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性能核壳型纳米级碳包覆磷酸铁锂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787855 阅读:2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21 18: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低温性能核壳型纳米级碳包覆磷酸铁锂的制备方法,一、按物质的量比称取基础原料:铁化合物︰锂化合物︰磷化合物=2︰1.95-2.05︰2;按基础原料总质量的1-10%称取碳源;二、将上述铁化合物、锂化合物、磷化合物、碳源在循环搅拌磨中以流变相状态下混合,得到LiFePO4前驱体悬浊液;然后在110-130℃温度范围干燥,所得样品100目筛网破碎,得到淡黄色的前驱体粉末;三、将第二步所得前驱体粉末置于惰性气氛烧结炉,先在300-400℃温度条件下预分解2-6小时,再升温至500-800℃温度条件下煅烧10-20小时,冷却后得到核壳型纳米级碳包覆磷酸铁锂复合正极材料。本发明专利技术优点在于合成工艺简单,原料来源广泛,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尤其是涉及。
技术介绍
锂离子正极材料是锂离子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众多如LiCo02、LiNiO2,LiMn2O4^ LiCoxNiyMnzO2^ LiFePO4等锂电池正极材料中,具有橄榄石结构的磷酸铁锂由于具有原料来源丰富、成本低、环境友好、不吸潮、安全性能高、比容量较高(理论容量为170mAh/g)、在3. 4V(夂Li/Li+)左右有平稳的放电电压平台、热稳定性和循环性能优异等 优点被认为是最有前途的正极材料。但是,磷酸铁锂较差的低温性能限制了其在更多领域的应用。提高磷酸铁锂材料低温性能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导电性物质包覆正极材料、金属离子掺杂以提高电子电导率、细化颗粒以缩短离子扩散路径。目前,商品化的LiFeP04多使用高温固相反应技术制备,它具有设备简单、生产快速、成本低廉等特点,这种方法通常采用锂源、铁源、碳源以及磷酸ニ氢铵等的均匀混合物为起始物,经预烧和研磨后高温合成,但是由于高温固相反应本身的限制,该方法生产的产品粒度无法控制,产物颗粒较大且粒径分布不均匀,-20°C时的放电容量只有25°C时的50% 55%。改善磷酸铁锂低温性能目前主要集中在控制粒度大小,如中国专利申请号201110025787. 3、名称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微纳米磷酸铁锂的制备方法”所公开的方法是将纳米尺寸的前驱体材料和锂源、碳源及适量粘合剂均匀混合后,经干混造粒エ艺得到二次颗粒为微米尺寸的球形微纳米磷酸铁锂前驱体材料,经高温热处理得到球形微纳米磷酸铁锂材料,一次颗粒粒径在30-100nm左右,二次颗粒平均粒径为1-20 μ m,室温下O. IC放电比容量为145mAh/g (半电池测试),-20°C,0. 5C条件下放电容量保持率为70% (半电池测试);该方法所存在的不足是制备的磷酸铁锂比表面积大,导致磷酸铁锂加工性能变差,正极极片加工困难,直接影响到电池的生产,同时二次造粒对产品的稳定性也产生不良影响。因此,一次颗粒纳米化和比表面积增大而导致材料加工性能恶化之间的矛盾是摆在磷酸铁锂生产企业面前的拦路虎。中国专利申请号200810161612. 3、名称为“具有高导电率良好低温放电性的磷酸铁锂的制备方法”所公开的方法是采用可溶性ニ价铁盐溶液与磷酸溶液或者可溶性磷酸盐溶液混合,然后强碱中和,得到颗粒D50在1-5 μ m之间的超细Fe3(P04)2 ·χΗ20沉淀,再混合磷酸锂和导电剂高温烧结得到良好低温放电性的磷酸铁锂,但是此方法エ艺复杂,成本过高,同样存在比表面积过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ー种。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下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所述,包括基础原料铁化合物、锂化合物、磷化合物,和碳源;按照下述步骤制备 第一歩、按下述方法称取基础原料和碳源 按物质的量比称取基础原料 铁化合物锂化合物磷化合物=2:1. 95-2. 05 2; 按基础原料总质量的1-10%称取碳源; 所述铁化合物为硝酸铁、醋酸铁、铁红或草酸亚铁;锂化合物为氢氧化锂、碳酸锂、硝酸锂或磷酸ニ氢锂;磷化合物为磷酸ニ氢锂或磷酸ニ氢铵;碳源为葡萄糖、蔗糖、淀粉等单糖或多糖及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第二步、将上述铁化合物、锂化合物、磷化合物、碳源在循环搅拌磨中以流变相状态下 混合,得到LiFePO4前驱体悬浊液;然后在110-130°C温度范围干燥,所得样品100目筛网破碎,得到淡黄色的前驱体粉末; 第三步、将第二步所得前驱体粉末置于惰性气氛烧结炉,先在300-400で温度条件下预分解2-6小时,再升温至500-800°C温度条件下煅烧10-20小时,冷却后得到核壳型纳米级碳包覆磷酸铁锂复合正极材料。