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杨志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防伪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7759764 阅读:2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14 02: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防伪方法,其步骤如下:步骤一,录入应用信息;步骤二,生成识别标识;步骤三,进行应用服务授权;步骤四,获取识别标识,制作识别标识标签,赋码子系统对赋码载体进行赋码;步骤五,通过装设了应用识别子系统的终端设备或应用服务平台,读取或录入识别标识,解析并获取识别标识所承载的内容;步骤六,通过网络,完成应用交互,并实现应用服务功能;步骤七,通过终端设备、应用识别子系统或应用服务平台,展示应用服务所对应的结果或应用信息;步骤八,应用服务平台或应用识别子系统所产生的数据,存储到服务器中心或终端设备。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防伪系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物联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防伪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的防伪方法及系统主要存在ー些问题,比如(1)防伪鉴别的技术专业要求高,难以普及,推广难度大;(2)防伪成本高,人员和设备的投入大;(3)防伪技术千变万化,普通民众难以理解和使用,普通民众根本无法參与其中;(4)防伪体系的建立成本高、效率低、准确性不足;(5)防伪标识很容易在各种情况下,容易损坏、丢失时,变更和替换不易;(6)防伪鉴别手段単一、便捷性不足、识别终端単一、信息展示终端单一;(7)应用主体覆盖率低,防伪标识的附着,对于千变万化的应用主体来说,难以全面使用,无法应对 各种各样的应用环境;(8)传统防伪应用相对独立,应用单一,对用户吸引力不足,难以满足各种用户和主体使用需求;(9)传统防伪系统,实时性差、互动性不足;(10)难以做到一个防伪标识对应ー个实物,防伪标识容量不够;(11)防伪标识无法确定和定位;(12)传统防伪标识,信息承载量有限,很多时候,无法满足应用需要;(13)防伪信息承载载体単一;(14)防伪信息的存储,对于终端设备来说,存储空间远远不足;(15)防伪用户群多祥,做不到分类管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防伪方法及系统,能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所提到的现有技术中的防伪方法及系统的不足。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防伪方法,其步骤如下 步骤一,通过应用服务平台或者应用识别子系统,录入应用信息; 步骤ニ,通过应用服务平台或者应用识别子系统,生成识别标识; 步骤三,通过应用服务平台或者应用识别子系统,进行应用服务授权; 步骤四,通过应用服务平台或者应用识别子系统,获取识别标识,制作识别标识标签,赋码子系统对赋码载体进行赋码; 步骤五,通过装设了应用识别子系统的终端设备或应用服务平台,读取或录入识别标识,解析并获取识别标识所承载的内容; 步骤六,通过网络,完成应用交互,并实现应用服务功能; 步骤七,通过终端设备、应用识别子系统或应用服务平台,展示应用服务所对应的结果或应用信息;步骤八,应用服务平台或应用识别子系统所产生的数据,存储到服务器中心或终端设备。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应用交互,是指通过网络,建立終端设备与服务器中心之间的通讯,以识别标识所承载的内容为数据交互主体,采用jason、XML、字符串等报文格式或其他报文格式,完成应用服务平台与应用识别子系统之间的应用、业务和数据交互,形成终端设备与服务器中心、应用服务平台与应用识别子系统之间的互动。