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输变电
,具体地说是一种。
技术介绍
现有用于管母线连接的技术主要有两类,一类是采用外紧压式,即在管母线的连接端设有4个裂口,内套管直接嵌入管母线连接端,再在管母线连接端外圆上用抱箍抱紧并锁上螺栓,该方法存在外形不平整、不雅观、后续施工麻烦且耗用材料多,成本高的局限性;另一类是在上述连接方法的基础上,将管母线连接端裂口焊接使其与内套管紧密连成一体后,再将抱箍移走,该方法克服了上述方法中外形平整、不雅观、耗用材料多、成本高的缺陷,但却存在紧压程度差、抗拉强度低、导电效果差的局限性,特别是在大电流输电过程中,电子振动易造成连接处松动变形,从而造成管母线与连接件的脱落、断开。公开号为CN101615729,公开日为2009年12月30日的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管母线连接器,该连接器通过将周壁上设有轴向开口的导电套套装于管母线连接部位,并在开口处采用与管母线导体材质相同的焊料焊接使得铜母线连接部位与导电套紧密连为一体。该连接器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大电流传输过程易松动变形的局限性,但仍存在连接处接触性差、抗拉强度低、导电效果欠佳的缺陷。公开号为CN101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接管母线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管母线及内套管预制将管母线套接端(9)内侧壁加工成外端内径较大的内圆锥面(8),并在其外侧壁端部设置限位件(3);将内套管嵌入连接端(10)外侧壁加工成外端外径较小且与所述管母线(2)上的所述内圆锥面(8)相匹配的外圆锥面(4),并在其内侧设置定位件(5);并且其中 所述管母线套接端(9)上的所述内圆锥面(8)内侧内径比所述内套管嵌入连接端(10)上的外圆锥面(4)的外端外径稍小;所述管母线套接端(9)上的所述内圆锥面(8)外端内径比所述内套管嵌入连接端(10)上的所述外圆锥面(4)的内侧外径稍小; (2).管母线与内套管套接将上述经预制的内套管嵌入连接端(10)嵌接于上述经预制的管母线套接端(9)内部; (3).管母线与内套管紧压连接将外套筒(I)套接于管母线限位件(3)—侧,内套筒套(7)接于内套管定位件(5)另ー侧,将外套筒(I)与内套筒(7)通过螺纹套接并旋转紧缩直到内套管(6)嵌入连接端(10)完全嵌入并紧密牢固嵌接于管母线套接端(9)内部,完成管母线与内套管的连接;其中 所述外套筒(I) 一端设有紧缩部(11)且紧缩部内径与管母线套接端(9)外径相匹配使得外套筒(I)套接于管母线套接端(9)...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