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788120 阅读:2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21 19: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连接器,能够以简单的结构迅速且可靠地确认信号传送介质(F)是否被插入到规定位置,或者锁定操作是否完成。在绝缘壳体(11)中设置能够目视到锁定部件(13)的变位状态或卡合状态的锁定确认机构(11d),从而能够通过锁定确认机构(11d)目视到并确认信号传送介质(F)被插入到规定位置的时刻的锁定部件(13)的变位状态或者落入信号传送介质(F)的卡合定位部的状态,能够直接判断信号传送介质(F)的插入状态的好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连接器,通过将信号传送介质的终端部分插入到绝缘壳体内部的规定位置,利用锁定部件的弹性力来保持信号传送介质。
技术介绍
一般地,在各种电器设备等中,作为用于电连接柔性印刷电路(Flexible PrintedCircuit,FPC)、柔性扁平电缆(Flexible Flat Cable,FFC)等各种信号传送介质的手段,广泛使用各种电连接器。例如,如下述专利文献I所示,在印刷布线基板上安装使用的电连接器中,将由FPC、FFC等构成的信号传送介质从绝缘壳体(绝缘器)的前端侧开口部插入内 部,然后转动致动器(连接操作部件),从而在作业者的操作力的作用下向连接器前方侧或后方侧的连接作用位置被推倒。由此,锁定部件的一部分落入设置于信号传送介质的终端部分的卡合部而成为卡合状态,信号传送介质的终端部分被锁定部件保持为大致不动的状态。这样,具有致动器的电连接器形成如下结构通过在连接解除位置与连接作用位置之间对致动器进行转动操作,而操作锁定部件的卡合和脱离,但在信号传送介质(FPC、FFC等)的插入作业之外,需要操作致动器,因此作业效率会成为问题。因此,以往有时采用具有如下所述的单一动作自动锁定(one action auto lock)机构的电连接器相对于插入到绝缘壳体内部的信号传送介质,使锁定部件的一部分上升而弹性变位,然后锁定部件的一部分落入信号传送介质的卡合部而进行卡合。如果使用具有这样的单一动作自动锁定机构的电连接器,则仅通过将信号传送介质插入到电连接器内部的规定位置,就可以将信号传送介质保持为大致不动状态,从而能够谋求提高作业效率。但是,在现有的电连接器所采用的单一动作自动锁定机构中,如上所述具有仅通过将信号传送介质(FPC、FFC等)插入电连接器就进行了锁定的优点,但反过来具有下述问题不能确认信号传送介质是否正确地插入到规定的位置,不能直接判断锁定动作是否完成等,从而在最终确认信号传送介质的连接作业的完成时会花费工夫。专利文献I :日本特开2008-52993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够直接确认由FPC、FFC等构成的信号传送介质的插入状态的电连接器。解决技术问题的手段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结构一种电连接器,在绝缘壳体的内部设置有锁定部件,该锁定部件将被插入到所述绝缘壳体的内部的规定位置的信号传送介质的终端部分保持为大致不动状态,伴随着所述信号传送介质的插入,所述锁定部件的一部分发生弹性变位而上升到所述信号传送介质的表面上之后,所述锁定部件的一部分落入设置于所述信号传送介质的终端部分的卡合定位部而成为卡合状态,并且,在所述绝缘壳体上设置有能够目视到所述锁定部件的变位状态或卡合状态的锁定确认机构。根据具有上述结构的本专利技术,在信号传送介质被插入到规定位置的时刻,锁定部件的变位状态或者落入信号传送介质的卡合定位部的状态能够通过锁定确认机构目视到而得以确认,因此能够直接判断信号传送介质的插入状态的好坏。另外,本专利技术的所述锁定确认机构能够由被设置成贯穿构成所述绝缘壳体的壁面的窗部或槽部构成。另外,优选的是,本专利技术的作为所述锁定确认机构的槽部被构成为在所述锁定部件的弹性变位时,该锁定部件的一部分通过所述槽部而向所述绝缘壳体的外方突出。根据具有上述结构的本专利技术,信号传送介质被插入必要量时,锁定部件从槽部向外方突出,因此能够由操作者容易地识别信号传送介质的良好的插入状态。 另外,本专利技术的作为所述锁定确认机构的窗部能够被设置成面对所述绝缘壳体的内部的所述锁定部件的变位前后或卡合前后的位置。另外,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在所述锁定部件上设置有锁定解除按压部,该锁定解除按压部被施加使该锁定部件弹性变位的方向上的操作力;并且在所述绝缘壳体上设置有锁定操作覆盖部,该锁定操作覆盖部以与所述锁定部件的锁定解除按压部重合的方式延伸。根据具有上述结构的本专利技术,解除锁定部件对信号传送介质的卡合状态的操作能够通过对设置于绝缘壳体的锁定操作覆盖部的操作而容易且可靠地进行。