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设备的信号放大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774222 阅读:2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15 09: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通信设备的信号放大电路,包括第一功放电源控制电路、第一开关电路、第一功率放大电路、第二功放电源控制电路、第二开关电路、第二功率放大电路、带通滤波器电路以及天线;所述第一功放电源控制电路与所述第一功率放大电路连接,所述第二功放电源控制电路与所述第二功率放大电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电路分别与所述第一功率放大电路、第二功率放大电路连接,所述第一功率放大电路、第二功率放大电路均与所述第二开关电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电路经一电容C42与所述带通滤波器电路连接,所述带通滤波器电路与所述天线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信号放大电路,使得433M功率的通信设备能够高速率,远距离的接收和发送通信信号。(*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通信设备的信号放大电路
本技术涉及无线通讯
,特别涉及一种433M功率的通信设备的信号放大电路。
技术介绍
目前433M功率的通信设备存 在没有信号放大或者只有单方向信号放大的情况下,也存在有通信速率和通信距离相互制约的问题,如果通信速率低,则通信距离远;如果通信速率高,则通信距离近。其目前较为通用的信号放大电路的设计如图I所示,该信号放大电路由依次连接的输入信号端PA_ANTA、隔直电容C41、功率放大电路、隔直电容C43、带通滤波器电路以及天线组成;其中信号从输入信号端PA_ANTA输入,经过电容C41隔直后,经过功率放大电路中的U12功率放大晶体管进行信号放大后,再经电容C43隔直,传给带通滤波器电路,带通滤波器电路对信号中的某些频率滤除后输送给天线。该通用的信号放大电路的设计就存在有通信速率和通信距离相互制约的问题;即当通信速率低,则通信距离远;当通信速率高,则通信距离近。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通信设备的信号放大电路。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通信设备的信号放大电路,包括第一功放电源控制电路、第一开关电路、第一功率放大电路、第二功放电源控制电路、第二开关电路、第二功率放大电路、带通滤波器电路以及天线;所述第一功放电源控制电路与所述第一功率放大电路连接,所述第二功放电源控制电路与所述第二功率放大电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电路分别与所述第一功率放大电路、第二功率放大电路连接,所述第一功率放大电路、第二功率放大电路均与所述第二开关电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电路经一电容C42与所述带通滤波器电路连接,所述带通滤波器电路与所述天线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开关电路和第二开关电路均为UPG2214芯片。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功放电源控制电路包括电源输入端P36PACT_TE、电阻R49、电阻R36、三极管Q4、电阻R48、M0S管Q7、电容C36以及电容C37 ;所述电源输入端P36PACT_TE经电阻R36与三极管Q4的基极连接,所述电阻R49 —端与所述电源输入端P36PACT_TE连接,另一端连接信号地;所述三极管Q4的射极接信号地,集电极分别与电阻R48 —端和MOS管Q7的G集连接,电阻R48另一端与MOS管Q7的D集连接;所述电容C36的一端与所述电阻R48连接,另一端连接信号地;所述MOS管Q7的S集分别与电容C37的一端和所述第一功率放大电路连接;所述电容C37另一端接信号地;所述第二功放电源控制电路包括电源输入端P37PACT_RE、电阻R56、电阻R55、三极管Q9、电阻R54、M0S管Q8、电容C49以及电容C53 ;所述电源输入端P37PACT_RE经电阻R55与三极管Q9的基极连接,所述电阻R56 —端与所述电源输入端P37PACT_RE连接,另一端连接信号地;所述三极管Q9的射极接信号地,集电极分别与电阻R54 —端和MOS管Q8的G集连接,电阻R54另一端与MOS管Q8的D集连接;所述电容C49的一端与所述电阻R54连接,另一端连接信号地;所述MOS管Q8的S集分别与电容C53的一端和所述第二功率放大电路连接;所述电容C53另一端接信号地,所述第一开关电路U8的5脚连接一信号输入端PA_ANTA,第一开关电路U8的I脚经一电容C38与所述第一功率放大电路连接,第一开关电路U8的2脚接信号地,第一开关电路U8的3脚经一电容C41与所述第二功率放大电路连接;所述第一功率放大电路经一电容C39与所述第二开关U9的3脚连接,所述第二功率放大电路经一电容C43与所述第二开关U9的I脚连接;所述第二开关U9的2脚接信号地,第二开关U9的5脚经所述电容C42与所述带通滤波器电路连接。