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插秧机驱动防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791783 阅读:2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22 11: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小型插秧机驱动防滑装置,包括轮毂、与轮毂连接的轮辐、装于轮辐上的轮圈、位于轮圈周边上的轮齿、轮叶,其特征是轮叶一面周边为斜面,轮叶与轮辐间的夹角为25°~35°。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附着效果好,打滑率低,脱泥性好。(*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水稻插秧机,特别涉及的是ー种小型插秧机驱动防滑装置
技术介绍
小型插秧机是针对南方丘陵山区研发的。该地区是我国水稻生产的主产区,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丘陵山区种植地块小且不规则、坡地多、田面落差大、无机耕道。小型插秧机重量轻、体积小、操作、行走方便,对丘陵山区田块的适应性好。但现有小型插秧机由于采用的是独轮驱动,插秧时驱动轮附着效果不好,存在打滑、插秧株距不 稳定和脱泥性能差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小型插秧机驱动能力的不足,提供ー种附着效果好,打滑率低,脱泥性好的小型插秧机驱动防滑装置。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来实现的本技术小型插秧机驱动防滑装置,包括轮毂、与轮毂连接的轮辐、装于轮辐上的轮圈、位于轮圈周边上的轮齿、轮叶,其特征是轮叶一面周边为斜面,轮叶与轮辐间的夹角为25° 35°,改善了附着效果,提高其驱动性,防止打滑,改善脱泥性能。上述的轮叶与轮辐间夹角为30°。上述的轮叶为九个,每个轮叶宽度为120mm、高度为120mm。本技术小型插秧机驱动防滑装置在水田插秧行走时附着效果好,打滑率低,插秧株距稳定,脱泥性能好。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的左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參见图I、图2,本实施例小型插秧机驱动防滑装置由轮圈I、橡胶轮齿2、橡胶轮叶3、轮辐4和轮毂5组成。轮圈I是由异形中空金属管焊接,在其外表包裹厚度为3 4mm的橡胶而成。轮圈I上均匀镶嵌十八个橡胶轮齿2和九个橡胶轮叶3。ニ个橡胶轮叶3之间有ニ个橡胶轮齿2。橡胶轮叶3与轮辐4的夹角为30°。每个橡胶轮叶3的高度X宽度为120mmX 120mm。橡胶轮叶3的一面周边为斜面6。将本实施例安装在小型独轮2行步进式插秧机上后,经实际插秧试验,驱动轮附着效果好,打滑率低,插秧株距稳定,脱泥性能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小型插秧机驱动防滑装置,包括轮毂、与轮毂连接的轮辐、装于轮辐上的轮圈、位于轮圈周边上的轮齿、轮叶,其特征在于轮叶一面周边为斜面,轮叶与轮辐间的夹角为25。 35。。2.如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易文裕庹洪章熊昌国谢祖琪余满江刘建辉程方平应婧姚金霞庞启成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农业机械研究设计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