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及其双缸曲轴连杆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747029 阅读:2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5-04 22: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缸曲轴连杆机构,包括通过第一曲柄销相连的左曲柄和中间曲柄;连接端通过第一滚针轴承装配在所述第一曲柄销上,且位于所述左曲柄和中间曲柄之间的间隙中的第一连杆;通过第二曲柄销相连的联接盘和右曲柄;连接端通过第二滚针轴承装配在所述第二曲柄销上,且位于所述联接盘和右曲柄之间的间隙中的第二连杆;其中:所述中间曲柄的连接轴压装到所述联接盘的安装孔中,且两者的结合面通过胶水相连。提高了双缸曲轴连杆机构中联接盘与中间曲柄之间连接的稳定性,保证双缸曲轴连杆机构装机后运行的安全、稳定和可靠性性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发动机。(*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发动机
,尤其涉及一种双缸曲轴连杆机构,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具有上述双缸曲轴连杆机构的发动机。 
技术介绍
具有双缸曲轴连杆机构的发动机越来越普遍,双缸曲轴连杆机构是由左曲柄、中间曲柄、联接盘、右曲柄和连杆等压装而成的,其各个零部件制造精度需要达到压装的要求。 由于双缸曲轴连杆工作环境比较恶劣,这对各个零部件的组装要求比较严格,现有的双缸曲轴连杆机构由于组装过程中联接盘和中间曲柄之间的连接不稳定,达不到要求,严重影响了双缸曲轴连杆总成的工作稳定性,进而缩短了双缸曲轴连杆的寿命。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双缸曲轴连杆机构,以提高双缸曲轴连杆机构中联接盘与中间曲柄之间连接的稳定性,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缸曲轴连杆机构,以提高双缸曲轴连杆机构中联接盘与中间曲柄之间连接的稳定性,进而延长双杆曲轴连杆机构的使用寿命。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双缸曲轴连杆机构,包括 通过第一曲柄销相连的左曲柄和中间曲柄; 连接端通过第一滚针轴承装配在所述第一曲柄销上,且位于所述左曲柄和中间曲柄之间的间隙中的第一连杆; 通过第二曲柄销相连的联接盘和右曲柄; 连接端通过第二滚针轴承装配在所述第二曲柄销上,且位于所述联接盘和右曲柄之间的间隙中的第二连杆;其中: 所述中间曲柄的连接轴压装到所述联接盘的安装孔中,且两者的结合面通过胶水相连。 优选的,上述双缸曲轴连杆机构中,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中间曲柄的连接轴上的铝合金套。 优选的,上述双缸曲轴连杆机构中,所述铝合金套通过深沟球轴承套设在所述中间曲柄的连接轴上。 优选的,上述双缸曲轴连杆机构中,所述第一连杆的连接端与与其相对的所述左曲柄和中间曲柄的端面之间均设置有铜垫圈; 所述第二连杆的连接端与与其相对的所述联接盘和右曲柄的端面之间均设置有铜垫圈。 基于上述提供的双缸曲轴连杆机构,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发动机,其具有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双缸曲轴连杆机构。 本技术提供的双缸曲轴连杆机构包括通过第一曲柄销相连的左曲柄和中间曲柄;连接端通过第一滚针轴承装配在所述第一曲柄销上,且位于所述左曲柄和中间曲柄之间的间隙中的第一连杆;通过第二曲柄销相连的联接盘和右曲柄;连接端通过第二滚针轴承装配在所述第二曲柄销上,且位于所述联接盘和右曲柄之间的间隙中的第二连杆;其中:所述中间曲柄的连接轴压装到所述联接盘的安装孔中,且两者的结合面通过胶水相连。上述双缸曲轴连杆机构中的中间曲柄的连接轴通过过盈压装到联接盘的安装孔中,且连接轴的配合面和安装孔的配合面之间通过胶水相连,提高了两者的连接强度,提高了双缸曲轴连杆机构中联接盘与中间曲柄之间连接的稳定性,保证了双缸曲轴连杆机构装机运行的安全、稳定与可靠性性能。 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双缸曲轴连杆的结构示意图。 