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流滴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741713 阅读:1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10 04: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向流滴头,包括中空壳体,壳体底部向下设置有进水口,壳体的侧壁上开有多个出水口,壳体内且位于多个出水口的下方设置有挡水件和分水件,挡水件位于分水件的上方,挡水件为V字形板,分水件由成八字形对称且间隔分布的两个分水板组成,分水件和挡水件的张口均朝向壳体的底部,挡水件和分水件的前后两端对应固定在壳体的前后两内壁上,挡水件和分水件的边翼与壳体的左右两内壁均留有过水通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树木和经济作物灌溉,构造简单,出流量稳定,抗堵性能强,生产成本低,使用寿命长。(*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农林业灌溉中的滴灌
,具体涉及ー种双向流滴头
技术介绍
滴灌是ー种先 进的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广泛用于树木和经济作物灌溉。滴头是滴灌的主要部件之一,滴头的功能是消除滴灌毛管压カ水流的多余能量,保证水均匀稳定地灌溉到作物根部。目前国内外使用的滴头按照其流道的消能方式可分为两类,即紊流迷宮式滴头和压カ补偿式滴头。公开号为CN201199834、CN201632346和CN201192667的专利文本公开的都是紊流迷宮式滴头,其工作原理是当有压水流通过ー个弯曲的流道,形成紊流,产生涡旋,会产生较大的局部水头损失。为了消除多余压力,在滴头内将一系列弯曲流道首尾相连,组成紊流迷宮式流道,这ー类型的滴头流态指数在0. 5 0. 7之间,当滴头工作压カ变化时,滴头出流量变化较小,其制造成本较低,使用寿命较长,但由于流道断面尺寸很小,其抗堵性能较差,另外由于流道较长,制造精度也不易控制。公开号为CN2648806、CN201446021和CN200987311的专利文本公开的都是压カ补偿式滴头,其工作原理是当有压水流通过压カ补偿式滴头时,水压力作用在滴头内的弾性膜片上,水压不同,弾性膜片变形不同,以此来调节流道过水断面的大小,达到消能减压的目的,这ー类型的滴头流态指数在0. I左右,当滴头工作压カ变化较大时,滴头出流量变化很小;但由于流道内部有弾性膜片装置,其生产成本较高,在农田野外恶劣的环境中,弾性膜片易老化,影响到其使用寿命,同时由于流道断面很小,流道也容易堵塞。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向流滴头,构造简単,出流量稳定,抗堵性能強,生产成本低,使用寿命长。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向流滴头,其特征在于,包括中空壳体,壳体底部向下设置有进水ロ,壳体的侧壁上开有多个出水ロ,壳体内且位于多个出水ロ的下方设置有挡水件和分水件,挡水件位于分水件的上方,挡水件为V字形板,分水件由成八字形对称且间隔分布的两个分水板组成,两个分水板之间形成过水孔,分水件和挡水件的张ロ均朝向壳体的底部,挡水件和分水件的前后两端对应固定在壳体的前后两内壁上,挡水件和分水件的边翼与壳体的左右两内壁均留有过水通道。壳体、进水ロ、挡水件和分水件为同轴设置。挡水件和分水件的张角范围均为40° 120°。进水口为锥头形状。出水ロ的数量为两个,且对称分布在相対的两个侧壁上。进水口孔径直径为I. 5 3mm,各出水ロ孔径直径均为1_2_ ;过水通道的宽度为0. 5 I. 2mm,过水孔的宽度为0. 5 I. 0_。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双向流滴头的壳体内形成的正、反两个方向水流的強烈混掺,一方面消除有压水流的多余能量,另外一方面也使其具有较强的抗堵性。而且,水流的压カ越大,正、反向水流混掺越強烈,消除有压水流的能量越多。因此,本技术与现有紊流迷宮式滴头相比,具有出流均匀、抗堵性强的优点,又由于流道短,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制造精度。本技术与现有压力补偿式滴头相比,具有结构简单,便于安装,生产成本低,使用寿命长的优点。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双向流滴头的外观图;图2是本技术双向流滴头的结构示意图;其中,I.进水口,2.壳体,3.出水ロ,4.分水件,5.挡水件。具体实施方式如图I和图2所不,一种双向流滴头,包括中空长方体结构的壳体2,壳体2底部向下设置有进水口 1,进水口 I为锥头形状。壳体2的侧壁上开有两个出水ロ 3,该两个出水ロ 3对称分布在壳体2内相对的两个侧壁上。壳体2内且位于两个出水ロ 3的下方设置有挡水件5和分水件4,挡水件5位于分水件4的上方,壳体2、进水口 I、挡水件5和分水件4为同轴设置。挡水件5为V字形板。分水件4由成八字形对称且间隔分布的两个分水板组成,该两个分水板之间形成过水孔。分水件4和挡水件5的张ロ均朝向壳体2的底部,挡水件5和分水件4的前后两端对应固定在壳体2的前后两内壁上,挡水件5和分水件4的边翼与壳体2的左右两内壁均留有过水通道。挡水件5和分水件4的张角范围均为40° 120°。进水ロ I孔径直径为I. 5 3mm,各出水ロ 3孔径直径均为l_2mm ;过水通道的宽度为0. 5 I. 2mm,过水孔的宽度为0. 5 L Omm0本技术工作压カ为0. I 0.4MPa,流量为4 6L/h,流态指数在0.3 0.4之间。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首先,滴灌系统毛管中的有压水流通过进水口 I进入壳体2内腔,分水件4将水流分流,其中,位于两个分水板之间的一股有压水流在流动过程中,由于过水断面逐渐收缩,消除部分能量,其后这股水流在通过两个分水板之间的过水孔时再次消除部分能量,继而在挡水件5的阻挡作用下,这股水流改变流向,形成沿挡水件5内壁流动的两股反向水流;与此同时,通过分水件4两侧边翼与壳体2内壁之间过水通道的两股正向水流与上述两股反向水流相遇汇合,通过强烈混掺,消除有压水流多余能量,混掺后的两股水流通过挡水件5两侧边翼与壳体2内壁之间过水通道,通过扩散进ー步消能,最后通过出水ロ 3流出。由于在分水件4和挡水件5形成的流道中正、反向水流混掺强烈,同 时也减小了固态颗粒在流道中淤积的可能性,就提高了本技术的抗堵性能。本技术在使用时,首先在滴灌系统的毛管上打孔,通过进水口 I安装在该毛管中,用于树木和经济作物灌溉。由于地形或者水头损失等原因,在滴灌系统的管网中,管网各处压カ差异很大,采用本技术双向流滴头,能消除多 余的水流压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向流滴头,其特征在于,包括中空壳体(2),所述壳体(2)底部向下设置有进水口(I),所述壳体⑵的侧壁上开有多个出水口(3),所述壳体⑵内且位于多个出水口(3)的下方设置有挡水件(5)和分水件(4),所述挡水件(5)位于分水件(4)的上方, 所述挡水件(5)为V字形板,所述分水件(4)由成八字形对称且间隔分布的两个分水板组成,所述两个分水板之间形成过水孔,所述分水件(4)和挡水件(5)的张口均朝向壳体 (2)的底部,所述挡水件(5)和分水件(4)的前后两端对应固定在壳体(2)的前后两内壁上,所述挡水件(5)和分水件(4)的边翼与壳体(2)的左右两内壁均留有过水通道。2.按照权利要求I所述的双向流滴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丹程鹏宋立勋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理工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