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重复使用的换热器封头保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713312 阅读:2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25 12: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重复使用的换热器封头保温装置,包括设置在换热器封头的仿形保温套,其特征在于仿形保温套为层状结构,由外到内依次包括外保护层和内衬隔热层外保护层内侧分布有挂钉,挂钉的末端穿过内衬隔热层,末端设置锁片。由于仿形保温套为层状结构,并通过挂钉和锁片将层状结构固定为一体,不但隔热效果好,而且拆卸检修方便,仿形保温套可重复利用,即当换热器封头保温装置拆除后,可直接更换外保护层内侧的内衬隔热层。相对于现有技术中通过粘结的方式固定保温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更换内衬隔热层时可轻松地将其剥离外保护层,继而装入新的内衬隔热层,实现可重复使用的目标。(*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一种换热器保温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可重复使用的换热器封头保温装置
技术介绍
换热器是化工、石油及其它许多工业部门的通用设备,在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化工生产中,换热器可作为加热器、冷却器、冷凝器、蒸发器和再沸器等,应用甚为广泛。由于生产规模、物料的性质、传热的要求等各不相同,故换热器的类型也是多种多样,根据冷、热流体热量交换的原理和方式,换热器基本上可以分为三类混合式、储热式、间壁式。换热器封头通过法兰与换热器本体连接,换热器本体通过镀锌铁皮包裹保温棉进行保温。传统换热器封头保温装置分两种,一种是采用在设备本体上粘贴保温棉,外用高温胶合抹面料的结构,这种结构的缺点是不能重复利用,每次检修需要将原有的保温层砸掉,而且其隔热效果也并不理想,热损失大;另一种是将保温棉紧贴在设备本体上,外用镀锌铁皮包裹,这种结构的缺点是易通过镀锌铁皮的接缝处向内部的保温棉渗水,失去保温效果。由于保温套的壳体是一个不可拆装的整体,因此在整体安装或整体拆除过程中设备和仪表易损坏,检修完毕后再次安装难度大,从而导致检修期长,成本高。技术专利可拆装式换热器封头保温套(专利号200420052636. 2),公开了一种带有加强法兰边的壳体的保温套,壳体边缘向换热器封头方向内弯,形成用于固定保温层的加强法兰边,保温层粘连在壳体内部;在换热器壳体上连接一个带有槽的固定板,通过调节螺丝来调节壳体与固定板的相对位置。其缺陷在于,首先工程上要求换热器上不能附带任何附件,以免热量通过附件传输到外部,导致热量流失,因而在换热器壳体上连接固定板的方式实际上是不能实现的;其次,通常保温层三年一换,该技术的保温层粘连在壳体内部,这种粘连的固定方式不便于更换保温层,使得保温套不能重复利用,再次,保温套没有将法兰罩住,会影响保温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现有技术保温套不便于拆装的缺陷,提供一种具有多个部件,且每个部件都相对独立的便于拆装的换热器封头保温装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种可重复使用的换热器封头保温装置,包括设置在换热器封头的仿形保温套,其特征在于所述仿形保温套为层状结构,由外到内依次包括外保护层和内衬隔热层,所述外保护层内侧分布有挂钉,所述挂钉的末端穿过内衬隔热层,所述末端设置锁片。所述头部和所述法兰部之间通过可拆卸连接结构连接为一体。所述可拆卸连接结构为哈呋式结构。所述挂钉的分布状态为菱形分布,每平方米30 35个,间隔为15 18cm。所述内衬隔热层与外保护层之间设置有保护网,所述保护网为六角形不锈钢丝网。在所述内衬隔热层和保护网之间设置隔层,所述隔层为玻璃布。所述内衬隔热层为硅酸铝纤维针刺毯或橡树海绵。所述外保护层为阻燃型玻璃钢材料。所述法兰部与换热器法兰底部对应之处设置漏油槽,所述漏油槽为管状,一端设置在所述法兰部之内,另一端设置在所述法兰部之外。所述漏油槽中填充硅酸铝纤维针刺毯。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如下 本技术的一种换热器封头保温装置,包括设置在换热器封头的仿形保温套,所述仿形保温套为层状结构,由外到内依次包括外保护层和内衬隔热层所述外保护层内侧分布有挂钉,所述挂钉的末端穿过内衬隔热层,所述末端设置锁片。由于仿形保温套为层状结构,并通过挂钉和锁片将层状结构固定为一体,不但隔热效果好,而且拆卸检修方便,仿形保温套可重复利用,即当换热器封头保温装置拆除后,可直接更换外保护层内侧的内衬隔热层。相对于现有技术中通过粘结的方式固定保温层,本技术在更换内衬隔热层时可轻松地将其剥离外保护层,继而装入新的内衬隔热层,实现可重复使用的目标。由于内衬隔热层具有轻质、柔软和不易定型的特点,因此挂钉在保护层内侧按照菱形分布,每平方米30 35个,每平方米30 35个,间隔为15 18cm。这样即可实现内衬隔热层与外保护层紧密接触,同时实现换热器封头保温装置拆卸时不会破坏保护层内的内衬结构。由于在法兰部与换热器法兰底部对应之处设置管状的漏油槽,通过观察漏油槽的渗漏情况,可以得知包裹在换热器封头保温装置内部的换热器封头是否漏油,而无需打开换热器封头保温装置查看。