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纳米碳纤维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716110 阅读:2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25 17: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使用木质原料得到的尺寸、形状、结构、纯度的稳定性高的高功能的石墨碳纳米纤维及其制造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石墨纳米碳纤维,其是使用下述装置获得的石墨纳米碳纤维,所述装置具备:可将内部保持为还原气氛的反应容器(21),配置于该反应容器内的作为催化剂的金属基板(22),对该金属基板进行加热的加热器(26),向反应容器内供给使木质材料在还原气氛中进行热分解而得到的热分解气体的热分解气体供给机构(25),刮取在金属基板上生成的碳纤维的刮取机构(24),回收所刮取的碳纤维的回收容器(27),以及排出反应容器内的气体的排气机构(28)。所述碳纤维是石墨烯在长度方向多层重叠而形成的直径为25~250nm的线状的碳纤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以木质材料(wood material)为原料的。
技术介绍
作为碳纳米结构材料,已知通常使用使含有碳的气体与选择出的催化剂金属在500°C 1200°C左右的温度下接触一定时间而制造的纤维状纳米碳。对于碳纳米结构材料的生成方法,可列举出电弧放电法、激光蒸镀法、化学气相沉积法(CVD法)等。对于电弧放电法,通过在正负的石墨电极之间产生电弧放电,石墨被蒸发,在凝结于阴极前端的碳的堆积物中生成碳纳米管。激光蒸镀法为向加热至高温的不活泼气体中加入混合有金属催化剂的石墨试料,通过激光照射而生成碳纳米结构材料的方法。一般而言,通过上述电弧放电法或激光蒸发法,可以生成结晶性良好的碳纳米结构材料,但生成的碳量少,难以大量生成。CVD法包括在配置于反应炉中的基板上生成碳纳米结构材料的气相沉积基板法和使催化剂金属和碳源一起在高温炉内流动而生成碳纳米结构材料的流动气相法这两种方法。但是,由于上述气相沉积基板法由于是分批处理,所以难以大量生产。另外,流动气相法温度的均匀性低,被认为难以生成结晶性良好的碳纳米结构材料。进而,作为流动气相法的发展型,已知有在高温的炉中用兼用作催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2011.02.18 JP 2011-0337241.一种石墨纳米碳纤维,其是使用下述装置获得的石墨纳米碳纤维,所述装置具备可将内部保持为还原气氛的反应容器,配置于该反应容器内的作为催化剂的金属基板,对该金属基板进行加热的加热器,向反应容器内供给使木质材料在还原气氛中进行热分解而得到的热分解气体的热分解气体供给机构,刮取在金属基板上生成的碳纤维的刮取器具,回收所刮取的碳纤维的回收容器,以及排出反应容器内的气体的排气机构; 其中,所述碳纤维是石墨烯在长度方向多层重叠而形成的直径为25 250nm的线状的碳纤维。2.—种石墨纳米碳纤维,其是使用下述装置获得的石墨纳米碳纤维,所述装置具备可将内部保持为还原气氛的筒状的反应容器,与该反应容器同轴状地配置于该反应容器内的、作为催化剂的筒状的金属基板,对该金属基板进行加热的加热器,向反应容器内供给使木质材料在还原气氛中进行热分解而得到的热分解气体的热分解气体供给机构,用于刮取在金属基板的内壁上生成的碳纤维的且具有螺旋状的刮取旋转叶片的刮取器具,回收所刮取的碳纤维的回收容器,以及排出反应容器内的气体的排气机构; 其中,所述碳纤维是石墨烯在长度方向多层重叠而形成的直径为25 250nm的线状的碳纤维。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石墨纳米碳纤维,其中,利用气体吸附BET法测得的比表面积为50 220m2/g。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石墨纳米碳纤维,其中,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井手胜记峰哲哉吉川润野间毅今雅夫小城和高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东芝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