〕的两线圈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规定的双螺管电磁振动装置,其特征是振子〔12〕的长度与双螺管〔1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文元
申请(专利权)人:赵文元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