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关电源装置的控制电路以及开关电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788648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21 22:08
能够在确保安全性的同时降低待机时的消耗电力的开关电源装置的控制电路以及开关电源装置。开关电源装置通过开关元件(Q1)的开关动作将从交流电源或直流电源供给的输入电压转换为期望的输出电压并供给到负载,该控制电路具有:由第1电阻(R1)、开关(M1)、第2电阻(R2)构成的输入电压检测电路,其连接在被供给输入电压的输入端之间,检测输入电压并输出检测信号;低输入电压动作禁止电路,其在检测信号成为第1阈值以下时,停止开关元件的开关动作;输出电压检测电路,其检测输出电压并输出与输出电压对应的反馈信号;以及开关控制电路(10a),其在负载为待机状态、反馈信号成为第2阈值以下时,停止开关元件的开关动作,断开开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能够在确保安全性的同时降低待机时的消耗电カ(无负载时或轻负载时等的待机状态下的开关电源装置的消耗电カ)的开关电源装置的控制电路以及开关电源装置
技术介绍
作为社会背景,近年来,由于节能意识的提高,各种民生设备的待机时、例如遥控器待机时的消耗电カ的削減成为当务之急。进而,关于开关电源装置,还要求针对开关元件的破损或烧损等的安全性。作为开关电源装置所要求的安全性之一,具有在输入电压低下的情况下停止开关元件的开关动作的低输入电压动作禁止功能(Brown In Brown Out功能)。图6示出搭载了低输入电压动作禁止功能的现有的开关电源装置的结构(例如參照专利文献I)。在图6所示的开关电源装置中,利用ニ极管桥电路DB和电容器Cl对交流输入电压AC进行整流平滑,通过控制IC 10对开关元件Ql进行开关,对变压器Tl的一次绕组Pl施加所得到的直流电压,利用ニ极管D2和电容器C5对在变压器Tl的二次绕组S中产生的电压进行整流平滑,对OUT端子输出期望的直流电压。并且,在电容器Cl的两端连接有电阻Ra和电阻Rb的串联电路。控制IC 10在低输入电压动作禁止电路(未图示)内具有比较器,该比较器的非反转端子与BR端子连接,BR端子与电阻Ra和电阻Rb之间的连接点连接。根据以上结构,伴随电容器Cl的电压的低下,当利用电阻Ra和电阻Rb对电容器Cl的电压进行分压后得到的BR端子的电压成为规定值以下时,低输入电压动作禁止电路内的比较器输出L电平,停止开关元件Ql的开关动作。并且,当BR端子成为规定值以上吋,比较器输出H电平,开始开关元件Ql的开关动作。专利文献I日本特开2003-164145号公报但是,在图6所示的现有的开关电源装置中,为了进行低输入电压动作禁止功能,需要电阻Ra、Rb,该电阻Ra、Rb与交流整流后的电容器Cl连接,所以,存在消耗电カ増大的问题。并且,最近,随着待机时的消耗电カ的降低,电阻Ra、Rb上的消耗电カ成为无法忽视的值。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提供能够在确保安全性的同时降低待机时的消耗电カ的开关电源装置的控制电路以及开关电源装置。在本专利技术的开关电源装置的控制电路中,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该开关电源装置通过开关元件的开关动作将从交流电源或直流电源供给的输入电压转换为期望的输出电压并供给到负载,该控制电路的特征在于,该控制电路具有由第I电阻、开关、第2电阻构成的输入电压检测电路,其连接在被供给所述输入电压的输入端之间,检测所述输入电压并输出检测信号;低输入电压动作禁止电路,其在所述检测信号成为第I阈值以下时,停止所述开关元件的开关动作;输出电压检测电路,其检测所述输出电压并输出与所述输出电压对应的反馈信号;以及开关控制电路,其在所述负载为待机状态、所述反馈信号成为第2阈值以下时,停止所述开关元件的开关动作,断开所述开关。本专利技术的开关电源装置的特征在于,该开关电源装置具有第I 第4方面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控制电路。根据本专利技术,在负载为待机状态、反馈信号成为第2阈值以下时,断开开关,所以,在第I电阻和第2电阻中不流过电流,能够抑制消耗电力。并且,在低输入电压时开关元件断开,所以,能够提供能够在确保安全性的同时降低待机时的消耗电カ的开关电源装置的控制电路以及开关电源装置。附图说明 图I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I的开关电源装置的结构的电路图。图2是示出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I的开关电源装置中设置的控制IC的结构的电路图。图3是示出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I的开关电源装置中设置的控制IC的动作的时序图。