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713151 阅读:1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25 11: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油冷装置,其包括:一基座,该基座作为整个装置的承载件;一壳体,该壳体固定安装于基座上;一隔板将所述壳体的内腔分隔为第一内腔和第二内腔;一冷凝器,该冷凝器固定安装于第一内腔中;一压缩机,该压缩机固定安装于第二内腔中;一蒸发器,该蒸发器固定安装于第二内腔中;一油箱,该油箱固定安装于壳体旁侧;所述的冷凝器、蒸发器和压缩机通过管体相互连通,并相互配合运作。由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冷凝器、蒸发器和压缩机通过管体相互连通,并相互配合运作,对高温油体进行冷却。这种油冷方式环环相扣、控制精密,冷却效果非常好,而且使用起来十分方便。(*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液体冷却
,特指ー种使用方便、冷却效果好的油冷装置
技术介绍
油冷装置是ー种可对高温油体进行冷却,最終得到冷却油的装置。目前,油冷装置已经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领域以及其它的
传统的油冷装置一般都是由ー散热体以及镶嵌于散热体中的散热管构成,其中,所述散热管中的散热管出口和散热管进ロ显露于散热体外。所述散热管极短,只在散热体中绕几圈,这样结构的冷却效果不理想,得不到所需的冷却油,导致与其连接的机械设备的工作效率不高,使用起来十分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ー种使用方便、冷却效果好的油冷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种油冷装置,其包括一基座,该基座作为整个装置的承载件;ー壳体,该壳体固定安装于基座上;一隔板将所述壳体的内腔分隔为第一内腔和第二内腔;一冷凝器,该冷凝器固定安装于第一内腔中;ー压缩机,该压缩机固定安装于第二内腔中;ー蒸发器,该蒸发器固定安装于第二内腔中;一油箱,该油箱固定安装于壳体旁侧;所述的冷凝器、蒸发器和压缩机通过管体相互连通,并相互配合运作。进ー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油箱包括一箱体,该箱体设置安装有ー进油ロ、出油口和用于排泄废油的排油ロ ;所述箱体上还设置有一便于观看箱内油量的油量计。进ー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冷凝器包括一散热体以及镶嵌于散热体中的散热管,其中,所述散热管中的散热管出口和散热管进ロ显露于散热体外。进ー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散热体中设置有复数个管孔,所述散热管穿越于复数个管孔中。进ー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压缩机包括一母压缩机以及与母压缩机连通的子压缩机;所述母压缩机上安装有ー出气管,该出气管与冷凝器连通;所述子压缩机上安装有ー进油管,并通过该进油管与油箱相连通。 进ー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蒸发器包括ー蒸发装置,该蒸发装置上设置有一与所述冷凝器连通的出气管、与压缩机连通的回气管以及显露于壳体外的出油管。进ー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隔板上镶嵌有ー散热装置,该散热装置包括与冷凝器相抵触的散热板以及位于所述第二内腔中的散热风扇。进ー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基座上还设置有至少四个滚轮。 本技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而具有的有益效果本技术中冷凝器、蒸发器和压缩机通过管体相互连通,并相互配合运作;高温油体从油箱进油ロ流进其箱体,并通过进油管流入压缩机;压缩机将油体进行压缩,并将压缩后的高温过热蒸气从出气管流入冷凝器,冷凝器将压缩机排出的高温过热蒸气冷凝为高压液体;再从出气管流入蒸发器中,液体制冷剂在蒸发器中吸收冷却油热量之后,气化为低温低压的气态蒸气,即蒸发器通过蒸发吸热带走冷却油热量;冷却油最后到压缩机回气管,完成制冷循环;这种油冷方式环环相扣、控制精密,冷却效果非常好,而且使用起来十分方便。