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去除屋尘的机械通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753746 阅读:2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11 22: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是一种去除屋尘的机械通风装置,该装置在墙壁和地面交界处的两面或多面设置呈狭缝状的排风口,狭缝高可以设为2-10mm范围,墙壁内设有通气层。送风口设有散流器,排风口设有过滤器、机械换气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机械通风装置考虑到大粒径屋尘通常沉降于地面、小粒径屋尘易于在空中漂浮的特点,其排风口位置、形状与我国传统机械通风装置有所不同。与传统机械通风装置对屋尘去除效果相比,处理时间短,处理效果明显。特别是对于可入肺颗粒物(PM2.5)处理效果比传统机械通风装置理想。(*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建筑环境设备
,涉及ー种去除屋尘的机械通风装置
技术介绍
传统的通风装 置排气ロ多设置在天棚,由于气流组织形式和重力沉降作用导致粒径比较大的屋尘颗粒易于在地面沉积,从而影响在地面爬行儿童的健康。另ー方面,粒径比较小的可入肺颗粒物(PM2.5)易于漂浮在空中,传统的通风装置其气流组织形式使这部分屋尘颗粒在人体呼吸域范围逗留,导致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去除屋尘的机械通风装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机械通风装置的送风ロ与传统通风装置的送风ロ相同。其特征在于,在墙壁和地面交界处的两面或多面设置呈狭缝状的排风ロ,狭缝高可以设为2-10mm范围,墙壁内设有通气层。送风ロ设有散流器,排风ロ设有过滤器、机械换气装置。新风经该机械换气装置由送风ロ送放室内,通过散流器将空气散开,一方面将粒径比较大的沉降屋尘颗粒从狭缝状的排气ロ送入通气层,通过通气层经过滤器、新风换气机,排出室外。另ー方面,由于气流作用形式,使粒径较小的可入肺颗粒物(pm2.5)等屋尘颗粒随气流组织进入狭缝状排气ロ,排出室外。实际使用时,可以将该机械换气装置分开设置,将送风装置和排风装置分开,效果更好。通过以上处理流程可以看出,本技术考虑了粒径比较大的屋尘颗粒通常沉降于地面的特点,在墙壁和地面交界处的两面或多面设置呈狭缝状的排风ロ排出此类屋尘。另ー方面,对粒径比较小的可入肺颗粒物(PM2.5)可以随气流组织汇集在地面附近后通过狭缝状排气ロ去除。该机械通风装置与传统通风装置相比,处理屋尘时间短,处理效果明显,性能已通过初歩测试,证明效果符合预期设想。研究证明在换气次数0. 5次/h情况下,I小时后传统通风装置的可入肺颗粒物(PM2.5)去除率是30%,本专利技术的机械通风装置的屋尘去除率是40%,提高了 10%。在换气次数2.5次/h情况下,I小时后传统通风装置的可入肺颗粒物(PM2.5)去除率是72%,本专利技术的通风装置的屋尘去除率是81%,提高了 9%。在换气次数2. 5次/h情况下,当狭缝高度2_吋,I小时后本专利技术的机械通风装置的可入肺颗粒物(PM2.5)去除率是78% ;当狭缝高度5_吋,I小时后本专利技术的机械通风装置的可入肺颗粒物(PM2.5)去除率是81% ;当狭缝高度IOmm时,I小时后本专利技术的机械通风装置的可入肺颗粒物(PM2.5)去除率是79%。狭缝高在2-10mm范围内,本专利技术的机械通风装置的可入肺颗粒物(PM2.5)去除率与传统通风装置相比效率高,并呈78% — 81% — 79%的变化规律,故本技术的机械通风装置,其狭缝高在2-10_范围。附图说明 图I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a为传统通风装置的示意图。图2b为本技术的通风装置示意图。图3a为传统通风装置的室内颗粒物分布图。图3b为本技术的通风装置的室内颗粒物分布图。图4为换气次数O. 5次/h新通风装置屋尘去除效果与传统方式的对比图。