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卡智能水表控制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749966 阅读:1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11 01:31
IC卡智能水表控制器,本领域涉及电子控制领域,它为了弥补缺少一种配以家用冷水基表,并且采用于簧管脉冲计数方式自动计量用户用水量,实现“先付费、后用水”的预付费控制功能的水表系统。IC卡接口电路IC卡信号输入输出端连主控制芯片IC卡信号输入输出端,EEPROM电路存储信号输入输出端连主控制芯片存储信号输入输出端,电压检测电路电压信号发射端连主控制芯片电压信号接收端,主控制芯片反馈信号发送端连电压检测电路反馈信号接收端,脉冲检测电路脉冲信号输入输出端连主控制芯片脉冲信号输入输出端,马达驱动电路马达控制信号输入输出端连主控制芯片马达控制信号输入输出端。配以家用冷水基表,实现“先付费、后用水”的预付费控制功能。(*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领域涉及电子控制领域,具体涉及ー种水表控制器。
技术介绍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水表的收费一直是采用人工抄表的方式来进行水费的计算和收缴。这样抄表员的工作十分繁琐,而且容易出错。除此之外,目前人们工作繁忙,很多楼宇又装有防盗门锁,收费工作更加不方便,如果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对传统的水表进行改造,将其与现代技术相结合,使水表智能化。随着IC卡应用的普及,利用IC卡实现“预 付费方式”的水费管理成为可能。目前的电子水表按照抄表的方式主要可以分为网络式和分立式。由于在某些场合需要对旧的水表系统改造,如果采用网络式抄表方式需要进行抄表线路的铺设,这给施工带来很大的问题。而分立式的IC卡水表收费系统则无需考虑这ー问题,这为管理部门和用户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现在仍然缺少ー种配以家用冷水基表,采用于簧管脉冲计数方式自动计量用户用水量,实现“先付费、后用水”的预付费控制功能的水表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弥补缺少一种配以家用冷水基表,并且采用于簧管脉冲计数方式自动计量用户用水量,实现“先付费、后用水”的预付费控制功能的水表系统,而提出了ー种IC卡智能水表控制器。本技术包括主控制芯片I、IC卡接ロ电路2、EEPROM电路3、电压检测电路4、脉冲检测电路7和马达驱动电路8 ;IC卡接ロ电路2的IC卡信号输入输出端连接主控制芯片I的IC卡信号输入输出端,EEPROM电路3的存储信号输入输出端连接主控制芯片I的存储信号输入输出端,电压检测电路4的电压信号发射端连接主控制芯片I的电压信号接收端,主控制芯片I的反馈信号发送端连接电压检测电路4的反馈信号接收端,脉冲检测电路7的脉冲信号输入输出端连接主控制芯片I的脉冲信号输入输出端,马达驱动电路8的马达控制信号输入输出端连接主控制芯片I的马达控制信号输入输出端。本技术是基于主控制芯片I的超低功耗接触式IC卡智能水表控制器。智能IC卡预付费水表采用超低功耗、高性能单片微处理器,配以家用冷水基表,采用于簧管脉冲计数方式自动计量用户用水量,实现“先付费、后用水”的预付费控制功能。该仪表采用ー户ー表ー卡,凭卡用水,卡中数据输人表中,水表自动开阀供水,用完后自动关阀断水,必须重新购水,方能重新用水。智能水表可以提高管理效率,有效防止欠费,避免上门抄表。总之,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I)预定水量、自动收费、精确计算。(2)免抄表、预付费、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杜绝费用拖欠。(3)避免上门抄表,避免打扰用户,方便居民生活。(4)微机管理实现水费、水量的监管,提高管理效率,实现科学用水管理。正是由于IC卡水表的诸多优点,全国很多城市已经大规模实施IC卡水表改造エ程。对于国外来说,我国水表不仅生产总量已占全球的三分之一,而且出ロ量近年来也在不断增长。据相关统计,全世界200多个国家中一半以上没有水表制造业,近几年世界水表需求量毎年都在增长。除经济发达国家如西欧、北美各国水表安装规范,处于平稳适量増加状态,毎年只对到期水表进行淘汰更新外,大批发展中国家的水表需求量明显增加,如南美、南非、亚洲部分国家、俄罗斯及其邻国;而经济相对差ー些的国家,如非洲正在兴起使用水表,而这些国家又很少有水表制造业。因此,专家对未来水表市场的走势仍然看好。在国内,我国的水表市场仍然看好,许多城市如北京、重庆、天津、南京、银川、哈尔滨、沈阳、库尔勒、石家庄等城市都已经开始实施IC卡水表改造工程。