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何亮专利>正文

一种管形母线槽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668064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9-07 01: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管形母线槽结构,其包括散热器、分别呈空心圆管状的A、B、C、N相空心铜管,A、B、C、N相空心铜管沿着纵向依次均匀间隔平行布置;散热器包括左侧散热片、右侧散热片,左、右侧散热片之间对应A、B、C、N相空心铜管分别成型铜管卡持孔,A、B、C、N相空心铜管分别嵌装于相应的铜管卡持孔内,A、B、C、N相空心铜管与相应的铜管卡持槽内壁之间分别填充绝缘材料层。通过上述结构设计,该管形母线槽结构能够实现同步均匀散热,即能够更高效率地利用导电材料的传导能力,且该该管形母线槽结构能够实现方便连接,结构设计新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母线槽
,尤其涉及一种管形母线槽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的母线槽采用平薄形铜片做为导线,并列平行排布于散执器内部,中间用绝缘材料进行填充;由于四个铜片并列排部在铝型材腔体内,在A相铜片、B相铜片、C相铜片、N相铜片中,B相铜片、C相铜片两相电量通过铜片时所散发的执量,需要通过A相铜片、N相铜片转导至外侧散热片降温,同时A相铜片、N相铜片自身也有电流通过产生热量,导致A相铜片、B相铜片、C相铜片、N相铜片4项导电铜片热量不一致;在传导能力相同面积下,温度将会影响传导能力。因此,上述母线槽的导电能力与实际铜片面积的导电能力不一致,造成材料浪费。另外,上述密集扁平铜片的母线槽在连接时比较麻烦,需要一个极一个极地进行对接、贴紧、包裹绝缘层等工艺,操作不方便,同时容易出现接头点松脱等故障;同时。由于太密集,容易发生相间的短路,造成更重大的电路故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管形母线槽结构,该管形母线槽结构能够实现同步均匀散热,即能够更高效率地利用导电材料的传导能力,且该该管形母线槽结构能够实现方便连接,结构设计新颖。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管形母线槽结构,包括有散热器以及分别呈空心圆管状的A相空心铜管、B相空心铜管、C相空心铜管以及N相空心铜管,A相空心铜管、B相空心铜管、C相空心铜管以及N相空心铜管沿着纵向依次均匀间隔平行布置;散热器包括有分别呈纵向延伸的左侧散热片、位于左侧散热片右端侧的右侧散热片,左侧散热片与右侧散热片平行间隔布置,左侧散热片与右侧散热片之间对应A相空心铜管、B相空心铜管、C相空心铜管以及N相空心铜管分别成型有铜管卡持孔,A相空心铜管、B相空心铜管、C相空心铜管以及N相空心铜管分别嵌装于相应的铜管卡持孔内,A相空心铜管、B相空心铜管、C相空心铜管以及N相空心铜管与相应的铜管卡持槽内壁之间分别填充有绝缘材料层。其中,所述A相空心铜管、所述B相空心铜管、所述C相空心铜管以及所述N相空心铜管的中心孔内壁分别呈锯齿面状。其中,所述左侧散热片的左侧表面设置有朝左侧凸出延伸的左侧散热翅片,所述右侧散热片的右侧表面设置有朝右侧凸出延伸的右侧散热翅片。其中,所述左侧散热翅片与所述左侧散热片一体成型,所述右侧散热片与所述右侧散热翅片一体成型。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管形母线槽结构,其包括散热器、分别呈空心圆管状的A、B、C、N相空心铜管,A、B、C、N相空心铜管沿着纵向依次均匀间隔平行布置;散热器包括左侧散热片、右侧散热片,左、右侧散热片之间对应A、B、C、N相空心铜管分别成型铜管卡持孔,A、B、C、N相空心铜管分别嵌装于相应的铜管卡持孔内,A、B、C、N相空心铜管与相应的铜管卡持槽内壁之间分别填充绝缘材料层。通过上述结构设计,该管形母线槽结构能够实现同步均匀散热,即能够更高效率地利用导电材料的传导能力,且该该管形母线槽结构能够实现方便连接,结构设计新颖。附图说明下面利用附图来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但是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任何限制。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在图1中包括有:1——散热器 11——左侧散热片111——左侧散热翅片 12——右侧散热片121——右侧散热翅片 13——铜管卡持槽21——A相空心铜管 22——B相空心铜管23——C相空心铜管 24——N相空心铜管3——绝缘材料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来对本技术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管形母线槽结构,包括有散热器1以及分别呈空心圆管状的A相空心铜管21、B相空心铜管22、C相空心铜管23以及N相空心铜管24,A相空心铜管21、B相空心铜管22、C相空心铜管23以及N相空心铜管24沿着纵向依次均匀间隔平行布置。