所述第三步的升温速率为2_5°C /min,惰性气氛烧结炉内氧含量小于20ppm。本专利技术优点在于合成エ艺简单,原料来源广泛,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各原料在流变相状态下混合,使Fe2+、Li+和PO43+实现分子级别的混合;以糖类及表面活性剂作为碳源,同时也是阻聚剂,在热处理过程中,糖类及表面活性剂裂解生成的碳原位包裹在磷酸铁锂颗粒表面,达到提高磷酸铁锂导电性能的目的;表面活性剂加入的目的是利用其疏水和亲水基使各基础原料不仅实现分子级别混合,而且可以引导LiFePO4晶体的生长,使糖类颗粒均匀地包裹在磷酸铁锂颗粒表面,在预合成过程中,糖类及表面活性剂颗粒所具有的空间位阻效应和高分子网络的阻隔作用阻碍了颗粒的团聚;其次,在热处理过程中,糖类及表面活性剂颗粒裂解生成的碳原位包裹在磷酸铁锂颗粒表面,不仅阻碍了颗粒在高温合成过程中的团聚,达到细化颗粒的目的,而且在磷酸铁锂颗粒表面间形成了导电性良好的碳网络,增强了其导电性能。与此同时,糖类及表面活性剂裂解生成的碳在高温煅烧过程中,抑制了ニ价铁离子的氧化,降低了控制反应条件的难度,提高了产品的纯度和性能。这样得到的核壳型纳米级碳包覆磷酸铁锂复合正极材料一次颗粒为三维纳米级,二次颗粒小于5微米且粒径范围窄、比表面积小(11. 954m2/g )、形貌规则、低温性能优良,在-40で放电容量不低于常温(25°C)放电容量的30%。附图说明图I是实施例I制备的低温性能核壳型纳米级碳包覆磷酸铁锂的XRD图谱。图2是实施例I制备的低温性能核壳型纳米级碳包覆磷酸铁锂的透射电镜 照片。图3是实施例I制备的低温性能核壳型纳米级碳包覆磷酸铁锂的粒度分布图。图4是实施例I制备的低温性能核壳型纳米级碳包覆磷酸铁锂的_40°C与25°C放电曲线对比图。图5是实施例I制备的低温性能核壳型纳米级碳包覆磷酸铁锂的_40°C放电曲线对比图。图6是实施例I制备样品的粒度分布测试結果。图7是实施例I制备样品的比表面积测试結果。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I : 本专利技术所述,按照下述步骤制备在循环搅拌磨中依次加入400ml蒸馏水、727. 2g Fe (NO3) 3 · 9H20、207. 6gH3P04和75. 6gLi0H · H2O,循环搅拌30min后,再加入82. 2g氧化淀粉和80g吐温80,循环搅拌4h,所得浊液置于烘箱110°c烘干,所得样品100目筛网破碎,得到淡黄色的前驱体粉末。将前驱体粉末放入石墨坩埚中,置于惰性气氛烧结炉中,在氧含量小于20ppm下,以2V /min的升温速率升温,在320°C处预分解4小吋,同样的速率升温至700°C,煅烧12小时,样品随炉冷却至室温,得到LiFeP04/C复合材料。样品制作成502030型软包装电池测试。正极极片采用聚偏氟こ烯(PVDF,solef-5130)为粘结剂,炭黑(SPLi)为导电添加剤,N-甲基吡咯烷酮(NMP)为溶剤。物料配比(质量比)为磷酸铁锂PVDF (solef-5130):炭黑(SPLi)=92 3 5 ;理论固含量40%-45%。浆料过150目筛后进行涂布。涂布面密度为2. 5-2. 7g/dm2 (双面)。负极极片采用羧甲基纤维素钠(CMC,SC390)为粘结剂,炭黑(SPLi)为导电添加剤,纯净水为溶剤。物料配比(质量比)为石墨CMC (SC390)炭黑(SPLi)=94 3 3;电解液为I mol/LLiPF6/EC:DMC(l:l)。对比例I : 在循环搅拌磨中依次加入4000ml蒸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温性能核壳型纳米级碳包覆磷酸铁锂的制备方法,包括基础原料铁化合物、锂化合物、磷化合物,和碳源;其特征在于按照下述步骤制备 第一步、按下述方法称取基础原料和碳源 按物质的量比称取基础原料 铁化合物锂化合物磷化合物=2:1. 95-2. 05 2; 按基础原料总质量的1-10%称取碳源; 所述铁化合物为硝酸铁、醋酸铁、铁红或草酸亚铁;锂化合物为氢氧化锂、碳酸锂、硝酸锂或磷酸二氢锂;磷化合物为磷酸二氢锂或磷酸二氢铵;碳源为葡萄糖、蔗糖、淀粉等单糖或多糖及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第二步、将上述铁化合物、锂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庆余王红强颜志雄代启发汪艳芳文静波朱强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向日葵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