不仅如此,随着定额用水的实施,大型企事业单位,如学校、部队、エ厂、医院、矿山等,为了降低成本,节约用水,都在进行IC卡水表改造。如此巨大的需求量,吸引了大量厂家投身其中。IC卡智能水表经过多年的发展,技术上也已经成熟,具备了大面积推广应用的条件。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主控制芯片I电路结构示意图,图3是IC卡接ロ电路2电路结构示意图,图4是EEPROM电路3电路结构示意图,图5是电压检测电路4电路结构示意图,图6是报警电路6电路结构示意图,图7是脉冲检测电路7电路结构不意图,图8是马达驱动电路8电路结构意图,图9是电源电路9电路结构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I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包括主控制芯片I、IC卡接ロ电路2、EEPROM电路3、电压检测电路4、脉冲检测电路7和马达驱动电路8 ; IC卡接ロ电路2的IC卡信号输入输出端连接主控制芯片I的IC卡信号输入输出端,EEPROM电路3的存储信号输入输出端连接主控制芯片I的存储信号输入输出端,电压检测电路4的电压信号发射端连接主控制芯片I的电压信号接收端,主控制芯片I的反馈信号发送端连接电压检测电路4的反馈信号接收端,脉冲检测电路7的脉冲信号输入输出端连接主控制芯片I的脉冲信号输入输出端,马达驱动电路8的马达控制信号输入输出端连接主控制芯片I的马达控制信号输入输出端。其中,主控制芯片1,用于控制连接的各个设备的正常运行,IC卡接ロ电路2,用于来读取IC卡内信息,从而完成对水表的控制、用户充值和查看水量的功能,EEPROM电路3,用于水表中的数据进行存储和转换结果的存储,电压检测电路4,用于检测低压,当电源电压过低的时候,通过其检测到后,进行相应的操纵,避免出现不必要的错误;脉冲检测电路7,用于完成脉冲的计数;马达驱动电路8,用于控制马达开关水阀;其它组成和连接方式与上述任意ー个具体实施方式相同。具体实施方式ニ 结合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与上述任意ー个具体实施方式不同点在于主控制芯片I米用MSP430系列单片机,主控制芯片I的第一管脚P6. I为E2PR0M_SCL端,主控制芯片I的第二管脚P6. 2为E2PR0M_SDA端,主控制芯片I的第三管脚P6. 3/VEREF-/VREF-为 RF_CLK 端,主控制芯片 I 的第四管脚 P6. 4/VeREF+/VREF+ 为 RF_CS端,主控制芯片I的第五管脚P6. 5/A5为RXD/RF_SOMI端,主控制芯片I的第六管脚P6. 6/A6为RXD/RF_SOMO端,主控制芯片I的第十管脚DVSS为MOTOR_CHECK端,主控制芯片I的第十二管脚P4. 7/ADC10CLK/S0为SO端,主控制芯片I的第十三管脚P4. 6/S1为SI端,主控制芯片I的第十四管脚P4. 5/S2为S2端,主控制芯片I的第十五管脚P4. 4/S3为S3端,主控制芯片I的第十六管脚P4. 3/S4为S4端,主控制芯片I的第十七管脚P4. 2/S5为S5端,主控制芯片I的第十八管脚P4. 1/S6为S6端,主控制芯片I的第十九管脚P4. 0/S7为S7端,主控制芯片I的第二十管脚P2. 7/S8为S8端,主控制芯片I的第二i^一管脚P2. 6/S9为S9端,主控制芯片I的第二十二管脚P2. 5/S10为SlO端,主控制芯片I的第二十三管脚P2. 4/S11为Sll端,主控制芯片I的第二十四管脚P2. 3/TA1. 4/S12为S12端,主控制芯片I的第二十五管脚P2. 2/TA1. 3/S13为S13端,主控制芯片I的第二十六管脚P2. I/TAl. 2/S14为S14端,主控制芯片I的第二十七管脚P2. 0/TA1. 1/S15为S15端,主控制芯片I的第二十八管脚P3. 7/S1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IC卡智能水表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主控制芯片(I)、IC卡接口电路(2)、EEPROM电路(3)、电压检测电路(4)、脉冲检测电路(7)和马达驱动电路⑶;IC卡接口电路(2)的IC卡信号输入输出端连接主控制芯片(I)的IC卡信号输入输出端,EEPROM电路(3)的存储信号输入输出端连接主控制芯片(I)的存储信号输入输出端,电压检测电路(4)的电压信号发射端连接主控制芯 片(I)的电压信号接收端,主控制芯片(I)的反馈信号发送端连接电压检测电路(4)的反馈信号接收端,脉冲检测电路(7)的脉冲信号输入输出端连接主控制芯片(I)的脉冲信号输入输出端,马达驱动电路(8)的马达控制信号输入输出端连接主控制芯片(I)的马达控制信号输入输出端。