图5为换气次数2. 5次/h新通风装置屋尘去除效果与传统方式的对比图。图6为本技术的通风装置和传统通风装置的屋尘去除率对比图。图7为本技术的通风装置在狭缝高度不同条件下屋尘去除率对比图。图中1天棚内空间;2机械换气装置;3排风;4墙壁内通气层;5房间外壁;6狭缝状排气口 ;7过滤器;8送风;9过滤器;10内壁;11狭缝状排气口 ; 12回风;13新风;14堆积于地面的屋尘;15室内空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技术方案和附图详细叙述本技术的实施例。实施例I :如附图所示,本技术的机械通风装置送风口选择位于天棚中心,送风口末端装有散流器;在墙壁和地面交界处的两面设置呈狭缝状的排风口,狭缝高2_,墙壁内设有通气层。通风装置运转后,一方面粒径比较大的沉降于地面屋尘颗粒从墙壁和地面交界处的狭缝状排气口被吸入,通过通气层经过滤器、新风换气机,排出室外。另一方面,由于气流作用,粒径较小的可入肺颗粒物(PM2.5)等屋尘颗粒随气流组织汇聚在地面附近后通过狭缝状排气口去除,在换气次数2. 5次/h情况下,I小时后可入肺颗粒物(PM2.5)去除率是78%。实施例2 如附图所示,本技术的机械通风装置送风口选择位于天棚中心,送风口末端装有散流器;在墙壁和地面交界处的两面设置呈狭缝状的排风口,狭缝高5_,墙壁内设有通气层。通风装置运转后,一方面粒径比较大的沉降于地面屋尘颗粒从墙壁和地面交界处的狭缝状排气口被吸入,通过通气层经过滤器、新风换气机,排出室外。另一方面,由于气流作用,粒径较小的可入肺颗粒物(PM2.5)等屋尘颗粒随气流组织汇聚在地面附近后通过狭缝状排气口去除,在换气次数2. 5次/h情况下,I小时后可入肺颗粒物(PM2.5)去除率是81%。实施例3 如附图所示,本技术的机械通风装置送风口选择位于天棚中心,送风口末端装有散流器;在墙壁和地面交界处的两面设置呈狭缝状的排风口,狭缝高10mm,墙壁内设有通气层。通风装置运转后,一方面粒径比较大的沉降于地面屋尘颗粒从墙壁和地面交界处的狭缝状排气口被吸入,通过通气层经过滤器、新风换气机,排出室外。另一方面,由于气流作用,粒径较小的可入肺颗粒物(PM2.5)等屋尘颗粒随气流组织汇聚在地面附近后通过狭缝状排气口去除,在换气次数2. 5次/h情况下,I小时后可入肺颗粒物(PM2.5)去除率是79%。权利要求1.一种去除屋尘的机械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墙壁和地面交界处的两面或多面设置呈狭缝状的排风ロ ;墙壁内设有通气层;送风ロ设有散流器,排风ロ设有过滤器、机械换气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去除屋尘的机械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狭缝高在2-10mmo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的是一种去除屋尘的机械通风装置,该装置在墙壁和地面交界处的两面或多面设置呈狭缝状的排风口,狭缝高可以设为2-10mm范围,墙壁内设有通气层。送风口设有散流器,排风口设有过滤器、机械换气装置。本技术的机械通风装置考虑到大粒径屋尘通常沉降于地面、小粒径屋尘易于在空中漂浮的特点,其排风口位置、形状与我国传统机械通风装置有所不同。与传统机械通风装置对屋尘去除效果相比,处理时间短,处理效果明显。特别是对于可入肺颗粒物(PM2.5)处理效果比传统机械通风装置理想。文档编号F24F7/08GK202419847SQ20112054824公开日2012年9月5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23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23日专利技术者吕阳 申请人:大连理工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阳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理工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