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图3为本技术的内部示意图;图中I——基座、11——滚轮、2——壳体、21——孔板、3——冷凝器、31——散热体、32—散热管、4—压缩机、41—母压缩机、411—出气管、42——子压缩机、421——进油管、5——蒸发器、51——出气管、52——回气管、53——出油管、6——油箱、61——箱体、62——油量计、63——进油口、64——出油口、65——排油口、71——散热板、72——散热风扇。具体实施方式一种油冷装置,其包括一基座1,该基座I作为整个装置的承载件;一壳体2,该壳体2固定安装于基座I上;一隔板将所述壳体2的内腔分隔为第一内腔和第二内腔;一冷凝器3,该冷凝器3固定安装于第一内腔中;一压缩机4,该压缩机4固定安装于第二内腔中;一蒸发器5,该蒸发器5固定安装于第二内腔中;一油箱6,该油箱6固定安装于壳体I旁侧;所述的冷凝器3、蒸发器4和压缩机5通过管体相互连通,并相互配合运作。所述基座I上还设置有至少四个滚轮11 ;所述壳体2上方还设置有用于散热的孔板21。所述冷凝器3包括一散热体31以及镶嵌于散热体31中的散热管32,其中,所述散热管32中的散热管出口和散热管进口显露于散热体31外。所述散热体31中设置有复数个管孔,所述散热管32穿越于复数个管孔中。所述压缩机4包括一母压缩机41以及与母压缩机41连通的子压缩机42 ;所述母压缩机41上安装有一出气管411,该出气管411与冷凝器3连通,即所述母压缩机41通过出气管411与冷凝器3的散热管进口相连通。所述子压缩机42上安装有一进油管421,并通过该进油管421与油箱6相连通,即所述子压缩机42通过进油管421与油箱6中的出油口相连通。所述蒸发器5包括一蒸发装置,该蒸发装置上设置有一与所述冷凝器3连通的出气管51、与压缩机4连通的回气管52以及显露于壳体2外的出油管53 ;即蒸发器5通过出气管51与冷凝器3中的散热管出口相连通,蒸发器5通过回气管52与压缩机4中的子压缩机42相连通。所述油箱6包括一箱体61,该箱体61设置安装有一进油口 63、出油口 64和用于排泄废油的排油口 65 ;所述箱体61上还设置有一便于观看箱内油量的油量计62。所述隔板上镶嵌有一散热装置7,该散热装置7包括与冷凝器3相抵触的散热板71以及位于所述第二内腔中的散热风扇72,散热装置7可对冷凝器3进行散热。高温油体从油箱6进油ロ 63流进其箱体61,并通过进油管421流入压缩机4,通过回气管52流入蒸发器5中;压缩机4将冷媒气体进行压缩,并将压缩后的高温过热蒸气从出气管411流入冷凝器3,冷凝器3将压缩机4排出的高温过热蒸气冷凝为高压液体;再从出气管51流入蒸发器5中,液体制冷剂在蒸发器中吸收冷却油热量之后,气化为低温低压的气态蒸气,即蒸发器5通过蒸发吸热带走冷却油热量;冷媒气体最后到压缩机回气管;完成制冷循环,并可从显露于壳体2外的出油管53流出,输送到需要冷却的设备。 以上内容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技术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冷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一基座(1),该基座(I)作为整个装置的承载件; 一壳体(2),该壳体(2)固定安装于基座(I)上;一隔板将所述壳体(2)的内腔分隔为第一内腔和第二内腔; 一冷凝器(3),该冷凝器(3)固定安装于第一内腔中; 一压缩机(4),该压缩机(4)固定安装于第二内腔中; 一蒸发器(5),该蒸发器(5)固定安装于第二内腔中; 一油箱(6),该油箱(6)固定安装于壳体(I)旁侧; 所述的冷凝器(3 )、蒸发器(4 )和压缩机(5 )通过管体相互连通,并相互配合运作。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油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3)包括一散热体(31)以及镶嵌于散热体(31)中的散热管(32),其中,所述散热管(32)中的散热管出口和散热管进口显露于散热体(31)外。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油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体(31)中设置有复数个管孔,所述散热管(32)穿越于复数个管孔中。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油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4)包括一母压缩机(41)以及与母压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阳建英梁启光
申请(专利权)人:特新微电子东莞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