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间隙小的排气歧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711671 阅读:2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25 09: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间隙小的排气歧管,包括进气管与半壳体,第一进气管和第四进气管组成组合管,第二进气管和第三进气管组成组合管,左半壳体和右半壳体组成整体壳体,第一进气管和第四进气管组合管与第二进气管和第三进气管组合管与左半壳体和右半壳体连接,左半壳体、右半壳体的内壁分别与第一进气管和第四进气管之间,以及第二进气管和第三进气管之间设有间隙,所述的间隙为三角形。其优点在于,通过将菱形间隙改为三角形间隙,显著缩小了间隙的面积,有效提高了焊接的可靠性,从而较大地降低了产品返工率和报废率,最终降低生产成本。(*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间隙小的排气歧管,主要用于减少进气端锥与进气管之间组装后,因两个半壳式进气端锥之间的间隙较大而导致的漏气现象,属于发动机零件

技术介绍
两半壳式进气端锥加进气管是ー种常用的排气歧管设计方案,如图I、图2所示,先将第一进气管I和第四进气管4组装在一起成为组合管,第二进气管2和第三进气管3组装在一起成为组合管,左半壳体5和右半壳体6组装成为整体壳体,再将第一进气管I和第四进气管4组合管与第二进气管2和第三进气管3组合管同时与左半壳体5和右半壳体6整体壳体组装,由于两个半壳体上端的连接处具有翻边,因此会在左半壳体5和右半壳体6内壁分别与第一进气管I和第四进气管4之间,以及第二进气管2和第三进气管3之间产生间隙7,间隙7为菱形。目前冲压件和管子倒角的生产加工エ艺很难将这个间隙縮小,焊缝很难一次性覆盖这个间隙,从而导致此处易产生漏气现象,最終使排气歧管的返工率与报废率提高,并且即使修补,补焊也很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间隙小的排气歧管,使两半壳式进气端锥内进气管之间的间隙縮小,減少因此导致的漏气现象,提高焊接可靠性。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间隙小的排气歧管,包括进气管与半壳体,第一进气管和第四进气管组成组合管,第二进气管和第三进气管组成组合管,左半壳体和右半壳体组成整体壳体,第一进气管和第四进气管组合管与第二进气管和第三进气管组合管与左半壳体和右半壳体连接,左半壳体、右半壳体的内壁分别与第一进气管和第四进气管之间,以及第ニ进气管和第三进气管之间设有间隙,所述的间隙为三角形。本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将菱形间隙改为三角形间隙,显著缩小了间隙的面积,有效提高了焊接的可靠性,从而较大地降低了产品返工率和报废率,最終降低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I为现有的排气歧管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的排气歧管的A向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ー种间隙小的排气歧管的结构不意图;图4为ー种间隙小的排气歧管的A向局部放大结构不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ー步说明。实施例如图3、4所示,先将第一进气管I和第四进气管4组装在一起成为组合管,第二进气管2和第三进气管3组装在一起成为组合管,左半壳体5和右半壳体6组装成为整体壳体,再将第一进气管I和第四进气管4组合管与第二进气管2和第三进气管3组合管同时与左半壳体5和右半壳体6整体壳体组装,与原有设计不同,将左半壳体5与右半壳体6上端连接处的翻边去除,端部处半壳和半壳之间对接焊,这样原先为菱形的间隙7就变为三角形的间隙8,间隙8的面积较间隙7至少减少1/2,由此可以显著提高焊接可靠性,最终大大降低产品返工率和报废率,降低生产成本。虽然本技术已以较佳实施例掲示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修改和完善,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当以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间隙小的排气歧管,包括进气管与半壳体,第一进气管(I)和第四进气管(4)组成组合管,第二进气管(2)和第三进气管(3)组成组合管,左半壳体(5)和右半壳体(6)组成整体壳体,第一进气管(I)和第四进气管(4)组合管与第二进气管(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涛唐寅君
申请(专利权)人:克康上海排气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