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胜然专利>正文

轻型风力发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753248 阅读:1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11 19: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轻型风力发电机,包括电机壳体、穿设在电机壳体上可相对电机壳体旋转的中轴、置于电机壳体内的永磁体和线圈以及套装在中轴上的风叶体,壳体内具有沿周向等距间隔设置的凸起,所述永磁体卡设在两相邻凸起之间的凹区内;线圈整体呈环状,设置有绝缘的内外固定圈,壳体具有供外固定圈露出的缺口和伸入内固定圈的凸台;电机壳体与电机安装座固定连接,电机安装座内设有永磁体,中轴下端固定连接有与电机安装座内永磁体相向面极性相同的永磁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永磁体与壳体的连接方式简单快捷,壳体可以做得很薄,结构轻巧;通过相向面极性相同的永磁体使中轴及风叶体相对电机安装座悬浮,减小发电机自身的阻力。(*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风力发电
,具体是指一种轻型风力发电机
技术介绍
现有的风力发电机一般包括中空的中轴、可转动地套装在中轴上的电机壳体、固接于电机壳体内壁的永磁体以及位于电机壳体空腔内且相对中轴固定的线圈以及风叶体,发电机整体重量大,风力较小时不能启动,风力较大时由于绕组接线方式单一,输出电压过高,容易烧毁用电设备,如果设置电压保护机构,则在高风速时会自动切断输出,停止工作;风叶体结构不合理,风能利用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轻巧、风能利用率高、具有多种输出方式的轻型风力发电机。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通过以下方案实现轻型风力发电机,包括电机壳体、穿设在电机壳体上可相对电机壳体旋转的中轴、置于电机壳体内的永磁体和线圈以及套装在中轴上的风叶体,所述壳体内具有沿周向等距间隔设置的凸起,所述永磁体卡设在两相邻凸起之间的凹区内;所述线圈整体呈环状,设置有绝缘的内外固定圈,壳体具有供外固定圈露出的缺口和伸入内固定圈的凸台;电机壳体与电机安装座固定连接,电机安装座内设有永磁体,中轴下端固定连接有与电机安装座内永磁体相向面极性相同的永磁体;所述风叶体呈笼状,风叶体包括沿周向间隔设置的风叶单元,每个风叶单元包括主风板和横截面呈V形的辅风板,主风板和辅风板之间形成内、夕卜双积风槽。进一步地,所述线圈包括分别由单根铜线绕制的四组绕组,四组绕组的端部引出可串联或并联输出的八个抽头。进一步地,所述由单根铜线绕制的每组绕组绕制有与壳体内永磁体一一对应的若干圈体,圈体分为四组,各组圈体与另一单根铜线绕制的绕组的圈体组上下交错排列,四组绕组的圈体沿周向错位贴合排列。进一步地,所述四组绕组还弓I出分组串联或并联输出的中间抽头。进一步地,所述线圈与内外固定圈粘接固定,内固定圈和外固定圈分别开有铆钉安装孔,内固定圈通过铆钉与电机壳体连接,外固定圈通过铆钉与电机安装座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电机安装座包括与待安装位固定连接的底座和用于支撑电机壳体的支撑座,所述支撑座具有供电机壳体放入的凹区,支撑座上端和下端分别设置与中轴套装的轴承,轴承安装位还设有固定卡簧,支撑座与底座螺纹连接。进一步地,所述风叶体上下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向中心收缩的圆台形固定座,固定座具有供中轴穿过的通孔。进一步地,笼状风叶体顶端和底段之间设置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具有在迎风方向上向内凹进的积风曲面,所述支撑件包括一定位盘和分设于定位盘上下两侧的两对相向边缘扣合设置的弧形面板,位于定位盘上方的一对相互扣合的弧形面板与位于定位盘下方的一对相互扣合的弧形面板垂直设置.进一步地,所述支撑件包括一定位盘和一对横截面呈S形的支撑板,两S形支撑板分设于定位盘上下两侧且垂直设置;所述支撑件两侧边缘具有波浪形降噪齿;所述连接盘与支撑件焊接固定,所述主风板的连接板与连接盘螺栓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所述辅风板包括两片一体成形、呈夹角设置的曲面板材,两片曲面板材最大夹角范围为10° 90° ;所述主风板及辅风板均由铝合金板材冲压成形,板材厚度为0. 