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红外电热空调发热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774505 阅读:2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15 09: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远红外电热空调发热组件,所述组件包含有发热模块(102)和控制电路(9);所述发热模块(102)由发热芯片(101)和散热片(5)相互间隔叠加而成,两个基片(1)之间设置有用于连接两个基片(1)和导电片(3)的粘连层(4),作为下表层的基片(1)的上表面上涂覆有导电油墨层(2),上述导电片(3)覆盖在导电油墨层(2)上,所述发热芯片(101)上设置有贯穿导电油墨层(2)和导电片(3)的导电孔(1.1),且导电片(3)在导电孔(1.1)处设置有向下的翻边,所述安装孔(1.2)内插有连接管(7),所述导电孔(1.1)内插有导电管(6)。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远红外电热空调发热组件,节能环保且加热不干燥。(*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发热组件,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远红外电热空调上的发热组件,属于空调

技术介绍
目前,人们在冬天普遍需要使用空调对房间内进行制热加温,尤其是在北方地区,家家需要通入暖气以御寒,每年每户花在取暖上的费用就高达数千元,此外暖气是使用煤加热产生蒸汽,使用石化燃料不但污染环境,不利于节能环保,而且在暖气的传输过程中,容易产生较多的损耗。而对于常规的空调来说,其加热主要有两种方式第一种制热原理就像某些电暖器的发热原理。就是通过电热管的加热,直接将电能转化为热能,电热管加热后通过热传递将附近空气温度提高,这种加热方式效率较高,但 一般用于柜机等功率较大的单体空调上,这种加热方式的空调机一般称为电辅热型空调机;第二种制热原理与制冷原理一样,其制热的原理可以简单理解为从外界吸收热量然后再通过空调机转移到室内,我们叫这种空调机为热泵型空调机。但也因此,当室外的温度过低,吸收热量就很有限,以致室内制热效果较差。在零下温度后,热泵型空调机发挥的作用就比较差了。可见采用第一种方式,耗能较大,而采用第二种方式其效果不够明显。且上述两种加热方式,其在工作过程中均会导致室内湿度降低,使得用户感到极为干燥。而自1800年德国科学家哈逊在研究太阳光谱时发现了红外线以来,红外线相关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医学诊断、检测、治疗和预防保健上;根据生物学特点可将医用红外线分为近红外线、中红外线和远红外线。远红外线是指波长在3-1000微米的红外线,其中波长4-20微米这一波段的红外线对人类的生存与生物的生长极为重要,远红外线对人体作用主要由远线外线的三个主要特性所决定(一是放射、二是强烈的渗透力,三是吸收、共振和共鸣)。人体表面接受远红外线,并由表及里传导渗透,被吸收产生温热效应,与体内组织细胞产生共振、共鸣,促进了活性。并且由于产生温热效应,使人体微血管扩张,自律性加强,血液循环加快,加速了细胞与血液的物质交换,从而促进了机体的新陈代谢。同时,远红外线提高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有利于慢性炎症的吸收、消散,适用于治疗各种类型的慢性炎症,如神经炎、肌炎、关节炎及内脏的一些慢性炎症。热能可降低感觉神经的兴奋性,并通过缓解肌肉痉挛、消肿、消炎和改善血液循环而治疗各种疼痛,如神经痛以及痉挛痛、炎症性和缺血性疼痛等。因此,远红外线在医学上被专家称为“生育光线”;为此,本技术人在空调领域引入远红外线加热方式,替换传统的空调。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节能环保且加热不干燥的远红外电热空调发热组件。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远红外电热空调发热组件,所述组件包含有发热1吴块和控制电路;所述发热模块由发热芯片和散热片相互间隔叠加而成,所述发热芯片包含有作为上表层和下表层的两个基片,以及设置于两个基片之间的起电极作用的两个导电片,且两个基片之间设置有用于连接两个基片和导电片的粘连层,作为下表层的基片的上表面上涂覆有导电油墨层,上述导电片覆盖在导电油墨层上,所述发热芯片上设置有贯穿导电油墨层和导电片的导电孔,且导电片在导电孔处设置有向下的翻边,所述发热芯片上还设置有多个安装孔;所述散热片上设置有与安装孔相对应匹配的连接孔,该连接孔处向下设置有翻边,且该翻边置于发热芯片的安装孔内,所述安装孔内插有连接管,所述导电孔内插有导电管,且导电管与散热片不相接触,所述导电管与导电片经涨管紧密连接,所述连接管与散热片经涨管紧密连接; 所述控制电路包含有微处理器,所述微处理器通过A/D转换电路一与温度检测模块相连,所述微处理器通过A/D转换电路二与湿度检测模块相连,所述微处理器上连接有接收模块,所述微处理器上连接有时钟和按键模块,所述微处理器上连接有显示模块,所述微处理器通过驱动电路与发热模块相连,所述微处理器与发热模块之间还串接有一检测模块,所述控制电路还包含有一对其进行供电的电源模块。本技术远红外电热空调发热组件,所述发热模块的周边设置有紧固装置。本技术远红外电热空调发热组件,所述紧固装置包含有垫板和C型钢,所述垫板设置于发热模块的上下两端,所述C型钢置于发热模块的左右两端,所述垫板上设置有供导电管和连接管穿过的通孔,所述垫板和C型钢之间通过螺栓相连。