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素纳米钒动力电池的制备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7728745 阅读:1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31 21: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元素纳米钒动力电池的制备系统,其包括:搅拌装置、涂布装置、辊压装置、分切装置、封口装置、注液装置和化成装置;所述搅拌装置、涂布装置、辊压装置、分切装置、封口装置、注液装置和化成装置依次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多元素纳米钒动力电池的制备系统,包括有依次连接以下装置:搅拌装置、涂布装置、辊压装置、分切装置、封口装置、注液装置和化成装置,由于本制备系统的设备齐全、完善,采用本系统制备动力电池,可以大大地提高动力电池生产效率,保证动力电池的一致性,提高动力电池的质量。(*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池
,尤其是涉及ー种多元素纳米钒动カ电池的制备系统。
技术介绍
锂离子动カ电池是ー种可靠的二次电源。因此在电动汽车、混合动カ车、电动自行车,以及储能设备等方面具有非常大的市场应用前景。其中,提高锂离子动力电池的环境适应性、比能以及安全性是国内外的研究热点和锂离子动カ电池的发展方向。目前由于锂离子动カ电池生产所采用的エ艺设备并不完善,导致电池的生产水平低下,电池质量也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ー种多元素纳米钒动カ电池的制备系统,提高动力电池的生产效率,保证动カ电动的质量和使用安全。本技术提出ー种多元素纳米钒动カ电池的制备系统,包括搅拌装置、涂布装置、辊压装置、分切装置、封口装置、注液装置和化成装置;所述搅拌装置、涂布装置、辊压装置、分切装置、封口装置、注液装置和化成装置依次连接;所述搅拌装置,对电池正、负极混合物质进行搅拌;所述涂布装置,将混合好的正、负极混合物质分别涂布于正、负极极片;所述辊压装置,对涂布好的正、负极极片进行辊压;所述分切装置,根据预设好的制作规格,对辊压好的正、负极极片进行分切;所述封口装置,将叠合好的电芯装入冲好的电池壳体中,并对电池ー侧进行密封;所述注液装置,向电池的电芯内注入电解液,并对该电池注入电解液的一侧进行密封;所述化成装置,对注液完成的电池进行充电、分容处理。优选地,所述分切装置和封口装置之间设有叠片装置,该叠片装置分别与所述分切装置、封口装置连接,根据依次为隔膜层、负极极片、隔膜层、正极极片的叠合结构,对隔膜、正、负极极片进行叠合处理。优选地,所述叠片装置和封口装置之间设有烘烤装置和焊接装置;所述叠片装置、烘烤装置、焊接装置、封口装置依次连接;所述烘烤装置,对叠合好的叠片结构进行烘烤;所述焊接装置,对烘烤后的叠片结构进行焊接,形成电芯。优选地,所述注液装置和化成装置之间设有压芯装置;该压芯装置分别与所述注液装置和化成装置连接,对已注液的电池进行压芯处理。优选地,所述封口装置和注液装置之间设有真空烘烤装置;该真空烘烤装置分别与所述封口装置和注液装置连接,对封装好的电芯进行真空烘烤。优选地,所述涂布装置和辊压装置之间设有第一烘烤装置,该烘烤装置分别与涂布装置、辊压装置连接,对涂布后正、负极极片进行烘烤处理。优选地,所述多元素纳米钒动カ电池的制备系统,还包括研磨装置,该研磨装置与所述搅拌装置连接,对正、负极混合物质进行研磨处理。优选地,所述研磨装置和搅拌装置之间还包括第二烘烤装置,该烘烤装置分别与所述研磨装置、搅拌装置连接,对正、负极原材料混合物进行烘烤处理。本技术所提供的多元素纳米钒动カ电池的制备系统,包括有依次连接以下装置搅拌装置、涂布装置、辊压装置、分切装置、封口装置、注液装置和化成装置,由于本制备系统的设备齐全、完善,采用本系统制备动カ电池,可以大大地提高动力电池生产效率,保证动カ电池的一致性,提高动力电池的质量。 