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频天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751009 阅读:1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11 02: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频天线结构,用于馈入一信号,所述多频天线结构包括一接地部、一辐射部及一调频部。辐射部间隔地设置于接地部的一侧,辐射部包含一第一辐射段及一第二辐射段,且第二辐射段垂直地连接于第一辐射段。调频部位于第一辐射段与接地部之间,调频部包含一回路段及一接地段,回路段大致呈U形且一端连接于第一辐射段邻近接地部的一端,接地段的两端分别连接于回路段的另一端及接地部。其中,第一辐射段相连于回路段的位置用以馈入所述信号。藉此,提供一种以回路段增加增益的多频天线结构。(*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天线结构,且特别涉及ー种于调频部设计有回路段以增加増益的多频天线结构
技术介绍
市面上的无线通信装置(如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大都装设有天线结构,用以作为传输与接收电磁波信号的媒介。上述天线结构可被设置于无线通信装置内的有限空间。其中,公知天线结构,如图6所示,其形成有一接地部la、一直线状的辐射部2a及 两端垂直连接于接地部Ia与辐射部2a的一连接部3a。上述辐射部a可区分为一高频段21a与一低频段22a,而连接部3a连接于所述高频段21a与低频段22a之间,并且上述连接部3a与辐射部2a的连接位置用以作为ー馈入信号用的馈入端点O。再者,所述连接部3a依序形成有一馈入段31a、连接段32a及一接地段33a。其中,馈入段31a —端垂直地连接于所述高频段21a与低频段22a之间,连接段32a的两端分别垂直地连接于馈入段31a另一端及接地段33a —端,而接地段33a —端垂直地连接于接地部la。藉此,经由连接部3a的三段相互垂直的设计,以调整公知天线结构的増益。然而,公知天线结构的高频增益经实际测试后,可得如图4所示的折线A,而公知天线结构的低频增益经实际测试后,可得如图5所示的折线A’。由于高频増益与低频增益为天线结构能否符合要求且为天线设计者于设计时的重要參考数据之一。因此,自图4和图5所示的高频增益与低频增益上,可看出公知天线结构尚具有改进的空间存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频天线结构,其能通过调频部的设计,进而有效地增进高频増益与低频增益。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多频天线结构,用于馈入一信号,该多频天线结构包括一接地部;ー辐射部,其间隔地设置于该接地部的ー侧,该辐射部包含一第一辐射段及一第二辐射段,且该第二辐射段垂直地连接于该第一辐射段;ー调频部,其位于该辐射部的第一辐射段与该接地部之间,该调频部包含一回路段及一接地段,该回路段大致呈U形,且该回路段的一端连接于该第一辐射段邻近该接地部的一端,该接地段的两端分别连接于该回路段的另一端及该接地部;其中,该第一辐射段相连于该回路段的位置用以馈入该信号。较佳地,该回路段依序形成有一第一延伸区段、一连接区段及一第二延伸区段,该第一延伸区段连接于该第一辐射段邻近该接地部的一端,该第二延伸区段位于该第一延伸区段与该接地部之间,且该第二延伸区段连接于该接地段。较佳地,该第一延伸区段与该第二延伸区段大致呈相互平行。较佳地,该第一辐射段与该第一延伸区段两者相连形成大致U形。较佳地,该第二辐射段连接于该第一辐射段邻近该接地部的一端,且该第二辐射段与该第一延伸区段分别位于该第一辐射段的相对两侧。较佳地,该第二延伸区段的长度小于该第一延伸区段的长度。较佳地,该第二辐射段连接于该第一辐射段远离该接地部的一端,且该第二辐射段位于该第一辐射段与该第一延伸区段之间。较佳地,该第一辐射段与该第二辐射段皆大致呈L形。较佳地,该第二辐射段自该第一辐射段远离该接地部的一端朝该第一延伸区段方向延伸,继而弯折朝向该第一辐射段且平行于该第一延伸区段延伸所形成。较佳地,该多频天线结构进ー步包括有一用以耦合该辐射部的耦合部,且该耦合部自该接地部朝该第一辐射段方向延伸所形成。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综上所述,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多频天线结构,其通过信号的馈入位置、调频部的回路段及第一辐射段与第二辐射段的相对位置关系,藉以增加高频及低频时的増益。为使能更进一歩了解本技术的特征及
技术实现思路