上图1中: 左曲柄1、中间曲柄2、第一连杆3、联接盘4、第二连杆5、右曲柄6、第二曲柄销7、第一滚针轴承8、第一曲柄销9、铝合金套10、铜垫圈11、深沟球轴承12、密封圈13、中间曲柄的连接轴14、第二滚针轴承15。 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实施例提了一种双缸曲轴连杆机构,提高了双缸曲轴连杆机构中联接盘与中间曲柄之间连接的稳定性,保证了双缸曲轴连杆机构装机运行的安全、稳定与可靠性性能。 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双缸曲轴连杆机构,包括通过第一曲柄销9相连的左曲柄1和中间曲柄2;连接端通过第一滚针轴承8装配在所述第一曲柄销9上,且位于所述左曲柄1和中间曲柄2之间的间隙中的第一连杆3;通过第二曲柄销7相连的联接盘4和右曲柄6;连接端通过第二滚针轴承15装配在转动地套设在所述第二曲柄销7上,且位于所述联接盘4和右曲柄6之间的间隙中的第二连杆5;其中:所述中间曲柄2的连接轴14压装到所述联接盘4的安装孔中,且两者的结合面通过胶水粘接。 本技术提供的双缸曲轴连杆机构中,中间曲柄2的连接轴14通过过盈压装到联接盘4的安装孔中,且连接轴14的配合面和安装孔的配合面之间通过胶水相连,提高了两者的连接强度,提高了双缸曲轴连杆机构中联接盘4与中间曲柄2之间连接的稳定性,进而延长了双杆曲轴连杆的使用寿命。 本实施例中提供的双缸曲轴连杆机构中,还包括设置在中间曲柄的连接轴上的铝合金套10。具体的上述铝合金套10通过滚珠轴承12套设在中间曲柄2的连接轴上,该铝合金套10的外壁上设置有密封圈13,具体的上述密封圈13为O型密封圈。 在工作的过程中,第一连杆3相对于左曲柄1和中间曲柄2转动,第二连杆5相对于联接盘4和右曲柄6转动,具体的,上述第一连杆3的连接端和所述第一曲柄销9之间设置有第一滚针轴承8、所述第二连杆5的连接端和所述第二曲柄销7之间均设置有第二滚针轴承15。为了减小第一连接杆3的连接端对左曲柄1和中间曲柄2的端面的磨损,第二连接杆5的连接端对联接盘4和右曲柄6的端面的磨损,上述所述第一连杆3的连接端与与其相对的所述左曲柄1和中间曲柄2的端面之间均设置有铜垫圈11;所述第二连杆5的连接端与与其相对的所述联接盘4和右曲柄6的端面之间均设置有铜垫圈11。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双缸曲轴连杆机构中,左曲柄1、中间曲柄2、联接盘4和右曲柄6机加工的过程中,分别以柄部中心孔为基准,中间曲柄2以端面为基准,加工1∶50锥孔,并在机加过程中严格控制杆部外圆跳动和曲柄端面跳动,左曲柄1、联接盘4和右曲柄6分别以杆部精加工外圆为基准精加工偏心孔,控制偏心距进行分组装配,第一连杆3以加工端面的垂直度,并配合配合汽动量仪检测大小孔,连杆孔的形位公差,装配时对连杆进行分组。 左曲柄1和右曲柄6机加有配合的过渡圆弧,采用滚压工艺,提高了零件的整体表面质量,改善零部件的局部受力,使之配合的密封件紧密配合,延长了使用寿命。 基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双杆曲轴连杆机构,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发动机。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技术。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50/201120444417.html" title="发动机及其双缸曲轴连杆机构原文来自X技术">发动机及其双缸曲轴连杆机构</a>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缸曲轴连杆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过第一曲柄销相连的左曲柄和中间曲柄;
连接端通过第一滚针轴承装配在所述第一曲柄销上,且位于所述左曲柄和中间曲柄之间的间隙中的第一连杆;
通过第二曲柄销相连的联接盘和右曲柄;
连接端通过第二滚针轴承装配在所述第二曲柄销上,且位于所述联接盘和右曲柄之间的间隙中的第二连杆;其中:
所述中间曲柄的连接轴压装到所述联接盘的安装孔中,且两者的结合面通过胶水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缸曲轴连杆机构,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正堂丁向伟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嘉华摩托车曲轴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