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开关柜内放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751266 阅读:1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11 03: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止开关柜内放电装置,包括绝缘套管或静触头座和固定法兰,在固定法兰的一侧贴附有过渡垫圈,该过渡垫圈为半导体材料制件,其内孔与绝缘套管或静触头座的外圆周匹配连接,外周边的边长与固定法兰外周边的边长相等。该装置通过半导体材料过渡垫圈的设置,改变了绝缘套管或静触头座连接部位的表面电阻,从而改变了连接处电场的分布,提高了放电的起始电压,消除了放电现象,因此能够可靠地保证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预防事故的发生。该装置结构简单,造价低廉,使用性能可靠。(*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电力设备保护
,特别是一种防止开关柜内放电装置
技术介绍
中低压开关柜广泛应用于变电站、开闭所,其技术已有了很大的进步。但由于在设计、制造、安装和运行维护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事故率比较高,导致故障的原因也有很多,导致故障的主要是在设备运行过程中发生放电现象。实践表明,开关柜在运行时出现放电的部位主要是有机绝缘材料和钢质材料制成的连接压板的连接处,包括静触头座和连接压板的连接处、穿柜套管和连接压板的连接处等。有的厂家在开关的静触头座和连接压板的连接处增加了一个绝缘垫片,但在运行中绝缘垫片和连接压板间的空气间隙仍然存在放电现象,绝缘垫片和静触头座之间的空气间隙也出现放电。目前为止,这一问题尚未得 到较为满意的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地消除开关柜内的放电现象,的防止开关柜内放电装置。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止开关柜内放电装置,包括绝缘套管或静触头座和固定法兰,在固定法兰的一侧贴附有过渡垫圈,该过渡垫圈为半导体材料制件,其内孔与绝缘套管或静触头座的外圆周匹配连接,外周边的边长与固定法兰外周边的边长相等。本技术的防止开关柜内放电装置,通过半导体材料过渡垫圈的设置,改变了绝缘套管或静触头座连接部位的表面电阻,从而改变了连接处电场的分布,提高了放电的起始电压,消除了放电现象,因此能够可靠地保证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预防事故的发生。该装置结构简单,造价低廉,使用性能可靠。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中过渡垫圈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看图I、图2,本技术的防止开关柜内放电装置,包括绝缘套管或静触头座I和固定法兰2,在固定法兰2的一侧贴附有过渡垫圈3,该过渡垫圈3为半导体材料制件,其内孔3-1与绝缘套管或静触头座I的外圆周匹配连接,外周边3-2的尺寸与与固定法兰2外周边的边长相等。该装置在安装使用是,使过渡垫圈3位于固定法兰2与连接压板(图中未示)之间。在现有技术中,安装在开关柜内连接压板上的静触头座和穿柜的绝缘套管I是一种类似套管的绝缘结构,其和连接压板的连接处的电场较为集中。无论是静触头座还是穿柜绝缘套管1,在和连接压板连接的地方都存在空气间隙。在连接压板连接处,可以看成是两种介质的串联,串联介质中电场的分布与介电常数ε r成反比,有机绝缘材料的介电常数ε r要比空气高,连接处的电场本来就比较集中,这样一来连接处空气间隙的电场就比较高,空气间隙发生放电的可能性就大。并且,如果空气间隙越小承受的场强也就越高,放电的可能性就进一步增加。本技术的过渡垫圈3是用半导体材料制成,这种半导体材料降低了介质的表面电阻,改变了连接处电场的分布,提高了放电的起始电压,因而能有效地避免放电现象,保证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预防事故的发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ー种防止开关柜内放电装置,包括绝缘套管或静触头座和固定法兰,其特征在于在固定法兰的ー侧贴附有过渡垫圈,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跃东周建军杨澍潮蒋玉明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电力公司南阳供电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