图4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2的开关电源装置的结构的电路图。图5是示出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2的开关电源装置中设置的控制IC的结构的电路图。图6是示出现有的开关电源装置的结构的电路图。标号说明DB :ニ极管桥电路;Q1 :开关元件;T1 :变压器;P1 :—次绕组;P2 :辅助绕组;S :ニ次绕组;D1 D3 :ニ极管;M1 :开关;R1 RlO 电阻;C1 C5 电容器;PC :光耦合器;ZD1 分路调节器;10、10a、IOb :控制IC ; 11、12、13 :比较器;14 :振荡器;15 :触发电路;16 :和电路;17、18 :缓存电路;19 :恒流接通/断开电路;20 :内部电源。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根据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开关电源装置的控制电路以及开关电源装置的实施方式。实施例I图I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I的开关电源装置的结构的电路图。ニ极管桥电路DB和电容器Cl对交流输入电压AC进行整流平滑。在电容器Cl的两端连接有电阻Rl、由MOSFET构成的开关Ml、电阻R2的串联电路,并且控制IC IOa的STARTUP端子和GND端子连接。开关Ml的源极和电阻R2的一端之间的连接点与控制IC IOa的BR端子连接。通过电阻Rl(第I电阻)、开关Ml(开关)和电阻R2(第2电阻)构成了本专利技术的输入电压检测电路。并且,控制IC IOa是集成电路。并且,在电容器Cl的两端连接有变压器Tl的一次绕组P1、由MOSFET构成的开关元件Q1、电阻R3的串联电路。在开关元件Ql的栅极连接有控制IC IOa的DRIVE端子,在开关元件Ql的源极连接有控制IC IOa的OCP端子和电阻R3的一端。在开关元件Ql的漏极连接有ニ极管Dl的阳极和一次绕组Pl的一端,在ニ极管Dl的阴极连接有电阻R4和电容器C2的并联电路的一端,该并联电路的另一端与一次绕组Pl的另一端连接。在变压器Tl的二次绕组S的两端连接有ニ极管D2和电容器C5的串联电路。ニ极管D2和电容器C5构成整流平滑电路。在电容器C5的两端连接有电阻R7、光耦合器PC的光电ニ极管和分路调节器ZDl的串联电路,并且连接有电阻R8和电阻R9的串联电路。在分路调节器ZDl的基准点连接有电阻R8和电阻R9之间的连接点。在电阻R7和光耦合器PC的光电ニ极管的串联电路的两端连接有电阻R6,在光耦合器PC的光电ニ极管的阴极和分路调节器ZDl的阴极之间的连接点与电阻R8和电阻R9的连接点之间连接有电容器C6。光耦合器PC的光电晶体管的连接器与控制IC IOa的FB端子连接,光电晶体管的发射极与控制IC IOa的GND端子连接。通过电阻R6 R9、电容器C6、光耦合器PC和分路调节器ZDl构成本专利技术的输出 电压检测电路。在变压器Tl的辅助绕组P2的两端连接有ニ极管D3、电阻R5和电容器C3的串联电路,电阻R5和电容器C3之间的连接点与控制IC IOa的VCC端子连接。在图I所示的开关电源装置中,利用ニ极管桥电路DB和电容器Cl对交流输入电压AC进行整流平滑,通过控制IC IOa对开关元件Ql进行开关,对变压器Tl的一次绕组Pl施加所得到的直流电压,利用ニ极管D2和电容器C5对在变压器Tl的二次绕组S中产生的电压进行整流平滑,对OUT端子输出期望的直流电压。以使输出到OUT端子的直流输出电压为恒定电压的方式,经由光耦合器PC将反馈信号反馈到控制IC IOa的FB端子。并且,在开关电源装置起动后,利用ニ极管D3和电容器C3对在辅助绕组P2的两端产生的电压进行整流平滑而得到的直流电压被供给到VCC端子。开关Ml通过来自BRON端子的信号而接通或断开。图2是示出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I的开关电源装置中设置的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2011.03.18 JP 2011-0602451.ー种开关电源装置的控制电路,该开关电源装置通过开关元件的开关动作将从交流电源或直流电源供给的输入电压转换为期望的输出电压并供给到负载,该控制电路的特征在于具有 由第I电阻、开关和第2电阻构成的输入电压检测电路,其连接在被供给所述输入电压的输入端之间,检测所述输入电压并输出检测信号; 低输入电压动作禁止电路,其在所述检测信号成为第I阈值以下时,停止所述开关元件的开关动作; 输出电压检测电路,其检测所述输出电压并输出与所述输出电压对应的反馈信号;以及 开关控制电路,其在所述负载为待机状态、所述反馈信号成为第2阈值以下时,停止所述开关元件的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池宪吾
申请(专利权)人:三垦电气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