在漏油槽中填充硅酸铝纤维针刺毯或橡树海绵等保温物质,可以将漏油槽的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隔离,不影响换热器保温装置的保温效果。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换热器封头保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换热器封头保温装置的剖面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换热器封头保温装置的仰视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仿形保温套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说明。如图I、图2所示,本技术的换热器封头保温装置包括设置在换热器封头的仿形保温套,仿形保温套包括头部I和法兰部2,即其形状依据换热器封头的形状而设置,这样可从外部容易地判断换热器的形状特征,以方便检修,还可使仿形保温套紧贴换热器,减少仿形保温套的内部空隙,提高保温效果。头部I安装在换热器的封头上,法兰部2安装在换热器的法兰上,头部I的形状近似于碗形,法兰部2的形状近似于圆筒形,法兰部2的中部向外突出,突出部分用于包裹换热器法兰。头部I的碗口部分与法兰部2的一端连接,为保证密封效果,法兰部2的另一端到法兰的长度占整体长度的1/4到 1/5之间,目的是为了便于安装和拆卸,还有外形美观,同时能较好地实现法兰部分和头部的最佳密封效果。法兰部2的另一端通过卡固的方式固定在常规保温的管壁上,为封闭形式,如图3所示,即法兰部2的另一端边沿9向内翻卷,边沿9处扣住换热器法兰背向换热器封头的一面,边沿9的末端达到换热器本体的外表面,这样既可依托换热器原有的结构,又无需另加连接固定装置即可将换热器封头保温装置固定在换热器封头上。为了便于拆装,法兰部2可沿周向分为多个部分,由各部分相互扣合形成法兰部2的整体。头部I与法兰部2的接口,以及法兰部2各部分的接口均为哈呋式结构,即在接口 部分设置外伸的方平口边8,方平口边8上设置螺栓孔,通过螺栓将对应的方平口边8固定在一起。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头部I和法兰部2的结构由外到内依次包括外保护层6、内衬隔热层5、隔层4和保护网3,其中外保护层6的内侧设置挂钉7,挂钉7依次穿过内衬隔热层5、隔层4、保护网3,末端由锁片卡合,从而将内衬隔热层5、隔层4、保护网3固定在外保护层6的内侧,外保护层6与换热器不直接接触。由于内衬隔热层5、隔层4和保护网3具有轻质、柔软和不易定型的特点,因此挂钉7在外保护层6内侧按照菱形分布,每平方米30 35个,每平方米30 35个,间隔为15 18cm。本实施例中,保护网3为六角形不锈钢丝网内衬隔热层5为玻璃布,内衬隔热层5为硅酸铝纤维针刺毯或橡树海绵材料,外保护层6为阻燃型玻璃钢材料,挂钉7为预埋刺钉。在实际应用中,可以省略内衬隔热层5,在外保护层6内侧只留下保护网3和内衬隔热层5。由于在200°C以上的高温下,换热器久用后法兰上的密封垫老化,会存在漏油状况,但因换热器的封头被换热器封头保温装置包裹,技术人员很难从外部观察到漏油。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技术在法兰部对应于法兰的下端的部位设计了一个圆管状的漏油槽,漏油槽的外保护层由不锈钢板或镀锌铁皮制作而成,直径为050,长度为100mm。漏油槽一端设置在法兰部之内,另一端设置在法兰部之外,漏油槽中填充硅酸铝纤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ー种可重复使用的换热器封头保温装置,包括设置在换热器封头的仿形保温套,其特征在于所述仿形保温套为层状结构,由外到内依次包括外保护层和内衬隔热层,所述外保护层内侧分布有挂钉,所述挂钉的末端穿过内衬隔热层,所述末端设置锁片。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可重复使用的换热器封头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仿形保温套包括头部和法兰部,所述头部和所述法兰部之间通过可拆卸连接结构连接为ー体。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ー种可重复使用的换热器封头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拆卸连接结构为哈呋式结构。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可重复使用的换热器封头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挂钉的分布状态为菱形分布,姆平方米30 35个,间隔为15 18cm。5.如权利要求2或3之一所述的ー种可重复使用的换热器封头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衬隔热层与外保护层之间设置有保护网,所述保护网为六角形不锈钢丝网。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ー种可重复使用的换热器封头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世勇苗永康谢惠丽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天润康隆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