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筒形的内侧玻璃质成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76351 阅读:1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圆筒形的金属及可耐受低温预热的圆筒形材料的内侧进行玻璃质成膜的方法,包括:首先对被涂物的内侧进行100~300℃预热处理后,往圆筒里侧加入适量玻璃质粉末材料、经加热使之熔融后就能形成平滑光亮的玻璃质防护膜。以及该方法所用玻璃质玻璃材料的制造方法。(*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此专利技术的优点此专利技术对于套管、套筒、空心轴、管、量筒、汽缸、圆筒、钢筒、钢瓶等圆筒形的物体均可做成玻璃质复合膜,以提高防水性、耐候性、耐光性、耐腐蚀性等。如对金属表面起到防锈、耐腐蚀、耐磨损、耐热、绝缘、隔热等作用。此为一种斩新的、简便的、不使用特殊设备的表面防护处理方法。此专利技术的方法适用于一切能适应低温预热的圆筒形材料的内侧防护。现有技术例如喷气式发动机、石油化学工业、制铁工业、家庭用器具、建筑等行业中的管路、套管、套筒、空心轴、管、量筒、汽缸、圆筒、钢筒、钢管、钢瓶等圆筒形制品的内侧广泛使用涂挂珐琅法来进行防腐处理。但是仅限于常温下使用、并且制造工艺复杂、成本高、还存在不经处理就使用的状况。还有使用蒸镀法、热喷涂等处理方法,但是设备投资庞大,并且对细长的管部深处则无法处理。此专利技术的方法具体说明如下例如喷气式发动机、石油化学工业、制铁工业、家庭用器具、建筑等行业中的管路、套管、套筒、空心轴、管、量筒、汽缸、圆筒、钢筒、钢管、钢瓶等及能适应低温预热的一切圆筒形材料的内侧防护或表面改性均可以此方法进行覆膜。以提高其防水性、耐候性、耐光性、耐久性、耐腐蚀性等。如对金属表面起到防锈、耐腐蚀、耐磨损、耐热、绝缘、隔热等作用。并且施工简单、设备投资极少。是一种新型的复合材料技术。施工方法本专利技术是将圆筒形腐蚀金属及能适应低温预热的一切圆筒形材料并希望得到玻璃质改质保护复合膜层的部分,为了提高如铁等易被腐蚀的金属与被涂层间的结合力,可采取以下手段,先将金属表面经喷砂处理露出新面后、或经车刀车出斜刀纹加工(如附图说明图1所示)以防旋转时材料移动。或再经硫酸镍或硫酸钴等表面处理以提高被覆物的结合力。然后向圆筒覆膜部分加入玻璃质复合材料,内侧两端扣入金属圆环(如图2所示)以防材料漏出。将圆筒横向固定于转盘上如车床等转动被涂物并对被涂物外侧进行加热升温至100~300℃、使玻璃质复合材料缓慢熔融而均匀地复合于希望被涂部分上,再升温稍许,即可得到致密、平滑、坚硬的玻璃质复合膜。一般可能到0.05~0.5mm,必要时厚度可达到5mm。玻璃质复合材料的制造关于玻璃质复合材料、凡是经以预热工艺处理后能形成玻璃质膜层的材料均可以此方法进行覆膜,例如玻璃质粉末及玻璃原料、釉及釉原料、透明或半透明陶瓷及其原料等。另外,于上述玻璃材料中掺入适当金属氧化物或塑料即成所希望的颜色,添加适当的金属氧化物还可提高膜层的密着性。玻璃质复合材料的成分及制造方法主要成分SiO230~70%补助成分B2O35~30%;Li2O 5~20%;SrO 5~20%。补助成分占总重量一般30~50%为宜。添加助剂CaO、Al2O3、MgO、Na2O、K2O、ZnO、ZrO2、WO3、SnO2、TiO2、BaO、V2O5、MoO、P2O5、CeO2等中的一种或二种类以上,以1~25%比例掺入为宜。