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是一种医疗康复器械领域的装置,具体是一种移动式可穿戴下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
技术介绍
康复医学是20世纪中期出现的新兴学科,其目的在于通过物理疗法,运动疗法,生活训练,技能训练,言语训练和心理咨询等多种手段减轻和消除患者的功能障碍,使身体残留部分的功能得到最充分的发挥,弥补和重建患者的功能缺失,达到最大可能的生活自理,劳动和工作的能力。据统计,目前我国由于中风、脊髓损伤以及各种事故引起的肢体功能障碍患者有877万人,而其中半数以上可以通过训练改善肢体功能。传统的康复训练是首先是从专业医生手把手的指导下开始,而后由病人的健康上肢或其家属、护士人工对病人患肢进行反复牵引。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医疗机器人技术得到快速发展,康复机器人就是机器人技术在康复医疗方面的新应用。由于机器人不存在疲倦问题,能够满足不同患者的训练强度要求,因而更加适合于患者单独进行康复训练。经过对于现有的技术文献检索发现,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号CN102068367,名称下肢多训练模式康复机器人。使用了链式传动提供了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屈伸3个自由度,进行康复训练。但是机器人固定,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式可穿戴下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外骨骼支架和下肢外骨骼,所述外骨骼支架与下肢外骨骼相连接,其中 -外骨骼支架,用于移动式可穿戴下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与患者之间的固定; -下肢外骨骼,用于主动的对于患者运动进行辅助和牵引。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移动式可穿戴下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骨骼支架包括支架底座、支架滚轮、支架立柱、支架下肢外骨骼连接件、支架把手和支架显示平台,其中,所述支架滚轮安装在支架底座上并与地面相接触;所述支架立柱与支架底座相连接;所述支架下肢外骨骼连接件的一端与支架立柱相连接,其另一端与下肢外骨骼相连;所述支架把手与支架立柱相连;所述支架显示平台安装在支架把手与支架立柱的连接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式可穿戴下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把手与支架立柱相接触处设有一条用于支架把手上下移动的滑槽。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式可穿戴下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滚轮为四个,分别安装在支架底座的四个端部。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移动式可穿戴下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肢外骨骼包括脚部外骨骼、踝关节外骨骼、小腿外骨骼杆件、膝关节外骨骼、大腿外骨骼杆件及髋关节外骨骼,其中,所述脚部外骨骼与踝关节外骨骼相连;所述小腿外骨骼杆件的一端与踝关节外骨骼相连,其另一端与膝关节外骨骼相连;所述大腿外骨骼杆件的一端与膝关节外骨骼相连,其另一端与踝关节外骨骼的一端相连,所述踝关节外骨骼的另一端与外骨骼支架相连。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式可穿戴下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踝关节外骨骼包括踝关节脚部连接件、踝关节电机及踝关节小腿杆件,其中,所述踝关节电机的输出包括内法兰和外法兰;所述踝关节脚部连接件的一端与踝关节电机的内法兰相连...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