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追踪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7772657 阅读:2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15 08: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太阳能追踪系统,包括座体、动力装置及太阳能模组,其中座体至少具有两承座,且各承座上方设有轴部,并于两轴部上所枢设的轴座上结合有太阳能模组,而动力装置为具有驱动装置,并于轴座处设有具至少两呈不同角度的感测部的感测装置,且两感测部上连接有控制模组,当太阳移动时,可利用控制模组比较出两感测部面对太阳光线所感测出的光线强度,并控制驱动装置带动轴座上的太阳能模组朝光线强度高的感测部方向转动直到两感测部间的光线强度差达到平衡为止,即可让太阳能模组与太阳光线形成一垂直角度吸收更多的照射光线,进而达到光电转换效率更为良好的功效。(*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提供一种太阳能追踪系统,尤指可利用感测装置呈不同角度的两感测部面对太阳光线,并控制驱动装置带动太阳能模组转动直到两感测部间的光线强度差达到平衡,让太阳能模组与太阳光线形成一垂直角度。
技术介绍
緑色居住环境的营造是各国所提倡的目标,而在高度文明的世界中,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如利用燃烧石油产生动力的各种交通工具中皆会排放ニ氧化碳,使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提高,并造成温室效应日趋于严重,以及全球气候暖化、异常的现象,因此,现今各国不断地积极开发可替代石油的替代性能源,而一般替代性能源主要可分为生质能源、风カ发电或太阳能发电,其中又以太阳能发电最受到瞩目,由于太阳能本身不会产生有公害、能源耗尽的问题且取得容易,因此太阳能相关产业也逐渐蓬勃发展。 再者,太阳运行时的轨道会依据地球上不同纬度地区、季节交替及时间的变化,使太阳运动轨迹将产生不同方向及角度变化;虽然目前厂商已有各种的追日机构陆续提出设计来应用于太阳能发电产品上使用,用以驱动太阳能面板精确对准太阳的照射方向而形成追日系统,只是该等追日机构通过全球定位系统(GPS)模组即时采集当前日期、时间、经纬度等參数资讯,并由控制器计算出该时刻对应的俯仰角以及方位角控制伺服驱动器,才得以实现定时追目的功能,但因此种透过时区等各种换算计算出太阳轨道的方式,软体设计较为麻烦且仅适用于北半球而已,此外,当追日系统于动作的过程中,无法配合外在环境或不同温湿度和光照的气候改变下即时变换转动方向,造成控制上较为不精确,并影响太阳能面板对准太阳照射方向的光线强度,如果追日系统装设大面积的太阳能面板光电转换后所減少的电カ即会相当可观,且整体的成本也无法有效降低,即为从事于此行业者所急于研究改善的方向所在。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技术人有鉴于习用追日系统使用上的问题与缺失,于是搜集相关资料经由多方的评估及考量,并利用从事于此行业的多年研发经验不断试作与修改,始设计出此种太阳能追踪系统的新型诞生。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太阳能追踪系统,其座体至少具有两承座,且各承座上方设有轴部,并于两轴部上所枢设的轴座上结合有太阳能模组,而动カ装置包括有驱动装置及具至少两呈不同角度的感测部的感测装置,且两感测部上连接有控制模组,当太阳移动时,可利用控制模组比较出两感测部面对太阳光线所感测出的光线强度,并控制驱动装置带动轴座上的太阳能模组朝光线强度高的感测部方向转动直到两感测部间的光线强度差达到平衡为止,即可让太阳能模组与太阳光线形成一垂直角度吸收更多的照射光线,进而达到光电转换效率更为良好、成本低廉的功效。本技术的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太阳能追踪系统,其动力装置位于座体的轴座处设置有传动装置,并由传动装置上接设的连动机构带动各连动轴上所结合的太阳能模组呈ー转动,使太阳能模组与轴座呈不同方向转动,由此可多方向调整太阳能模组面对于太阳光的照射角度且更为精确。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立体外观图。图2是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图3是本技术另ー视角的立体分解图。图4是本技术的前视局部放大图。图5是本技术动カ装置作动前的侧视图。 图6是本技术动カ装置作动后的侧视图。图7是本技术优选的实施例驱动装置于动作时的立体外观图。图8是本技术优选的实施例传动装置于动作时的立体外观图。附图标记说明I-座体;1ト承座;11ト轴部;111ト轴孔;1112_轴承;12-轴座;120-通道;121-轴心;122-支撑体;123_运动机构;1231-运动轴;2_动カ装置;21_驱动装置;211_基座;212-马达;213_推杆;2131_伸缩杆;214_摆动体;22_感测装置;220_本体;221-感测部;222_控制模组;223_蓄电池;23_传动装置;3_太阳能模组。