实际按表1中的一组配方、将根据实际使用条件而配制好的材料均匀地混合后,投入熔融炉内,升温至1200~1500℃后冷却,再将其通过粉碎机粉碎,粒度以10~80微米范围进行分选。若SiO2等比较难熔的成分多的时候、适当使颗粒较细些。反之则较粗些。关于非晶质(americium)问题必需注意,急速冷却、将会产生硬度降低等问题,所以在冷却至450~700℃之间以100℃/小时的速度进行慢冷、使材料中产生部分结晶核、材料将形成乳浊色。这样做出来玻璃质膜材料,具有低熔点、熔融时粘度低、流动性好、被涂物也相对在较低温度下就能形成覆膜等特点。然后粉碎分级而得到所需的热复合材料。本专利技术经大量实验、基本掌握其规律、只要适当调整其中的一些混合成分条件及温度控制就能造出很多适应各种各样目的条件下所需的复合材料。满足耐腐蚀、耐磨损、耐热、绝缘等、以及表面平滑、光洁等。若在喷涂材料中加入适当颜料、则可调节出所希望的颜色。添加的颜料比如WO3、Fe2O3、MnO2、NiO、CuO、CoO、Cr2O3、SnO2、ZrSiO4、TiO2、MoO、V2O5、NbO、Nd2O3、Pr2O3等等。实施例首先,圆筒形腐蚀金属套管将希望得到玻璃质改质保护复合膜层的部分经车刀车出斜刀纹、内侧两端扣入金属圆环并注入适量材料。将套管横向固定于车床转盘上、转动被涂物并对被涂物外侧进行加热升温至100~300℃、使玻璃质复合材料缓慢熔融而均匀地涂上1mm厚的复合膜。再升温至600℃、冷却时以100℃/小时的速度进行。而得到了致密、平滑、坚硬的玻璃质复合膜。此专利技术对水、油输送管等内层处理能提高耐化学性,而大大延长使用寿命。在此专利技术中使用的材料组成、稍加以调整即可改变热膨胀系数以接近被涂物的热膨胀系数以致整减小应力、增加复合强度。总之玻璃质成膜方法的专利技术是复合材料的一次重大革命,此专利技术施工简单,设备投资极少,将会直接及间接给各行业巨大的利益。表1、热喷涂系列材料配合表 备 注膨胀系数3a×10-2,表中各含量以重量百分比计。表1、热喷涂系列材料配合表(续) 备注膨胀系数3a×10-2,表中各含量以重量百分比计。权利要求1.在圆筒形的金属及可耐受低温预热的圆筒形材料的内侧进行玻璃质成膜的方法,包括首先对被涂物的内侧进行100~300℃预热处理后,往圆筒里侧加入适量玻璃质粉末材料,经加热使之熔融后就能形成平滑光亮的玻璃质防护膜。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圆筒形的金属及可耐受低温预热的圆筒形材料的内侧进行玻璃质成膜的方法,包括:首先对被涂物的内侧进行100~300℃预热处理后,往圆筒里侧加入适量玻璃质粉末材料、经加热使之熔融后就能形成平滑光亮的玻璃质防护膜。以及该方法所用玻璃质材料的制造方法。文档编号B05D1/12GK1195582SQ97110018公开日1998年10月14日 申请日期1997年4月4日 优先权日1997年4月4日专利技术者村田省三, 广住俊次, 王卫中 申请人:村田宝林技研株式会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在圆筒形的金属及可耐受低温预热的圆筒形材料的内侧进行玻璃质成膜的方法,包括:首先对被涂物的内侧进行100~300℃预热处理后,往圆筒里侧加入适量玻璃质粉末材料,经加热使之熔融后就能形成平滑光亮的玻璃质防护膜。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村田省三广住俊次王卫中
申请(专利权)人:村田宝林技研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