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互联网远程控制的安全防护方法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786661 阅读:2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21 07: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针对互联网远程控制的安全防护方法和装置,涉及互联网技术。其中,一种针对互联网远程控制的安全防护方法,包括:接受客户端的操作系统对安全防护组件的安装;接受应用程序从操作系统中将安全防护组件进行加载;运行安全防护组件,接收操作系统输入指令的输入事件通知;根据输入事件通知,对应用程序的运行环境进行检测,当应用程序被远程控制或由软件模拟产生输入指令时,对来自远程控制的输入指令或软件模拟产生的输入指令进行屏蔽。安全防护组件可以屏蔽远程控制发送过来的输入信息,使得远程控制操作应用程序失效,达到安全防护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互联网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针对互联网远程控制的安全防护方法和>J-U ρ α装直。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普及,越来越多的用户通过网上银行进行个人账户理财。银行出于安全考虑也推荐用户使用USBKEY (USB接口电子签名工具)或者文件数字证书,加强对用户身份信息的认证核实。同样,许多互联网增值业务,包括运营商提供的一些增值业务的支付,也采用与主机相关信息绑定的验证功能,避免用户帐号信息被黑客进行假冒登 录进行消费。另外,目前不断普及的即时消息頂(例如QQ、MSN、天翼Live等)聊天工具和部分网络游戏,许多也具备保存帐号密码的功能,盗用者在不知道具体密码明文的情况下,通过自动登录,便可伪冒他人进行登录从而实现网络诈骗、盗用虚拟财产(如Q币、游戏装备等)。目前,网上银行安全、支付安全、网游安全、頂安全等安全措施的重点放在本地安全的防护上,却无法避免黑客通过远程控制软件对用户的电脑进行控制,假冒受害用户进行非法操作。例如,当用户使用USBKEY后忘记拔掉,还保持与电脑连接时,黑客可能通过远程控制便可以进行操作;当用户电脑已经安装文件数字证书时,黑客只需盗用登录密码即可;当用户登录网银后忘记注销退出时,黑客可直接远程控制桌面进行后续操作;互联网增值业务的主机信息绑定验证等功能,黑客也可以通过远程桌面控制直接绕过;网游和頂用户可能自动保存了登录帐号密码,这时,黑客只需远程控制自动登录,便可以取得足够控制权进行网络诈骗和虚拟财产窃取等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针对互联网远程控制的安全防护方法和装置,防止远程控制对应用程序的伪操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针对互联网远程控制的安全防护方法,包括接受客户端的操作系统对安全防护组件的安装;接受应用程序从操作系统中将安全防护组件进行加载;运行安全防护组件,接收操作系统输入指令的输入事件通知;根据输入事件通知,对应用程序的运行环境进行检测,当应用程序被远程控制或由软件模拟产生输入指令时,对来自远程控制的输入指令或软件模拟产生的输入指令进行屏蔽。在一个实施例中,根据输入事件通知,对应用程序的运行环境进行检测,当应用程序被远程控制或由软件模拟产生输入指令时,对来自远程控制的输入指令和软件模拟产生的输入指令进行屏蔽,包括当接收到输入事件通知时,通过调用操作系统的接口功能对应用程序的运行环境进行检测,当检测到应用程序处于远程控制环境时,对输入指令进行屏蔽;当通过调用操作系统的接口功能未检测到应用程序处于远程控制环境时,检测输入指令的特征码,对软件模拟产生的输入指令进行屏蔽。在一个实施例中,输入指令包括鼠标和/或键盘指令。在一个实施例中,对应用程序的来自远程控制的输入指令进行屏蔽,包括丢弃输入指令;或对输入指令进行篡改。在一个实施例中,应用程序从操作系统加载安全防护组件,包括接受应用程序启动时对安全防护组件的调用;或接受应用程序在初次使用安全防护组件时,将安全防护组件载入自身程序中。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针对互联网远程控制的安全防护组件,包括安装模块,用于接受客户端的操作系统对安全防护组件的安装;加载模块,用于接受应用程序从操作系统中将安全防护组件进行加载;运行模块,用于运行安全防护组件,接收操作系统输入指令的输入事件通知;远程控制检测模块,用于根据输入事件通知,对应用程序的运行环境进行检测;屏蔽模块,用于当应用程序被远程控制或由软件模拟产生输入指令时,对来自远程控制的输入指令或软件模拟产生的输入指令进行屏蔽。 在一个实施例中,远程控制检测模块,包括系统接口调用单元,用于当接收到输入事件通知时,通过调用操作系统的接口功能对应用程序的运行环境进行检测,当检测到应用程序处于远程控制环境时,通过屏蔽模块对输入指令进行屏蔽;输入指令检测单元,用于当通过调用操作系统的接口功能未检测到应用程序处于远程控制环境时,检测输入指令的特征码,通过屏蔽模块对软件模拟产生的输入指令进行屏蔽。在一个实施例中,输入指令包括鼠标和/或键盘指令。在一个实施例中,屏蔽模块,包括丢弃单元,用于丢弃输入指令;篡改单元,用于对输入指令进行篡改。在一个实施例中,加载模块,包括调用单元,用于接受应用程序启动时对安全防护组件的调用;载入单元,用于接受应用程序在初次使用安全防护组件时,将安全防护组件载入自身程序中。基于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用户电脑上安装安全防护组件,并由需要防护的应用程序在运行时自行加载,安全防护组件可以屏蔽远程控制发送过来的输入信息,使得远程控制操作应用程序失效,达到安全防护效果。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解释,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I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针对互联网远程控制的安全防护方法的流程图。