进一步的,散热器1包括有分别呈纵向延伸的左侧散热片11、位于左侧散热片11右端侧的右侧散热片12,左侧散热片11与右侧散热片12平行间隔布置,左侧散热片11与右侧散热片12之间对应A相空心铜管21、B相空心铜管22、C相空心铜管23以及N相空心铜管24分别成型有铜管卡持孔,A相空心铜管21、B相空心铜管22、C相空心铜管23以及N相空心铜管24分别嵌装于相应的铜管卡持孔内,A相空心铜管21、B相空心铜管22、C相空心铜管23以及N相空心铜管24与相应的铜管卡持槽13内壁之间分别填充有绝缘材料层3。更进一步的,A相空心铜管21、B相空心铜管22、C相空心铜管23以及N相空心铜管24的中心孔内壁分别呈锯齿面状。需进一步解释,A相空心铜管21、B相空心铜管22、C相空心铜管23以及N相空心铜管24除了可以采用铜管制备而成外,还可以采用铝管或者铜包铝管制备而成。另外,左侧散热片11的左侧表面设置有朝左侧凸出延伸的左侧散热翅片111,右侧散热片12的右侧表面设置有朝右侧凸出延伸的右侧散热翅片121。其中,左侧散热翅片111与左侧散热片11一体成型,右侧散热片12与右侧散热翅片121一体成型。本技术通过A相空心铜管21、B相空心铜管22、C相空心铜管23以及N相空心铜管24代替现有母线槽的A相铜片、B相铜片、C相铜片、N相铜片;在本技术接电的过程中,由于电流的集肤效应作用,A相空心铜管21、B相空心铜管22、C相空心铜管23以及N相空心铜管24能够将热量快速地传导至左侧散热片11、右侧散热片12,进而实现高效散热。另外,由于A相空心铜管21、B相空心铜管22、C相空心铜管23以及N相空心铜管24呈纵向依次间隔布置,且A相空心铜管21、B相空心铜管22、C相空心铜管23以及N相空心铜管24分别通过相应的铜管卡持槽13卡持固定,该结构设计能够保证A相空心铜管21、B相空心铜管22、C相空心铜管23以及N相空心铜管24均匀同步散热且受热温度一致,进而能够更高效率地利用导电材料的传导能力,且能够实现方便连接。需进一步解释,左侧散热翅片111能够有效地增大左侧散热片11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右侧散热翅片121能够有效地增大右侧散热片12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即通过增设左侧散热翅片111、右侧散热翅片121结构,本技术能够进一步地提高散热效果。同样的,锯齿面状的中心孔内壁能够进一步地增大相应的A相空心铜管21、B相空心铜管22、C相空心铜管23以及N相空心铜管24的散热面积。另外,由于A相空心铜管21、B相空心铜管22、C相空心铜管23以及N相空心铜管24分别为空心管状结构,A相空心铜管21、B相空心铜管22、C相空心铜管23以及N相空心铜管24的中心孔可实现对流散热,且可通过增设抽风装置来提高对流散热速度。需进一步指出,本技术可以采用下述连接方法实现连接,具体为:将两个上述管形母线槽结构进行对接,其中,两个管形母线槽结构的A相空心铜管21拼合对接,两个管形母线槽结构的B相空心铜管22拼合对接,两个管形母线槽结构的C相空心铜管23拼合对接,两个管形母线槽结构的N相空心铜管24拼合对接,相互拼合对接的两个空心铜管的拼合处通过两个半圆弧形的铜片进行包围,各铜片外表面分别粘附绝缘材料,且同组的两个铜片通过环锁锁紧。该连接方法能够实现管形母线槽结构方便快速连接。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管形母线槽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散热器(1)以及分别呈空心圆管状的A相空心铜管(21)、B相空心铜管(22)、C相空心铜管(23)以及N相空心铜管(24),A相空心铜管(21)、B相空心铜管(22)、C相空心铜管(23)以及N相空心铜管(24)沿着纵向依次均匀间隔平行布置;散热器(1)包括有分别呈纵向延伸的左侧散热片(11)、位于左侧散热片(11)右端侧的右侧散热片(12),左侧散热片(11)与右侧散热片(12)平行间隔布置,左侧散热片(11)与右侧散热片(12)之间对应A相空心铜管(21)、B相空心铜管(22)、C相空心铜管(23)以及N相空心铜管(24)分别成型有铜管卡持孔,A相空心铜管(21)、B相空心铜管(22)、C相空心铜管(23)以及N相空心铜管(24)分别嵌装于相应的铜管卡持孔内,A相空心铜管(21)、B相空心铜管(22)、C相空心铜管(23)以及N相空心铜管(24)与相应的铜管卡持槽(13)内壁之间分别填充有绝缘材料层(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形母线槽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散热器(1)以及分别呈空心圆管状的A相空心铜管(21)、B相空心铜管(22)、C相空心铜管(23)以及N相空心铜管(24),A相空心铜管(21)、B相空心铜管(22)、C相空心铜管(23)以及N相空心铜管(24)沿着纵向依次均匀间隔平行布置;散热器(1)包括有分别呈纵向延伸的左侧散热片(11)、位于左侧散热片(11)右端侧的右侧散热片(12),左侧散热片(11)与右侧散热片(12)平行间隔布置,左侧散热片(11)与右侧散热片(12)之间对应A相空心铜管(21)、B相空心铜管(22)、C相空心铜管(23)以及N相空心铜管(24)分别成型有铜管卡持孔,A相空心铜管(21)、B相空心铜管(22)、C相空心铜管(23)以及N相空心铜管(24)分别嵌装于相应的铜管卡持孔内,A相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亮
申请(专利权)人:何亮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