本技术远红外电热空调发热组件,所述紧固装置包含有垫板,所述垫板设置于发热模块的上下两端,所述垫板上设置有供导电管和连接管穿过的通孔,所述连接管并排设置有多根。本技术远红外电热空调发热组件,所述紧固装置包含有垫板和连接条,所述垫板设置于发热模块的上下两端,所述垫板之间通过连接条相连。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本技术远红外电热空调发热组件制造而成的空调,相比于传统的空调制热方式,发热效率更高,具有节能环保的效益;同时,由于使用远红外进行加热,相比于传统空调的电加热方式,采用本技术发热模块制成的电热空调,能够保持室内的湿度,使得用户使用更为舒适;且远红外具有理疗功能,在保持室内温度的同时,对用户的身体健康更具有积极效果,能够起到辅助治疗\保健的功效。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远红外电热空调发热组件中发热模块的第一种紧固方式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3 ^卜电赃调发■且件图I棚離方饮图。图3为本技术远红外电热空调发热组件中发热模块的第二种紧固方式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远红外电热空调发热组件图3 &jnj !部放大图。图5为本技术远红外电热空调发热组件中发I模块的第三种紧固方式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远红外电热空调发热组件中发热芯片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远红外 电热空调发热组件图6 fijEIj」部放大图。图8为本技术远红外电热空调发热组件中基片上印刷导电油墨层后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的阴影部分即表示导电油墨层的形状)。图9为本技术远红外电热空调发热组件中一个发热芯片和一个散热片叠加后的状态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远红外电热空调发热组件图9的IV局部放大图。图11为本技术远红外电热空调发热组件中发热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技术远红外电热空调发热组件的控制电路的电路框图。其中基片I、导电油墨层2、导电片3、粘连层4、散热片5、导电管6、连接管7、紧固装置8、控制电路9 ;发热芯片101、发热模块102 ;导电孔I. I、安装孔I. 2 ;连接孔5. I ;垫板8. I、C型钢8.2、连接条8.3;微处理器9. I、温度检测模块9. 2、湿度检测模块9. 3、A/D转换电路一 9. 4、A/D转换电路二 9. 5、接收模块9. 6、时钟9. 7、按键模块9. 8、检测模块9. 9、驱动电路9. 10、显示模块 9. 11。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f 12,本技术涉及的一种远红外电热空调发热组件,所述组件包含有发热模块102和控制电路9 ;所述发热模块102由发热芯片101和散热片5相互间隔叠加而成,叠加时,发热芯片101和散热片5的具体数量可由装机时的额定功率决定;所述发热芯片101包含有作为上表层和下表层的两个基片1,以及设置于两个基片I之间的起电极作用的两个导电片3,且两个基片I之间设置有用于连接两个基片I和导电片3的粘连层4,作为下表层的基片I的上表面上涂覆有导电油墨层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远红外电热空调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组件包含有发热模块(102)和控制电路(9); 所述发热模块(102)由发热芯片(101)和散热片(5)相互间隔叠加而成,所述发热芯片(101)包含有作为上表层和下表层的两个基片(I ),以及设置于两个基片(I)之间的起电极作用的两个导电片(3 ),且两个基片(I)之间设置有用于连接两个基片(I)和导电片(3 )的粘连层(4),作为下表层的基片(I)的上表面上涂覆有导电油墨层(2),上述导电片(3)覆盖在导电油墨层(2)上,所述发热芯片(101)上设置有贯穿导电油墨层(2)和导电片(3)的导电孔(I. 1),且导电片(3)在导电孔(I. I)处设置有向下的翻边,所述发热芯片(101)上还设置有多个安装孔(I. 2); 所述散热片(5)上设置有与安装孔(I. 2)相对应匹配的连接孔(5. 1),该连接孔(5. I)处向下设置有翻边,且该翻边置于发热芯片(101)的安装孔(I. 2)内,所述安装孔(I. 2)内插有连接管(7),所述导电孔(I. I)内插有导电管(6),且导电管(6)与散热片(5)不相接触,所述导电管(6 )与导电片(3 )经涨管紧密连接,所述连接管(7 )与散热片(5 )经涨管紧密连接; 所述控制电路(9)包含有微处理器(9. 1),所述微处理器(9. I)通过A/D转换电路一(9.4)与温度检测模块(9. 2)相连,所述微处理器(9. I)通过A/D转换电路二(9. 5)与湿度检测模块(9. 3)相连,所述微处理器(9. I)上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文昌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市霖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