附图说明图I是技术的多元素纳米钒动カ电池的制备系统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多元素纳米钒动カ电池的制备系统另ー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多元素纳米钒动カ电池的制备系统另ー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多元素纳米钒动カ电池的制备系统另ー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多元素纳米钒动カ电池的制备系统另ー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多元素纳米钒动カ电池的制备系统实另ー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的多元素纳米钒动カ电池的制备系统另ー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的多元素纳米钒动カ电池的制备系统另ー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參照附图做进ー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限定本技术。參见图1,提出本技术的多元素纳米钒动カ电池的制备系统100 —实施例,包括搅拌装置111、涂布装置112、辊压装置113、分切装置114、封口装置115、注液装置116和化成装置117,所述搅拌装置111、涂布装置112、辊压装置113、分切装置114、封口装置115、注液装置116和化成装置117依次连接。所述搅拌装置111,对电池正、负极混合物质进行搅拌。例如,对电池正极所需的以下物质至少两种进行混合搅拌,使之均勻CNE、聚偏氟こ烯、导电炭黑、导电石墨、鱗片石墨、钒纳米。其中CNE是电池正极的活性物质。对电池负极所需的以下物质至少两种进行混合搅拌使之均匀负极活性物质、增稠剂、粘结剂,导电碳黑、导电石墨。所述涂布装置112,将混合好的正、负极混合物质分别涂布于正、负极极片。该涂布装置112采用间隙涂布的方式对正、负极极片进行涂布,以根据正、负极极片的设计要求,预留极耳位。其中,正极极片采用的是厚度为13_25um铝箔;而负极极片采用的是厚度为8-15um的铜箔。所述辊压装置113,对涂布好的正、负极极片进行辊压,使涂布于正、负极极片的混合物质紧密,其中正极混合物质的压实密度为2. 5 3. 9g/cm3,负极混合物质的压实密度为I. 3 I. 6g/cm3。另外还可以提高正、负极混合物质与正、负极极片之间的粘附力,同时可降低正、负极极片的厚度,以及提高正、负极极片的光洁度等等。所述分切装置114,根据预设好的制作规格,对辊压好的正、负极极片进行分切。即根据预设的正、负极极片的尺寸进行分切。所述封口装置115,将叠合好的电芯装入冲好的电池壳体中,并对电池ー侧进行密封。其中,本实施例中可以根据不同设计要求,采用不同材料对电池所述ー侧进行密封,如可以采用铝塑复合膜进行密封。所述注液装置116,向电池的电芯内注入凝聚电解液,并对该电池注入电解液的一侧进行密封。同理,本实施例中可以根据不同设计要求,采用不同材料对电池所述另ー侧进行密封,如可以采用铝塑复合膜进行密封。所述化成装置117,对注液完成的电池进行充电、分容处理。其中,对电池进行充电,以使注入的电解液充分浸入电芯中。所述充电エ艺为0. 02C充电2. 5小吋,O. IC充电2.5小吋,O. 2C充电3小吋。另外在充电完成后,电池进行除气、热封、裁边、整形处理。所述电池分容エ艺为0. 5C恒流充到4. 2V,再在4. 2V下恒流恒压充电,直至电流为O. 04C,然后以O. 5C放电到2. 75V。进ー步地,參见图2,上述多元素纳米I凡动カ电池的制备系统100实施例,所述分切装置114和封口装置115之间设有叠片装置121,该叠片装置121分别与所述分切装置114、封口装置115连接。所述叠片装置121,根据依次为隔膜层、负极极片、隔膜层、正极极片的叠合结构,对隔膜、正、负极极片进行叠合处理,其中,隔膜的厚度为25um 40um。本实施例中,对隔膜、正负极极片的叠合处理也采用人工手动叠合处理的方式。进ー步地,參见图3,上述多元素纳米钒动カ电池的制备系统100实施例,所述叠片装置121和封口装置115之间设有烘烤装置122和焊接装置123 ;所述叠片装置121、烘烤装置122、焊接装置123、封口装置115依次连接。所述烘烤装置122,对叠合好的叠片结构进行烘烤。所述焊接装置123,对烘烤后的叠片结构进行焊接,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东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中星动力电池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