进ー步,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识别标识,是指通过应用编号、一维码图形、ニ维码图形、三维码图形、提示信息或者前者任意组合,形成的识别标识;所述识别标识包括单个的识别标识或两个以上一一对应的识别标识组,所述的识别标识或识别标识组分层设置,每层中包含一维码图形、ニ维码图形、三维码图形的ー种或多种,所述一维码图形、ニ维码图形、三维码图形承载的内容是应用编号、应用信息或者前者的组合;所述提示信息,包括文字、数字、符号、字母、图形或者前者任意组合;所述应用编号,包括由数字、字母、符号、文字、图像、图片、图形、指纹、随机数、序列号、生成应用编号的硬件MAC地址、生成应用编号的时间、生成应用编号的机器IP地址或者前者任意组合构成的唯一编码;所述应用编号密文或明文,可无序或有序;所述一维码、ニ维码或三维码,是Data Matrix, Maxi Code,Aztec, QR Code, Vericode, PDF417, Ultracode, Code 49, Code 16K、Code39 码(标准39码)、Codabar码(库德巴码)、Code25码(标准25码)、ITF25码(交叉25码)、Matrix25码(矩阵 25 码)、UPC-A 码、UPC-E 码、EAN-13 码(EAN-13 国际商品条码)、EAN-8 码(EAN-8 国 际商品条码)、中国邮政码(矩阵25码的ー种变体)、Code-B码、MSI码、、Codell码、Code93码、ISBN 码、ISSN 码、Code 128 码(Code128 码,包括 EANl28 码)、Code39EMS (EMS 专用的 39码)、PDF417。更进一歩,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步骤四还包括如下步骤生成至少ー个应用编号,具备可选的加密方式,密文或明文,可无序或有序; 1)通过应用编号、应用信息或前者組合,生成至少ー个一维码图形、ニ维码图形或三维码图形; 2)生成至少ー种提示信息,包括数字、字母、符号、文字、图形、图像或者前者任意组合构成; 3)将上述三个步骤中生成的应用编号、一维码图形、ニ维码图形、三维码图形、提示信息或者前者任意组合生成单层识别标识,可利用单层识别标识,制作单层识别标识标签。更进一歩,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步骤四还包括如下步骤 1)生成ニ个及以上具有唯一对应关系的应用编号组,应用编号组间任ー应用编号,具备可选的加密方式,密文或明文,可无序或有序; 2)利用ニ个及以上具有唯一对应关系的应用编号组,生成ニ个及以上具有唯一对应关系的ー维码图形组、ニ维码图形组或三维码图形组; 3)生成至少ー种提示信息,包括数字、字母、符号、文字、图形、图像或者前者任意组合构成; 4)将上述三个步骤中生成的ニ个及以上具有唯一对应关系的应用编号组、ニ个及以上具有唯一对应关系的ー维码图形组、ニ个及以上具有唯一对应关系的ニ维码图形组、ニ个及以上具有唯一对应关系的三维码图形组、提示信息或者前者任意组合生成多层识别标识,可利用多层识别标识,制作多层识别标识标签。更进一歩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步骤三还包括如下步骤 1)所述应用服务授权,是指建立应用编号与应用服务之间的关联关系,最終建立应用对象之间的逻辑或物理关联关系,同时,可设置应用规则; 2)所述应用服务,包括防伪应用、档案库应用、定位应用、信息切换应用、状态控制应用、识别标识标签应用、统计应用、网站应用或其他应用,一个识别标识可同时具备ー个或多个应用,且多个应用可任意组合; 3)所述应用对象,包括应用编号、防伪验证、信息切換条件、应用信息、地理位置、应用服务、应用规则、识别标识、识别标识标签、应用服务功能、終端设备、应用识别子系统、服务器、应用主体、赋码载体、应用对象状态、应用交互或其他对象; 4)所述应用规则,包括应用对象的展示规则、应用对象的存储规则、应用对象的应用规贝1J、应用对象的操作规则、应用对象的业务规则、应用对象的验证规则、应用对象的功能规则或其他规则。更进一歩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应用信息,是指本物联网的防伪方法及系统所产生或者录人的信息,包括识别标识、文字、数字、符号、字母、图片、图形、图像、指纹、视频、动画、任何可以录入終端设备的信息或者前者任意組合。 更进一歩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识别标识采用以下形成方式之一 1)利用单层识别标识在任何材质或媒介的表面,形成识别标识图形清晰的单层识别标识标签; 2)利用多层识别标识在任何材质或媒介的表面,形成识别标识图形清晰的多层识别标识标签,多层识别标识标签每ー层都形成清晰的识别标识图形,各层可相互重叠、相互覆盖;各层可被部分覆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杨志李锦魁
申请(专利权)人:刘杨志李锦魁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