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质无缝气瓶底部缩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722760 阅读:1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31 01: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质无缝气瓶底部缩颈装置,包括至少两根竖直的导柱、固定在导柱底端的下模架以及设于导柱上部与导柱滑动配合的上模架,下模架下方固定安装有第一油缸,第一油缸的活塞杆穿过下模架,端部连接有凸模;上模架下方从上至下依次固定安装有凹模、加热圈和中频感应机构,加热圈位于凹模的下方,且与凹模、凸模同轴设置,上模架上方有驱动它沿导柱滑动的第二油缸。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缩颈装置为竖直设置,凸模和凹模的中心线在同一竖直直线上,瓶坯不会因重力作用向任何一侧偏斜,最终产品同心度较好,另外凸模和凹模均由油缸驱动,可以往复移动,脱模方便。(*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钢质无缝气瓶制造
,尤其涉及一种钢质无缝气瓶底部(凸底)缩颈装置。
技术介绍
钢制无缝气瓶广泛应用于充装高压空气、氧气、氮气、氩气、ニ氧化碳以及在汽车动カ系统中储存压缩天然气(CNG)。国内小容积钢质无缝气瓶都是采用无缝钢管经收底、收ロ的方法制造而成的,钢质无缝气瓶(凸底)装配底圈的结构,在欧洲ー些国家受到广泛的欢迎。现在大多通过卧式缩颈装置完成对凸底钢质无缝气瓶底部缩颈,但具有以下几个缺点首先无法保证瓶底缩颈的一致性,由于瓶坯套入凸模为间隙配合,在重力作用下凸 模杆一面与瓶还直接接触,另一面则与凸模杆存在一定尺寸的间隙,瓶还加热后凸模与凹模完成缩颈エ序,成型后的瓶坯缩颈线出现ー边高、ー边低的情况,直接影响了底圈装配后的同心度和整体美观性;其次,在完成缩颈后无法进行瓶坯的卸料,人工卸料不仅加大工作量,同时也降低了生产效率,一定程度上还影响了产品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钢质无缝气瓶底部缩颈装置,以解决现有卧式缩颈装置制造的钢瓶装配同心度较差,工作效率低的问题。一种钢质无缝气瓶底部缩颈装置,包括至少两根竖直的导柱、固定在导柱底端的下模架以及设于导柱上部与导柱滑动配合的上模架,下模架下方固定安装有第一油缸,第一油缸的活塞杆穿过下模架,端部连接有凸模;上模架下方从上至下依次固定安装有凹摸、加热圈和中频感应机构,加热圈位于凹模的下方,且与凹摸、凸模同轴设置,上模架上方有驱动它沿导柱滑动的第二油缸。所述的凹模设于固定板上,固定板与上模架之间设有第一垫板,固定板与第一垫板通过螺钉连接;所述的下模架的顶面与凹模对应的位置处有第二垫板,第二垫板中心有供第一油缸的活塞杆穿过的通孔。通过更换垫片可以使装置适用不同规格的钢瓶。所述的下模架上方设有紧挨导柱的限位杆,限定缩颈高度。本技术缩颈装置为竖直设置,凸模和凹模的中心线在同一竖直直线上,瓶坯不会因重力作用向任何ー侧偏斜,最终产品同心度较好,另外凸模和凹模均由油缸驱动,可以往复移动,脱模方便。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缩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所示装置的A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I所示,一种钢质无缝气瓶底部缩颈装置,包括两根竖直设置的导柱3,导柱3底端固定有下模架2,上部设有与其滑动配合的上模架I。下模架2的下方固定安装有油缸8,油缸8的活塞杆竖直穿过下模架2,端部通过连接杆6连接凸模5。下模架2顶面固定有垫板7,垫板7中心有供油缸8的活塞杆通过的通孔。如图2所示,上模架I下方固定安装有凹模10、加热圈9和中频感应机构15,其中凹模19固定在固定板11上,固定板11固定在垫板12上,垫板12通过压板13和螺钉固定在上模架I上。加热圈固定在固定板14上,固定板14底部连接中频感应机构15。上模架I上方有油缸14,油缸14的活塞杆连接上模架1,用于驱动上模架I沿导柱3滑动,下模架2上方有紧挨导柱3的限位杆4,以限定缩颈高度。上述缩颈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先将瓶坯16套在凸模5上,同时瓶坯16 ロ部支撑在垫板7上,开启油缸8,上模架I开始向下运动,运动至加热圈9包围瓶坯16的底部停止,中频感应机构发出磁场,使加热圈产生热量对瓶还16加热,加热一定时间后,上模架I继续向下运动,同时油缸8的活塞杆伸长,凸模5伸入到瓶坯16的底部,配合凹模10进行缩颈加工,限位杆4可以保证最后缩颈的高度。完成后上模架I向上运动,凹模10脱离瓶坯16,油缸8的活塞杆缩回,凸模5向下移动,同样脱离瓶坯16,完成脱摸。权利要求1.一种钢质无缝气瓶底部缩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根竖直的导柱、固定在导柱底端的下模架以及设于导柱上部与导柱滑动配合的上模架,下模架下方固定安装有第一油缸,第一油缸的活塞杆穿过下模架,端部连接有凸模;上模架下方从上至下依次固定安装有凹模、加热圈和中频感应机构,加热圈位于凹模的下方,且与凹模、凸模同轴设置,上模架上方有驱动它沿导柱滑动的第二油缸。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钢质无缝气瓶底部缩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凹模设于固定板上,固定板与上模架之间设有第一垫板,固定板与第一垫板通过螺钉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钢质无缝气瓶底部缩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模架的顶面与凹模对应的位置处有第二垫板,第二垫板中心有供第一油缸的活塞杆穿过的通孔。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钢质无缝气瓶底部缩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模架上方设有紧挨导柱的限位杆。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钢质无缝气瓶底部缩颈装置,包括至少两根竖直的导柱、固定在导柱底端的下模架以及设于导柱上部与导柱滑动配合的上模架,下模架下方固定安装有第一油缸,第一油缸的活塞杆穿过下模架,端部连接有凸模;上模架下方从上至下依次固定安装有凹模、加热圈和中频感应机构,加热圈位于凹模的下方,且与凹模、凸模同轴设置,上模架上方有驱动它沿导柱滑动的第二油缸。本技术缩颈装置为竖直设置,凸模和凹模的中心线在同一竖直直线上,瓶坯不会因重力作用向任何一侧偏斜,最终产品同心度较好,另外凸模和凹模均由油缸驱动,可以往复移动,脱模方便。文档编号B21D41/04GK202398731SQ201220018660公开日2012年8月29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16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16日专利技术者邓丰新 申请人:浙江金盾消防器材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丰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金盾消防器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