图2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针对互联网远程控制的安全防护方法的流程图。图3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针对互联网远程控制的安全防护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加载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远程控制检测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屏蔽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其中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在附图中,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或者相似的组件或者元素。图I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针对互联网远程控制的安全防护方法100的流程图。在步骤102中,接受客户端的操作系统对安全防护组件的安装。在步骤104中,接受应用程序从操作系统中将安全防护组件进行加载。在步骤106中,运行安全防护组件,接收操作系统输入指令的输入事件通知。在步骤108中,根据输入事件通知,对应用程序的运行环境进行检测,当应用程序被远程控制或由软件模拟产生输入指令时,对来自远程控制的输入指令或软件模拟产生的输入指令进行屏蔽。图2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针对互联网远程控制的安全防护方法200的流程 图。在步骤202中,接受客户端的操作系统对安全防护组件的安装。客户端可以是台式机、笔记本、上网本等终端设备。在步骤204中,接受应用程序从操作系统中将安全防护组件进行加载。需要对远程控制进行安全防护的应用程序可以是可执行文件、web页面、动态链接库等。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接受应用程序启动时对安全防护组件的调用。例如,对于如web页面的应用,可以在每次打开web页面的时候调用安全防护组件。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可以接受需要使用安全防护组件的应用程序将安全防护组件载入自身程序中。例如,对于客户端本地的应用程序,可以在初次使用安全防护组件时将安全防护组件载入到该应用程序中。在步骤206中,运行安全防护组件,接收操作系统输入指令的输入事件通知。应用程序加载安全防护组件后,可以运行防护组件的防护功能接口函数(如StartHook),为加载安全防护组件的应用程序安装全局输入指令监控函数(如SetWindowsHookEx),接收操作系统所有输入指令的输入事件通知,便于进行远程控制检测。在步骤208中,当接收到输入事件通知时,通过调用系统接口功能,对应用程序的运行环境进行检测,判断应用软件是否运行在远程控制环境下。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在应用程序启动的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针对互联网远程控制的安全防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受客户端的操作系统对安全防护组件的安装; 接受应用程序从所述操作系统中将所述安全防护组件进行加载; 运行所述安全防护组件,接收所述操作系统输入指令的输入事件通知; 根据所述输入事件通知,对所述应用程序的运行环境进行检测,当所述应用程序被远程控制或由软件模拟产生所述输入指令时,对来自远程控制的输入指令或软件模拟产生的输入指令进行屏蔽。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针对互联网远程控制的安全防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输入事件通知,对所述应用程序的运行环境进行检测,当所述应用程序被远程控制或由软件模拟产生所述输入指令时,对来自远程控制的输入指令和软件模拟产生的输入指令进行屏蔽。包括 当接收到所述输入事件通知时,通过调用所述操作系统的接口功能对所述应用程序的运行环境进行检测,当检测到所述应用程序处于远程控制环境时,对所述输入指令进行屏蔽; 当通过调用所述操作系统的接口功能未检测到所述应用程序处于远程控制环境时,检测所述输入指令的特征码,对软件模拟产生的输入指令进行屏蔽。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针对互联网远程控制的安全防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指令包括鼠标和/或键盘指令。4.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针对互联网远程控制的安全防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应用程序的来自远程控制的输入指令进行屏蔽,包括 丢弃所述输入指令;或 对所述输入指令进行篡改。5.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针对互联网远程控制的安全防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程序从所述操作系统加载所述安全防护组件,包括 接受所述应用程序启动时对所述安全防护组件的调用;或 接受所述应用程序在初次使用所述安全防护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建昌杨衡王爱宝陈珣沈军黄浙辉杨敏维吴恒章何峣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