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排气孔的防溢电热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792771 阅读:3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22 13: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带排气孔的防溢电热锅,包括锅盖、锅体和外壳,锅盖上设置有与防溢控制装置检测端电连接的防溢电极,防溢电极与外壳上的防溢控制装置检测端之间耦合连接,锅盖上分别设置有供气体流通的排气孔以及供防溢电极伸入的通孔,防溢电极设置在通孔中,通孔和防溢电极之间设置有绝缘介质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带排气孔的防溢电热锅通过在锅盖上设置防溢电极与电热锅底部耦合传导信号,采用防溢电极伸入于锅体内进入锅体内部,可以有效地防止假溢锅;并且通过另设排气孔的方法,当锅体内的食物沸腾时,溢起的泡沫还未触发防溢电极时,泡沫会先从排气孔排出一部分,可以更好地解决溢锅检测不准的问题。(*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厨房电器领域,尤其涉及ー种可防止烹饪的食物溢出的带排气孔的防溢电热锅
技术介绍
电加热锅具如电饭锅、电磁炉、电压力锅等以其干净、卫生、方便、快捷的优势已经越来越多地进入到人们的生活中来,但是在加热过程中产生的溢锅问题却时常困扰人们。现有的防溢锅一般是通过在锅盖上设置发声装置,溢锅时发声装置会发出警报声提示烹饪者溢锅;或者通过在锅具底部设置温控器检测锅内的温度,当温度达到某一限值时切断加热电路停止加热以实现防溢功能,但这种测温方式并不能对锅具进行测温。上述两种防溢方式,设置发声装置的方法必须烹饪者在附近能够及时听到警报声的范围内,才能及时在 警报声响起时掀起锅盖不致溢锅;温控器的方式则在温度达到某一限值时切断电路停止加热以防止食物溢出,但此种方式会导致锅内食物不宣煮熟或者液体不能达到沸腾烧开的状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ー种烹饪效果佳、安全性高、真正实现防溢功能的带排气孔的防溢电热锅,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带排气孔的防溢电热锅,包括锅盖、锅体和外壳,锅盖上设置有与防溢控制装置检测端电连接的防溢电极,所述防溢电极与外壳上的防溢控制装置检测端之间耦合连接,所述锅盖上分別设置有供气体流通的排气孔以及供防溢电极伸入的通孔,所述防溢电极设置在所述通孔中,所述通孔和防溢电极之间设置有绝缘介质层。所述锅体与外壳之间通过锅体底部中心的上、下耦合器耦合连接。所述锅盖上设置有第一耦合器接头,锅体上设置有第二耦合器接头和上耦合器,外壳上设置有下耦合器;所述防溢电极通过连接线与第一耦合器接头相连接,第一耦合器接头与第二耦合器接头相适配连接,同时第二耦合器接头与上耦合器之间通过连接线相连接,上耦合器与下耦合器适配连接。所述锅盖上设置有第一耦合器接头,锅体上设置有把手、第二耦合器接头和上耦合器,在把手的下方还设置有第三耦合器接头;在外壳上设置有下耦合器以及第四耦合器接头;第一耦合器接头与第二耦合器接头相适配连接,第三耦合器接头与第四耦合器接头相适配连接,所述防溢电极与第一耦合器接头之间、第二耦合器接头与第三耦合器接头之间以及第四耦合器与下耦合器之间均通过连接线相连接,上耦合器与下耦合器适配连接。所述第二耦合器接头与下耦合器之间连接的连接线安装于所述外壳中。所述第二耦合器接头与下耦合器之间连接的连接线安装于把手靠近锅体的侧壁内。所述第二耦合器接头与下耦合器之间连接的连接线安装于把手使用者手握的侧壁内。所述通孔和防溢电极之间的绝缘介质层为绝缘硅胶。所述锅盖上还设置有提手,所述防溢电极安装于提手内,装有防溢电极的提手穿过通孔,所述通孔和防溢电极之间的绝缘介质层为塑料。所述防溢电极数量至少为ー个,所述排气孔数量至少为ー个。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带排气孔的防溢电热锅通过在锅盖上设置防溢电极与电热锅底部耦合传导信号,采用防溢电极伸入于锅体内进入相对密闭的锅体内部,可以有效地防止假溢锅。并且本技术的防溢电热锅通过另设排气孔的方法,当锅体内的 食物沸腾时,溢起的泡沫还未触发防溢电极时,泡沫会先从排气孔排出一部分,从而可以更好地解决溢锅检测不准的问题。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带排气孔的防溢电热锅的结构及其有益技术效果进行详细说明。图I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防溢电热锅锅体与锅盖配合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防溢电热锅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防溢电热锅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第三实施例的防溢电热锅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第四实施例的防溢电热锅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锅盖;11、排气孔;12、通孔;13、绝缘硅胶;14、提手;15、第一耦合器接头;16、防溢电极;2、锅体;21、锅耳;22、发热管;23、把手;24、托盘;25、第二耦合器接头;26、上耦合器;27、第三耦合器接头;3、外壳;36、下耦合器;37、第四耦合器接头;4、连接线;5、底座。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技术效果更加清晰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歩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解释本技术,并不是为了限定本技术。