具体实施方式为达成上述目的及功效,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其构造,现參阅附图就本技术的优选的实施例详加说明。请參阅图1-4所示,分别为本技术的立体外观图、立体分解图、另ー视角的立体分解图及前视局部放大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技术包括座体I、动カ装置2及太阳能模组3,其中该座体I至少具有两承座11,且各承座11上方设有轴部111,并于两轴部111上枢设有可转动的轴座12及轴座12上结合定位的太阳能模组3。再者,上述两承座11的轴部111上具有轴孔1111,并于轴座12两侧设有可枢接于轴部111的轴孔1111内的凸出轴心121,而座体I也可于其中一承座11的轴部111上具有轴孔1111,另ー承座11的轴部111上方设有ー轴承1112,并使承座11 一侧的轴心121枢接于轴部111的轴孔1111内,且轴座12内部所形成的中空通道120处设有支撑体122,再利用支撑体122枢设于轴承1112上呈一定位,用以达到轴座12于两承座11上转动的目的,且该承座11可依需求或设计的不同以单根、多根支架或其它可支撑框体12的等效结构体设计来实施。该动カ装置2包括驱动装置21及感测装置22,其中驱动装置21位于座体I ー侧承座11上的轴部111处设有具马达212及推杆213的基座211,并于推杆213内部设有可与马达212连结的減速机构(图中未示出),而轴部111处则固设有ー横向摆动体214,且摆动体214与基座211形成有ー夹角,并将推杆213前端的伸缩杆2131枢接于摆动体214悬空处。另外,动カ装置2位于轴座12处设有可与驱动装置21相连接的感测装置22,并于感测装置22的本体220上具有至少两呈不同角度的感测部221,且该感测部221可为光量子感测器、日照计、辐射感测器、紫外线感测器或其它可感测出光线强度的感光元件,而感测装置22的两感测部221上则连接有可控制驱动装置21来带动轴座12呈ー转动的控制模组222,并于感测装置22的本体220内部或外部设有可接收太阳能模组3所传输的电カ进行充电的蓄电池223,即可通过蓄电池223来提供动カ装置2整体所需的电力。请搭配參阅图5、6所示,分别为本技术动カ装置作动时的侧视图及作动后的侧视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当本实 用新型于使用时,可利用动カ装置2中的感测装置22上呈不同角度的两感测部221来面对太阳光线感测出所产生的光线强度,当太阳移动吋,由于感测部221面对太阳光线照射的光线强度将会改变,便可通过感测部221将光讯号转换成电讯号输出至控制模组222内,并利用控制模组222计算比较出两感测部221间的光线強度差,即可根据光线強度差控制驱动装置21中的马达212驱动推杆213内部的減速机构拉动伸缩杆2131使摆动体214带动轴座12转动,而使复数太阳能模组3能够朝光线强度高的感测部221方向随的同时转动直到两感测部221间的光线强度差达到平衡为止,即可让太阳能模组3与太阳光线形成一垂直角度。当太阳的光线垂直照射于太阳能模组3上时,便可通过太阳能模组3进行收光来将光能转换成电能,并利用缆线输出至蓄电池223进行充电,或是可利用缆线直接传输至外部电子装置(图中未示出)提供所需的电力,同时通过感测装置22利用控制模组222比较出两感测部221的光线强度控制驱动装置21带动轴座12上的太阳能模组3转动调整面对于太阳光线的照射角度,直到两感测部221间的光线强度差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太阳能追踪系统,包括座体、动カ装置及太阳能模组,其特征在于 该座体至少具有两承座,且各承座上方设有轴部,并于两轴部上枢设的轴座上结合有太阳能模组; 该动カ装置为具有能够带动所述轴座在所述两承座上转动的驱动装置,并于所述轴座处设有具有至少两呈不同角度的感测部用以面对太阳光线感测出光线强度的感测装置,且所述两感测部上连接有能够与所述驱动装置相连接的控制模组,当太阳移动时,所述控制模组能够控制所述驱动装置带动所述轴座上的所述太阳能模组朝光线强度高的所述感测部方向转动直到所述两感测部间的光线强度差达到平衡为止,让所述太阳能模组与太阳光线形成垂直角度。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太阳能追踪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的其中一所述承座上方设有具有轴孔的轴部,另一所述承座的轴部上方设有轴承,并使所述承座ー侧所具有的轴心枢接于所述轴部的轴孔内,且所述轴座内部的中空通道处设有支撑体,再利用所述支撑体枢设于所述轴承上使所述轴座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正琥
申请(专利权)人:模帝科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