另外,优选的是,本专利技术的所述锁定操作覆盖部隔开适当的间隔地被配置一对;设置有操作臂部,该操作臂部以将该一对锁定操作覆盖部彼此一体地连结的方式延伸。根据具有上述结构的本专利技术,解除成对设置的锁定部件的卡合状态的操作通过对操作臂部的操作能够同时地高效进行。另外,优选的是,在本专利技术的所述操作臂部上设置有倾斜部,使得按压方向的高度从该操作臂部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侧部分到中央部分连续地变低。根据具有上述结构的本专利技术,在操作臂部进行操作时,作业者的指尖不容易挂到设置于该操作臂部的两端侧的倾斜面部,从而主要对操作臂部的中央部分施加操作力,因此能够防止对操作臂部的损坏等。另外,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的是,所述锁定操作覆盖部形成为在使所述锁定部件弹性变位的操作力的施加方向上从前后夹着所述锁定部件的锁定解除按压部。根据具有上述结构的本专利技术,通过在锁定操作覆盖部设置覆盖下保持部,锁定部件与锁定操作覆盖部整体由一对弹性覆盖臂弹性地保持,因此即使在例如由于锁定解除操作力等而使锁定部件发生塑性变形的情况下,弹性覆盖臂的弹性保持力也能够借助锁定操作覆盖部的覆盖下保持部起作用,而保持锁定部件,通过该弹性覆盖臂的弹性力,能够使锁定部件恢复到原来的位置,从而能够稳定地维持锁定部件的卡止锁定部的通常的锁定功倉泛。专利技术效果如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电连接器在绝缘壳体上设置能够目视到锁定部件的变位状态或卡合状态的锁定确认机构,从而能够通过锁定确认机构目视到并确认信号传送介质被插入到规定位置的时刻的锁定部件的变位状态或者落入信号传送介质的卡合定位部的状态,能够直接判断信号传送介质的插入状态的好坏,因此,能够以简单的结构迅速且可靠地确认信号传送介质是否被插入到规定位置,或者锁定状态是否完成,能够低廉且大幅度地提高电连接器的可靠性。附图说明图I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第I实施方式的电连接器的平面说明图。图2是图I所示的电连接器的正面说明图。图3是沿着图2中的III-III线的横断面说明图。图4是示出信号传送介质即将被插入图I 图3所示的电连接器之前的状态的外观立体说明图。 图5是示出从图4所示的状态稍微插入信号传送介质的状态的、相当于图2中的V-V线的横断面说明图。图6是示出从图5所示的状态进一步插入信号传送介质的状态的、相当于图2中的V-V线的横断面说明图。图7是示出从图6所示的状态进一步插入信号传送介质、信号传送介质相对于电连接器的插入完成、信号传送介质由卡止锁定部卡止的状态的、相当于图2中的V-V线的横断面说明图。图8是示出从图7所示的锁定状态进行解除操作而使锁定部件上升的状态的、相当于图2中的V-V线的横断面说明图。图9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第2实施方式的电连接器的平面说明图。图10是图9所示的电连接器的正面说明图。图11是沿着图10中的XI-XI线的横断面说明图。图12是示出信号传送介质即将被插入图9 图11所示的电连接器之前的状态的外观立体说明图。图13是示出从图12所示的状态稍微插入信号传送介质的状态的、相当于图10中的XIII-XIII线的横断面说明图。图14是示出从图13所示的状态进一步插入信号传送介质的状态的、相当于图10中的XIII-XIII线的横断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2011.03.18 JP 2011-060182;2012.02.22 JP 2012-036531.一种电连接器,在绝缘壳体的内部设置有锁定部件,该锁定部件将插入到所述绝缘壳体的内部的规定位置的信号传送介质的终端部分保持为大致不动状态,其特征在于, 伴随着所述信号传送介质的插入,所述锁定部件的一部分发生弹性变位而上升到所述信号传送介质的表面上之后,所述锁定部件的一部分落入设置于所述信号传送介质的终端部分的卡合定位部而成为卡合状态, 在所述绝缘壳体上设置有能够目视到所述锁定部件的变位状态或卡合状态的锁定确认机构。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锁定确认机构由被设置成贯穿构成所述绝缘壳体的壁面的窗部或槽部构成。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作为所述锁定确认机构的槽部被构成为在所述锁定部件的弹性变位时,该锁定部件的一部分通过所述槽部而向所述绝缘壳体的外方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吉筋贵士岛田好伸
申请(专利权)人: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