实施例一请參阅图I和图2所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带排气孔的防溢电热锅包括锅盖I、锅体2、外壳3和底座5。锅盖I上设置有与防溢控制装置检测端电连接的防溢电极16,防溢电极16的数量至少为ー个,锅盖I上还分别设置有至少ー个供气体流通的排气孔11以及供防溢电极16伸入的通孔12,防溢电极16设置在通孔12中,且在通孔12与防溢电极16之间设置有绝缘介质层。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绝缘介质层为绝缘硅胶13。锅盖I上还设置有提手14,防溢电极16还可以设置在提手14内,装有防溢电极16的提手14穿过通孔12,所述通孔12和防溢电极16之间的绝缘介质层为提手14的塑料。防溢电极16通过连接线4与第一耦合器接头15相连接。锅体2与锅盖I配合,与锅盖I相适配的锅体2上设有与锅盖I上的第一耦合器接头15相适配的第二耦合器接头25。锅体2上还设置有锅耳21和把手23,以便于用户将锅体2从外壳3中端起来,使用安全方便不易被烫伤。在锅体2底部设有加热的发热管22、托盘24以及上耦合器26,发热管22与上耦合器26电连接。锅体2上的第二耦合器接头25和上耦合器26之间通过连接线4电连接。锅体2底部设置有外壳3,在外壳3上设置有防溢控制装置检测端以及下耦合器36,所述下稱合器36与锅体上的上稱合器26相适配。在外壳3下方还设置有底座5。锅盖I上的防溢电极16与第一耦合器接头16之间通过连接线4连接,并经第一耦合器接头15和第二耦合器接头25仍然由连接线14与上耦合器26相连接。锅盖I上的连接线4安装于提手14中,锅体2上的连接线4安装于把手23靠近锅体2的侧壁内。 实施例ニ请參阅图3所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防溢电热锅与第一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锅体2和外壳3之间上耦合器26与发热管22电连接,在把手23的下方还设置有第三耦合器接头27和与之相适配的第四耦合器接头37,第四耦合器接头37与下耦合器36之间通过连接线4实现连接。实施例三请參阅图4所示,本技术第三实施例的防溢电热锅与第一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锅体2上的连接线4安装于把手23远离锅体2的侧壁内,即安装于把手23用于手握的侧壁内。实施例四请參阅图5所示,本技术第四实施例的防溢电热锅与第一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锅体2上没有设置锅耳21和把手23,将锅耳直接设置在外壳3上,连接线4设置在外壳3中。本技术的防溢电热锅通过在锅盖I上设置防溢电极16与电热锅底部耦合传导信号,采用防溢电极16伸入于锅体2内进入相对密闭的锅体内部,可以有效地防止假溢锅;并且本技术的防溢电热锅通过在锅盖I上另设排气孔11的方法,当锅体2内烹饪的食物沸腾产生气泡上溢时,溢起的泡沫还未触发防溢电极16时,泡沫会先从排气孔11排出一部分,从而可以更好地解决溢锅检测不准的问题。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掲示和教导,本技术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适当的变更和修改。因此,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面掲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带排气孔的防溢电热锅,包括锅盖(I)、锅体⑵和外壳(3),锅盖⑴上设置有与防溢控制装置检测端电连接的防溢电极(16),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溢电极(16)与外壳(3)上的防溢控制装置检测端之间耦合连接,所述锅盖(I)上分別设置有供气体流通的排气孔(11)以及供防溢电极(16)伸入的通孔(12),所述防溢电极(16)设置在所述通孔(12)中,所述通孔(12)和防溢电极(16)之间设置有绝缘介质层。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带排气孔的防溢电热锅,其特征在干所述锅体(2)与外壳(3)之间通过锅体(2)底部中心的上、下耦合器(26、36)耦合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带排气孔的防溢电热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盖(I)上设置有第一耦合器接头(15),锅体(2)上设置有第二耦合器接头(25)和上耦合器(26),外壳(3)上设置有下耦合器(36);所述防溢电极(16)通过连接线(4)与第一耦合器接头(15)相连接,第一耦合器接头(15)与第二耦合器接头(25)相适配连接,同时第二耦合器接头(25)与上耦合器(26)之间通过连接线(4)相连接,上耦合器(26)与下耦合器(36)适配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带排气孔的防溢电热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盖(I)上设置有第一耦合器接头(15),锅体(2)上设置有把手(23)、第二耦合器接头(25)和上耦合器(26),在把手(23)的下方还设置有第三耦合器接头(27);在外売(3)上设置有下耦合器(36)以及第四耦合器接头(37);第一耦合器接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平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康江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