8mm 3. Omm ;所述主风板的数目为3 25片,最大宽度范围为5cm 30cm ;辅风板的最大宽度范围为2cm 20cm ;风叶体顶端和底端之间设置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具有在迎风方向上向内凹进的积风曲面。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永磁体与壳体的连接方式简单快捷,壳体可以做得很薄,结构轻巧;通过相向面极性相同的永磁体使中轴及风叶体相对电机安装座悬浮,减小发电机自身的阻力;中轴与电机安装座通过轴承和卡簧可转动连接,旋转稳定,阻力小;风叶体结构合理,风能利用率高;线圈可串联或并联输出,输出方式灵活,可适应各种工作条件。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壳体的俯视图;图3为壳体的剖视图;图4为线圈固定圈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由单根铜线绕制的一组绕组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线圈抽头输出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参照图1和图2,轻型风力发电机,包括电机壳体I、穿设在电机壳体I上可相对电机壳体旋转的中轴2、置于电机壳体内的永磁体3和线圈4以及套装在中轴上的风叶体5,壳体I内具有沿周向等距间隔设置的凸起1-1,永磁体3卡设在两相邻凸起之间的凹区内;线圈4整体呈环状,设置有绝缘的内固定圈6和外固定圈7,壳体I具有供外固定圈露出的缺口 1-2和伸入内固定圈的凸台1-3,本实施例的壳体I由上下扣合设置的两个壳体单元组成;电机壳体与电机安装座固定连接,电机安装座内设有永磁体8,中轴下端固定连接有与电机安装座内永磁体相向面极性相同的永磁体9,具体地,中轴2下端螺纹连接永磁体安装座14,永磁体9嵌合设置在永磁体安装座14内;风叶体5呈笼状,风叶体包括沿周向间隔设置的风叶单元,每个风叶单元包括主风板5-1和横截面呈V形的辅风板5-2,主风板5-1和辅风板5-2之间形成内、外双积风槽。参照图5和图6,线圈4包括分别由单根铜线绕制的四组绕组,四组绕组的端部引出可串联或并联输出的八个抽头。由单根铜线绕制的每组绕组绕制有与壳体内永磁体一一对应的若干圈体4-1,图6中每个矩形代表一个圈体,圈体4-1分为四组,各组圈体与另一单根铜线绕制的绕组的圈体组上下交错排列,四组绕组的圈体沿周向错位贴合排列。四组绕组还引出分组串联或并联输出的中间抽头,连同首尾两端的抽头共可引出16个抽头,可外部设置控制器控制绕组的输出方式,风速低时串联输出,电流小、电压大,发电机在低转速状态下仍可工作,例如对蓄电池充电;高转速时并联输出,不会因电压过高而停止工作。线圈4通过娃胶与内固定圈6、外固定圈7固定连接,内固定圈7和外固定圈8分别开有铆钉安装孔7-1、8-1,内固定圈通过铆钉与电机壳体连接,外固定圈通过铆钉与电机安装座连接,参照图4所示。参照图I和图3,电机安装座包括与待安装位固定连接的底座10和用于支撑电机壳体的支撑座11,支撑座11具有供电机壳体放入的凹区,支撑座11上端和下端分别设置与中轴套装的轴承12,轴承12安装位还设有固定卡簧13,支撑座11与底座10螺纹连接。为防止风叶体晃动,风叶体上下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向中心收缩的圆台形固定座,固定座具有供中轴穿过的通孔。 图I中可以看出,笼状风叶体顶端和底段之间设置支撑件5-3,支撑件5-3具有在迎风方向上向内凹进的积风曲面,支撑件5-3包括一定位盘和分设于定位盘上下两侧的两对相向边缘扣合设置的弧形面板,位于定位盘上方的一对相互扣合的弧形面板与位于定位盘下方的一对相互扣合的弧形面板垂直设置。支撑件包括一定位盘和一对横截面呈S形的支撑板,两S形支撑板分设于定位盘上下两侧且垂直设置;支撑件两侧边缘具有波浪形降噪齿;连接盘与支撑件焊接固定,主风板5-1的连接板与连接盘螺栓连接。辅风板5-2包括两片一体成形、呈夹角设置的曲面板材,两片曲面板材最大夹角范围为10° 90° ;主风板及辅风板均由招合金板材冲压成形,板材厚度为O. 8mm 3. Omm ;主风板的数目为3 25片,最大宽度范围为5cm 30cm ;辅风板的最大宽度范围为2cm 20cm ;风叶体顶端和底端之间设置支撑件,支撑件具有在迎风方向上向内凹进的积风曲面。虽然本技术已通过参考优选的实施例进行了图示和描述,但是,本专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胜然
申请(专利权)人:李胜然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