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的通信设备的信号放大电路,包括第一功放电源控制电路、第一开关电路、第一功率放大电路、第二功放电源控制电路、第二开关电路、第二功率放大电路、带通滤波器电路以及天线;当通信设备进行发送信号时,信号从第一开关电路的PA_ANTA端输入,经过第一开关电路U8后传给第二功率放大电路进行放大,再经第二开关电路U9传输给带通滤波器电路,带通滤波器电路对信号中的某些频率滤除后输送给天线;完成通信设备的信号发送。当通信设备进行接收信号时,信号从天线端输入给 带通滤波器电路,带通滤波器电路对信号中的某些频率滤除后输送给第二开关电路U9,并经第一功率放大电路进行放大后,将信号传给第一开关电路U8,最后从PA_ANTA端输出,完成通信设备的信号接收。本技术的信号放大电路,使得433M功率的通信设备能够高速率,远距离的接收和发送通信信号。附图说明图I是现有技术中信号放大电路的结构原理图。图2是本技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电路结构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2和图3所示,本技术的一种通信设备的信号放大电路,包括第一功放电源控制电路I、第一开关电路2、第一功率放大电路3、第二功放电源控制电路4、第二开关电路5、第二功率放大电路6、带通滤波器电路7以及天线8 ;所述第一功放电源控制电路I与所述第一功率放大电路3连接,所述第二功放电源控制电路4与所述第二功率放大电路6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电路2分别与所述第一功率放大电路3、第二功率放大电路6连接,所述第一功率放大电路3、第二功率放大电路6均与所述第二开关电路5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电路5经一电容C42与所述带通滤波器电路7连接,所述带通滤波器电路7与所述天线8连接。其中所述第一开关电路2和第二开关电路5均为UPG2214芯片。如图3所示,本技术的第一功放电源控制电路I包括电源输入端P36PACT_TE、电阻R49、电阻R36、三极管Q4、电阻R48、MOS管Q7、电容C36以及电容C37 ;所述电源输入端P36PACT_TE经电阻R36与三极管Q4的基极连接,所述电阻R49 —端与所述电源输入端P36PACT_TE连接,另一端连接信号地;所述三极管Q4的射极接信号地,集电极分别与电阻R48 一端和MOS管Q7的G集连接,电阻R48另一端与MOS管Q7的D集连接;所述电容C36的一端与所述电阻R48连接,另一端连接信号地;所述MOS管Q7的S集分别与电容C37的一端和所述第一功率放大电路3连接;所述电容C37另一端接信号地;所述第二功放电源控制电路4 包括电源输入端P37PACT_RE、电阻R56、电阻R55、三极管Q9、电阻R54、MOS管Q8、电容C49以及电容C53 ;所述电源输入端P37PACT_RE经电阻R55与三极管Q9的基极连接,所述电阻R56 —端与所述电源输入端P37PACT RE连接,另一端连接信号地;所述三极管Q9的射极接信号地,集电极分别与电阻R54 —端和MOS管Q8的G集连接,电阻R54另一端与MOS管Q8的D集连接;所述电容C49的一端与所述电阻R54连接,另一端连接信号地;所述MOS管Q8的S集分别与电容C53的一端和所述第二功率放大电路6连接;所述电容C53另一端接信号地,所述第一开关电路U8的5脚连接一信号输入端PA_ANTA,第一开关电路U8的I脚经一电容C38与所述第一功率放大电路3连接,第一开关电路U8的2脚接信号地,第一开关电路U8的3脚经一电容C41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信设备的信号放大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功放电源控制电路、第一开关电路、第一功率放大电路、第二功放电源控制电路、第二开关电路、第二功率放大电路、带通滤波器电路以及天线;所述第一功放电源控制电路与所述第一功率放大电路连接,所述第二功放电源控制电路与所述第二功率放大电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电路分别与所述第一功率放大电路、第二功率放大电路连接,所述第一功率放大电路、第二功率放大电路均与所述第二开关电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电路经一电容C42与所述带通滤波器电路连接,所述带通滤波器电路与所述天线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通信设备的信号放大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电路和第二开关电路均为UPG2214芯片。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信设备的信号放大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功放电源控制电路包括电源输入端P36PACT_TE、电阻R49、电阻R36、三极管Q4、电阻R48、M0S管Q7、电容C36以及电容C37 ;所述电源输入端P36PACT_TE经电阻R36与三极管Q4的基极连接,所述电阻R49 —端与所述电源输入端P36PACT_TE连接,另一端连接信号地;所述三极管Q4的射极接信号地,集电极分别与电阻R48 —端和MOS管Q7的G集连接,电阻R48另一端与MOS管Q7的D集连接;所述电容C36的一端与所述电阻R48连接,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文玺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鑫诺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