,请參阅以下有关本技术的详细说明与附图,但是此等说明与附图仅用来说明本技术,而非对本技术的权利范围作任何的限制。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多频天线结构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多频天线结构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多频天线结构的第二实施例另ー态样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多频天线结构相较于公知天线结构的高频增益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多频天线结构相较于公知天线结构的低频增益示意图;及图6为公知天线结构的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本技术〕I接地部2辐射部21第一辐射段211短区段212长区段22第二辐射段221短区段222长区段3调频部31回路段311第一延伸区段312连接区段313第二延伸区段32接地段4耦合部5 基板51第一表面52第二表面P馈入端点〔公知〕Ia接地部2a辐射部21a高频段22a低频段3a连接部31a馈入段32a连接段33a接地段O馈入端点具体实施方式(第一实施例)请參阅图I、图4和图5,其为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其中,图I为本实施例的示意图,图4和图5为本实施例的实际测试示意图。复參照图I所示,其为ー种多频天线结构,形成于ー基板5上且用于馈入一信号。所述双回路的天线结构包括一接地部I、一辐射部2及一调频部3。其中,所述基板5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51以及第二表面52,亦即,第一表面51与第二表面52为基板5的两相反表面。而本实施例所述的多频天线结构皆形成于基板5的第一表面51 (亦可皆形成于第二表面52)。再者,本实施例的基板5以平板状为例,但于实际应用时,并不以此为限,例如基板5亦可为弯折状。此外,于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多频天线结构可应用于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或移动电话等无线通信装置。再者,于本实施例中,多频天线结构各线段以图中所示的形状为例,但于实际应用时,可依设计者需求进行适当的变化,如所述多频天线结构各线段可改变宽度或设计为波浪状外形。所述辐射部2间隔地设置于接地部I的ー侧,且辐射部2形成有一第一辐射段21及一第二辐射段22。其中,第二辐射段22垂直地连接于第一辐射段21。所述调频部3位于辐射部2的第一辐射段21与接地部I之间,且调频部3形成有一回路段31及一接地段32。其中,回路段31大致呈U形,且回路段31的一端连接于第一辐射段21邻近接地部I的一端。而接地段32的两端分别连接于回路段31的另一端及接地部I。更详细地说,上述回路段31依序形成有一第一延伸区段311、一连接区段312及一第二延伸区段313。其中,第一延伸区段311的一端连接于第一辐射段21邻近接地部I的一端,连接区段312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一延伸区段311的另一端及第ニ延伸区段313的一端。而第二延伸区段313位于第一延伸区段311与接地部I之间,且第二延伸区段313的另一端连接于接地段32。再者,于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延伸区段311与第二延伸区段313大致呈相互平行,且第二延伸区段313的长度小于第一延伸区段311的长度,但于实际应用,并不以上述条件为限。藉此,本实施例的多频天线结构可通过回路段31的第一延伸区段311与第二延伸区段313的长度调整以增加频宽,进而达到提升増益的作用。而搭配上述调频部3的辐射部2可为下述的型态。所述第一辐射段21大致呈L形,亦即,第一辐射段21形成有垂直相连的ー短区段211及一长区段212。而第一辐射段21与第一延伸区段311两者相连形成大致U形,且第一辐射段21的短区段211垂直于第一延伸区段311,第一辐射段21的长区段212平行于第一延伸区段311。其中,第一辐射段21相连于回路段31的位置用以作为一馈入该信号的馈入端点P,更详细地说,上述馈入端点P的位置于第一辐射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频天线结构,用于馈入一信号,该多频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接地部; ー辐射部,其间隔地设置于该接地部的ー侧,该辐射部包含一第一辐射段及一第二辐射段,且该第二辐射段垂直地连接于该第一辐射段; ー调频部,其位于该辐射部的第一辐射段与该接地部之间,该调频部包含一回路段及一接地段,该回路段呈U形,且该回路段的一端连接于该第一辐射段邻近该接地部的一端,该接地段的两端分别连接于该回路段的另一端及该接地部; 其中,该第一辐射段相连于该回路段的位置用以馈入该信号。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多频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回路段依序形成有一第一延伸区段、一连接区段以及ー第二延伸区段,该第一延伸区段连接于该第一辐射段邻近该接地部的一端,该第二延伸区段位于该第一延伸区段与该接地部之间,且该第二延伸区段连接于该接地段。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频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延伸区段与该第二延伸区段呈相互平行。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多频天线结构,其特征在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靖玮李雁超蔡健民
申请(专利权)人:耀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