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设备测试支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771906 阅读:1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15 07:30
一种通信设备测试支座包括用于将待测试通信设备固定于其上的抱杆及安装在所述抱杆底部的水平支撑杆。所述抱杆底部设置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包括固定在抱杆的底壁及从所述底壁两端延伸形成并且其上开设安装孔的侧壁;水平支撑杆插入并且固定在安装架内。通过抱杆来安装待测试的通信设备,抱杆与通信设备之间的接触面积小,因此不会对设备造成表面划伤;而且,通信设备是按照正常运行时的朝向安装上去的,因此在测试过程中不会影响设备的散热性能;此外,设备测试时的位置容易调整、接口插拔快捷。(*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通信设备测试支座
本技术涉及移动通信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通信设备机箱,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安装通信设备以便对其进行测试的支座。
技术介绍
在通信电子行业,为保证通信设备比如RRU远端射频模块运行的稳定性、安全性及可靠性,在出厂前制造商通常都需要对这些设备或模块进行各种调试、检测。在调试检测之前,需要首先将设备固定在测试台上。在现有技术中,通常是将待测试的设备平放在测试台上,或者以设备的接口朝上 的方式倒放在测试箱中。然而,RRU远端射频模块在正常使用时,其接口一般朝下竖直安装。上述两种测试时的设备放置方式都不是正常的放置方式,因此在测试过程中会影响设备的散热性能,并且容易划伤设备表面。而且这两种放置方式设备都是静态放置方式,设备的正确放置位置要靠人力去调整,设备较重再加上测试箱操作空间有限,从而给测试中的设备位置的调整以及接口的插拔等操作带来诸多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信设备测试支座,其可以按照通信设备正常运行时的朝向安装设备,因此在测试过程中不会影响设备的散热性能;并且由于通过抱杆来安装设备,抱杆与通信设备之间的接触面积小,因此不会对设备造成表面划伤;此外,设备测试时的位置容易调整、接口插拔快捷。为实现该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通信设备测试支座,包括用于将待测试通信设备固定于其上的抱杆及安装在所述抱杆底部的水平支撑杆。所述抱杆底部设置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包括固定在抱杆的底壁及从所述底壁两端延伸形成并且其上开设安装孔的侧壁;水平支撑杆插入并且固定在安装架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备如下优点由于通过抱杆来安装待测试的通信设备,抱杆与通信设备之间的接触面积小,因此不会对设备造成表面划伤;而且,通信设备是按照正常运行时的朝向安装上去的,因此在测试过程中不会影响设备的散热性能;此外,设备测试时的位置容易调整、接口插拔快捷。附图说明图I为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通信设备测试支座的立体结构图;图2为图I所示通信设备测试支座的抱杆的立体结构图;图3为图I所示通信设备测试支座的水平支撑杆的立体结构图;图4为图I所示通信设备测试支座的水平连接杆的立体结构图;图5为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的通信设备测试支座的立体结构图;及图6为根据本技术的又一个实施例的通信设备测试支座的立体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在本技术中,由于通过抱杆来安装待测试的通信设备,抱杆与通信设备之间的接触面积小,因此不会对设备造成表面划伤;而且,通信设备是按照正常运行时的朝向安装上去的,因此在测试过程中不会影响设备的散热性能;此外,设备测试时的位置容易调整、接口插拔快捷。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请参阅图1-4,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一种通信设备测试支座100包括通过水平连接杆40互相连接起来的3个抱杆10及设置在每个抱杆10底部的水平支撑杆20。所述每个抱杆10的底部径向朝外突出用于和其他抱杆10连接的2个安装架12及用于和所述水平支撑杆20连接固定的安装架12。所述每个安装架12包括固定在抱杆10底部的底壁122及从所述底壁122的两端垂直延伸形成的侧壁124。所述每个侧壁124上开设有安装孔1242。所述水平支撑杆20用于将所述3个抱杆10稳定地竖直支撑起来,以便将待测试的通信设备固定在抱杆10上,进而可以对设备进行测试。所述水平支撑杆20的一端开设通孔22,另一端的底部则设置有螺母24,所述螺母24上固定着脚轮30,通过脚轮30的滑动,可以实现整个测试支座100的水平移动。所述水平支撑杆20开设有通孔22的一端插入所述抱杆10底部的其中一个安装架12内,并且借助螺栓(未标号)穿过通孔22及安装孔1242固定在安装架12内,从而最终实现了将水平支撑杆20固定在抱杆10的底部。所述水平连接杆40的两端均开设连接孔42,并且该两端均插入相应抱杆10底部的安装架12内,然后借助螺栓126穿过连接孔42及安装孔1242将水平连接杆40固定在相应的安装架12内,最终实现了通过水平连接杆40将3个抱杆10互相固定在一起。在该实施例中,每个抱杆10均可以安装一台待测试设备,因此该支座100可以同时安装二台设备,进而提闻了检测效率。优选地,为了增加3个抱杆10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可以在每个抱杆10的顶部也设置安装架12,并且通过水平连接杆40将3个抱杆10进一步固定在一起。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如图5所示,一种通信设备测试支座200包括抱杆10及设置在抱杆10底部的至少3个水平支撑杆20。所述水平支撑杆20也是通过安装架12固定在抱杆10的底部。同时,水平支撑杆20上设置有用于移动整个支座200的脚轮30。根据本技术的又一个实施例展示于图6中。该实施例与图1-4所示的实施例类似,区别仅在于在通信设备测试支座300采用了脚垫50来代替脚轮。采用脚垫虽然无法移动整个支座300,但是可以增加支座300与地面之间的接触摩擦力,进而防止支座300在地面上打滑。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所述的测试支座提供多种组装方式又移动方便,可适应不同的应用场合,可以用在测试场合,也可在设备调试时利用所述支座固定设备。本技术所述的测试支座配有脚轮,且脚轮配有边刹,因此使得整体支座移动灵活可控,应用在调试、检测中,通信设备位置的调整及接口插拔等操作便利。待测试设备通过抱杆固定,测试时可以直接用待测试设备本身所附带的安装配件将通信设备挂在所述抱杆使用,而不必制造专用的安装配件。所述抱杆与实际抱杆安装情况相同,使得通信设备在调试、检测中即可保持实际使用时的安装位置竖直并接口朝下。同时,所述测试支座拆装灵活,并且拆卸后占空间小,携带方便。因此,上述实施例为本技术较佳的实施方式,但并不仅仅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技术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均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信设备测试支座,包括用于将待测试通信设备固定于其上的抱杆及安装在所述抱杆底部的水平支撑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抱杆底部设置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包括固定在抱杆的底壁及从所述底壁两端延伸形成并且其上开设安装孔的侧壁;水平支撑杆插入并且固定在安装架内。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通信设备测试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支撑杆插入所述安装架内的一端开设通孔,借助螺栓穿过所述通孔及安装架侧壁上的安装孔而将该端固定在安装架内。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通信设备测试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支撑杆的另一端底部设置有螺母,所述螺母内固定有脚轮。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通信设备测试支座,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丽贞王晓忠梁建长
申请(专利权)人: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