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均衡散热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747867 阅读:2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5-04 20: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均衡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由聚热槽和引热槽构成为一体,引热槽由引热槽A(2)、引热槽B(3)构成,分别位于聚热槽(1)两侧。引热槽上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齿状槽。齿状槽的齿形为尖齿或方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散热效果好,能延长灯具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光电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灯具用散热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灯具散热器设计要考虑适合空气对流,而散热不但与面积、体积及容量的大小有关,还需要根据其聚热效果而定。因此,诸多灯具壳体采用了多层翅片散热,但翅片积尘和自洁性差的问题,使得灯具使用一段时间后灯壳上积累的灰尘容易结成污垢,影响灯具的散热,从而影响了灯具的使用寿命。特别是现今高功率或高热量产品(如LED、大功率光源灯具和电子整流或器件盒),都要求有较好的散热,以保持其运用效率和寿命。而要达到这种效果,就得从材料、成本、和结构等方面加以考虑。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点而提供的一种结构简单,散热效果好,能延长灯具使用寿命的中均衡散热结构。本技术的中均衡散热结构,由聚热槽和引热槽构成为一体,引热槽由引热槽A、引热槽B构成,分别位于聚热槽两侧。上述的中均衡散热结构,其中:引热槽上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齿状槽。上述的中均衡散热结构,其中:齿状槽的齿形为尖齿或方齿。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有益效果,从以上技术方案可知,以中心聚热槽为聚热点,两侧引热槽A、引热槽B从旁侧构成散热表面引热,从而达到散热效果。本中均衡散热结构可以单独,也可以组合使用,也可以运用于上、下、左、右各面。可适用于任何散热、导热材料。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使用状态图之一。图中标记:1、聚热槽;2、引热槽A;3、引热槽B;4、电源板;5、MOS管压片;6、高频板;7、扼流圈;8、屏蔽罩。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参见图1,中均衡散热结构,由聚热槽1和引热槽构成为一体,引热槽由引热槽A2、引热槽B3构成,分别位于聚热槽1两侧。引热槽上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齿状槽,齿状槽的齿形为尖齿。实施例2:参见图2,,中均衡散热结构,由聚热槽1和引热槽构成为一体,引热槽由引热槽A2、引热槽B3构成,分别位于聚热槽1两侧。引热槽上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齿状槽,齿状槽的齿形为方齿。使用时,参见图3,以实施例1、2的结构组合而成的中均衡散热结构为例,扼流圈7位于屏蔽罩8内,电源板4、高频板6分别位于引热槽A2、引热槽B3上,把排放大热量的零件(MOS管压片5)放置在聚热槽1上。热量从内部聚中,把整体热量聚中起来,通过两侧引热槽来排放热能。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中均衡散热结构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均衡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由聚热槽和引热槽构成为一体,引热槽由引热槽A(2)、引热槽B(3)构成,分别位于聚热槽(1)两侧。
2.如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纪光
申请(专利权)人:洁源科技马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