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声换能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752268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11 03: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声换能器,包括磁路系统和收容固定所述磁路系统的壳体,所述磁路系统包括内磁路系统和环绕所述内磁路系统设置的外磁路系统,所述外磁路系统包括外磁体,所述外磁体包括至少两个开口端,其中,所述壳体对应每个所述外磁体开口端的位置设有定位所述外磁体的定位部。这种电声换能器使断开结构的磁体可以准确的安装,从而提高了产品的整体性能。(*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声领域,具体涉及ー种双磁路结构的电声换能器
技术介绍
当今,便携式消费类电子产品得到广泛应用,其中,作为重要声学器件的电声换能器也被大量应用于便携式消费类电子产品中。双磁路结构的电声换能器通常包括内磁路和 环绕所述内磁路的外磁路,外磁路中的外磁体可以采用断开的设计,这种设计可以节省成本。如专利号为CN201020668465. I的中国专利所公开的内容,可以采用慢走丝的方式从磁体材料的外侧边开始切割,切开开ロ后继续走丝切割形成外磁体,而切割后剰余的磁体材料可以形成内磁体,可以节省原材料从而可以节省成本。但是,这种外磁体断开的结构不利于产品的安装,安装过程中磁体的位置不容易确定。因此,有必要对上述结构的电声换能器进行改进,以避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ー种电声换能器,可以对断开结构的磁体进行定位,使磁体可以准确的安装,保证了产品的整体性能。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ー种电声换能器,包括磁路系统和收容固定所述磁路系统的壳体,所述磁路系统包括内磁路系统和环绕所述内磁路系统设置的外磁路系统,所述外磁路系统包括外磁体,所述外磁体包括至少两个开ロ端,其中,所述壳体对应每个所述外磁体开ロ端的位置设有定位所述外磁体的定位部。此外,优选的方案是,所述定位部与所述壳体为一体结构,所述定位部靠近所述壳体底部和外磁体之间的角部设有导向部。此外,优选的方案是,所述定位部靠近所述外磁体的部分设有凸出的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与所述外磁体相接触。此外,优选的方案是,所述外磁体具有四个开ロ端,所述壳体为矩形,所述壳体的四个角部设有定位所述外磁体的四个定位部。此外,优选的方案是,所述外磁体具有两个开ロ端,所述壳体为矩形,所述壳体对应所述磁体开ロ端的角部设有定位部。此外,优选的方案是,所述外磁路系统还包括结合于所述外磁体上侧的上导磁板和结合于所述外磁体下侧的下导磁板,其中,所述上导磁板为环形结构。此外,优选的方案是,所述定位部设置于所述上导磁板和所述下导磁板之间。此外,优选的方案是,所述上导磁板设有向外侧凸出的延伸部。此外,优选的方案是,所述延伸部上设有导通的通孔。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与传统结构相比,本技术在壳体上设有定位外磁体的定位部,使断开结构的磁体可以准确的安装,从而提高了产品的整体性能。附图说明通过以下结合附图对其实施例进行描述,本技术的上述特征和技术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和容易理解。图I是本技术电声换能器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电声换能器上导磁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电声换能器壳体和上导磁板组装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ー;图4是本技术电声换能器壳体和上导磁板组装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ニ ;图5是图4所示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6是图4所示壳体、上导磁板的结合体与磁体结合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图6所示壳体、上导磁板和磁体的结合体与下导体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是ー种改进的磁体结构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ー步详细的描述。图I是本技术电声换能器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如图所示,电声换能器包括振动系统,磁路系统,以及收容固定振动系统和磁路系统的壳体12。振动系统包括振膜21和结合于振膜21下侧的音圈22,电声换能器工作过程中,由音圈22带动振膜21振动发出声音。磁路系统为双磁路结构,包括内磁路系统和环绕内磁路系统设置的外磁路系统;其中,外磁路系统包括依次结合的上导磁板321、外磁体322和下导磁板33,内磁路系统的内磁体312和内导磁板311结合于下导磁板33上方的中心位置。盖体11盖接于壳体12上,与壳体12共同形成电声换能器的外围框架。本实施例中,外磁体322具有四个开ロ端,形成四个独立的部分,这种结构的外磁体322有利于节约成本。上导磁板321结合于四个独立的外磁体322的上方为环形结构。壳体12为矩形结构,四个独立的外磁体322分别对应矩形壳体12的四条边设置。上导磁板321与壳体12通过注塑方式结合,上导磁板321的结构如图2所示,环形的上导磁板321的边缘设有向外侧延伸的延伸部3211,延伸部3211有利于上导磁板321与壳体12结合的牢固性。此外,延伸部3211上还设有通孔,使上导磁板321与壳体12结合的牢固性进ー步増加。电声换能器磁路系统与壳体12的组装エ艺如下首先,将上导磁板321与壳体12注塑结合,结合后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其次,将上导磁板321、壳体12的结合体反转,将外磁体结合于上导磁板321靠近壳体12底部的ー侧,如图4、图6所示;再次,如图7所示,将下导磁板33通过粘结等方式结合于外磁体322的另ー侧;最后,将上述结合体反转,将内磁体312和内导磁板311通过粘结等方式结合于下导磁板33中心的位置。本实施例中,壳体12的角部还设有一体形成的定位外磁体322的定位部121,如图4、图5和图6所不,定位部121设置于上导磁板321和下导磁板33之间,定位部121位于外磁体322 —侧且靠近壳体12底部的位置设有导向部1211,靠近外磁体322的ー侧设有凸出的限位部1212。其中本实施例中导向部1211为倾斜面结构,有利于外磁体322的安装,限位部1212可以对定位部121进行微调,有利于外磁体322与定位部121的紧密接合。这种在壳体12上位于断开的外磁体322开ロ端的位置设置定位部121的设计,可以保证外磁体322准确而牢固的定位于壳体12上,使外磁体322可以准确的安装,从而提高了产品的整体性能。此外,外磁体的结构不限于上述设计,如图8所示,为ー种改进结构的外磁体322’具有两个开ロ端,形成两个独立的部分,这种设计可以在矩形壳体的角部对应外磁体322’开ロ端的位置设置两个定位部,同样可以保证外磁体322’的准确定位。此外,本技术的壳体和磁路系统均不限于矩形,也可以采用圆形或椭圆形结构等,均不影响本技术的实施。在本技术的上述教导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行其他改进,而这些改进和变形,都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 上述的具体描述只是更好地解释本技术的目的,本技术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ー种电声换能器,包括磁路系统和收容固定所述磁路系统的壳体,所述磁路系统包括内磁路系统和环绕所述内磁路系统设置的外磁路系统,所述外磁路系统包括外磁体,所述外磁体包括至少两个开ロ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对应每个所述外磁体开ロ端的位置设有定位所述外磁体的定位部。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声换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与所述壳体为一体结构,所述定位部靠近所述壳体底部和外磁体之间的角部设有导向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声换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靠近所述外磁体的部分设有凸出的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与所述外磁体相接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声换能器,其特征在干,所述外磁体具有四个开ロ端,所述壳体为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倩倩朱跃光
申请(专利权)人: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