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IC卡智能水表控制器,其特征在于主控制芯片(I)采用MSP430系列单片机,主控制芯片(I)的第一管脚P6. I为E2PR0M_SCL端,主控制芯片(I)的第二管脚P6. 2为E2PR0M_SDA端,主控制芯片(I)的第三管脚P6. 3/VEREF-/VREF-为RF_CLK端,主控制芯片(I)的第四管脚P6. 4/VeREF+/VREF+为RF_CS端,主控制芯片(I)的第五管脚P6. 5/A5为RXD/RF_S0MI端,主控制芯片(I)的第六管脚P6. 6/A6为RXD/RF_S0M0端,主控制芯片(I)的第十管脚DVSS为M0T0R_CHECK端,主控制芯片(I)的第十二管脚P4. 7/ADC10CLK/S0为SO端,主控制芯片(I)的第十三管脚P4. 6/S1为SI端,主控制芯片(I)的第十四管脚P4. 5/S2为S2端,主控制芯片(I)的第十五管脚P4. 4/S3为S3端,主控制芯片(I)的第十六管脚P4. 3/S4为S4端,主控制芯片(I)的第十七管脚P4. 2/S5为S5端,主控制芯片(I)的第十八管脚P4. 1/S6为S6端,主控制芯片(I)的第十九管脚P4. 0/S7为S7端,主控制芯片(I)的第二十管脚P2. 7/S8为S8端,主控制芯片(I)的第二i^一管脚P2. 6/S9为S9端,主控制芯片(I)的第二十二管脚P2. 5/S10为SlO端,主控制芯片(I)的第二十三管脚P2. 4/S11为Sll端,主控制芯片(I)的第二十四管脚P2. 3/TA1.4/S12为S12端,主控制芯片(I)的第二十五管脚P2. 2/TA1.3/S13为S13端,主控制芯片(I)的第二十六管脚P2. I/TAl. 2/S14为S14端,主控制芯片(I)的第二十七管脚P2. 0/TA1. 1/S15为S15端,主控制芯片(I)的第二十八管脚P3. 7/S16/为S16端,主控制芯片(I)的第二十九管脚P3.6/S18为S17端,主控制芯片(I)的第三十管脚P3. 5/S18为S18端,主控制芯片(I)的第三i^一管脚P3. 4/S19为S19端,主控制芯片(I)的第三十三管脚P3. 2/S21为PWR_CHECK_EN端,主控制芯片(I)的第三十四管脚P3. 1/S22为M0T0R_CTRL1端,主控制芯片(I)的第三十五管脚PP3. 0/S23为M0T0R_CTRL2端,主控制芯片(I)的第三十六管脚P5. 7/C0M0为COMO端,主控制芯片(I)的第三十七管脚P5.6/C0M1为COMl端,主控制芯片(I)的第三十八管脚P5. 5/COM2为COM2端,主控制芯片(I)的第三十九管脚P5. 4/C0M3为COM3端,主控制芯片(I)的第四十管脚P5. 3/R03为M0T0R_C0M1端,主控制芯片(I)的第四i^一管脚P5. 2/R13/LCDREF为M0T0R_C0M2端,主控制芯片(I)的第四十二管脚P5. 1/R23为M0T0R_C0M3端,主控制芯片(I)的第四十四管脚P5. 0/TA1. 1/S24为BAT_RELEASE端,主控制芯片(I)的第四十五管脚P7. 6/TAO. 2/S25为BUZZ_EN端,主控制芯片(I)的第四十六管脚Pl. 7为MPULSE_2ND端,主控制芯片(I)的第四十七管脚P1.6/ACLK为MPULSE_IST端,主控制芯片(I)的第四十九管脚PI. 4/S27为VIEW_CTL端,主控制芯片(I)的第五十管脚PI. 3/SVS0UT/S28为REM0VE_CHECK端,主控制芯片(I)的第五i^一管脚PI. 2/TAO. 1/S29为IC_CARD_BIT端,主控制芯片(I)的第五十二管脚PI. 1/TA0.0/MCLK/S30为BSL_RXD/RF_GD02端,主控制芯片(I)的第五十三管脚PI. 0/TA0. 0/S31为BSL_RXD/RF_GD00端,主控制芯片(I)的第五十四管脚P7. 0/TD0/TDI/S32 为 IC_CARD_C0M2 端,主控制芯片(I)的第五十五管脚 P7. 1/TDI/TCLK/S33为IC_CARD_C0M1端,主控制芯片(I)的第五十六管脚P7. 2/TMS/S34为IC_CARD_C0M3端,主控制芯片(I)的第五十七管脚P7. 3/TCK/S35为IC_CARD_C0M4端,主控制芯片(I)的第五十九管脚TEST/SBWTCLK为TEST/SBWTCLK端,主控制芯片(I)的第六十管脚P7. 4/A0为PWR_CHECK端,主控制芯片(I)的第六十三管脚P6. 0A2/CA4为E2PR0M_PWR端。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IC卡智能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义平时颖谢玉鹏范红刚陈纯锴王娟刘玉伟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科技学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