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过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710380 阅读:1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25 07: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物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生物过滤装置包括平行设置的进水槽,生物滤槽和出水槽,进水槽的一端设有进水口,进水槽与生物滤槽相邻侧设有进水隔板,该进水隔板底部设有进水槽口,生物滤槽与出水槽相邻侧设有出水隔板,该出水隔板上端设有出水槽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平行设置进水槽、生物滤槽和出水槽的方法,加大了生物滤槽进水面积和出水面积,避免了因过滤过程中因生物片被污物堵塞而造成的出水不畅。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出水畅通,排水均匀。(*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水产养殖系统,具体涉及一种生物过滤装置
技术介绍
传统的水产养殖均是在泥地里开挖一个养殖池,在池内养殖各种鱼类、贝类和虾类,土壤容易酸败,产生淤泥。在养殖过程中由于多余的喂养饲料以及鱼虾的排泄物会污染养殖池内的水,从而降低鱼虾的成活率,因此需要经常换水,但是由于该养殖池一般在5亩以上,因此换水量大,不仅耗费大量的水,排泄出来的水会对海洋湖泊河流造成污染。由于每次换水只能换掉整体水量的159^20%,多数养殖水产品处于亚健康状态,因此养殖的产量 每亩产量达1000余斤就算高产。因此需要设计一种用于该养殖池的生物过滤装置,用以过滤养殖污水,实现水的重复利用。常用的生物过滤装置在过滤过程中靠进水端的生物片易被污物堵塞,造成出水不畅,影响净化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物过滤装置,可快速净化水质,且出水均匀。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生物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生物过滤装置包括平行设置的进水槽,生物滤槽和出水槽,进水槽的一端设有进水口,进水槽与生物滤槽相邻侧设有进水隔板,该进水隔板底部设有进水槽口,生物滤槽与出水槽相邻侧设有出水隔板,该出水隔板上端设有出水槽口。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进水槽、生物滤槽和出水槽均为长条形结构,进水隔板的长度为40(T600cm,该进水隔板底部设有若干个进水槽口,该进水槽口的宽度2(T30cm,高度l(T20cm,相邻两个进水槽口之间间隔2(T30cm。出水隔板的长度为40(T600cm,该出水隔板上端设有若干出水槽口,该出水槽口的宽度为35 45cm,高度为4(T50cm,两个相邻出水槽口之间的间隔为9(Tl00cm。本技术采用平行设置进水槽、生物滤槽和出水槽的方法,加大了生物滤槽进水面积和出水面积,避免了因过滤过程中因生物片被污物堵塞而造成的出水不畅。因此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出水畅通,排水均匀。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所示,一种生物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生物过滤装置包括平行设置的进水槽1,生物滤槽2和出水槽3,进水槽I的一端设有进水口 6,进水槽I与生物滤槽2相邻侧设有进水隔板4,该进水隔板4底部设有进水槽口 8,生物滤槽2与出水槽3相邻侧设有出水隔板5,该出水隔板5上端设有出水槽口 9。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进水隔板的长度为40(T600cm,该进水隔板4底部设有若干个进水槽口 8,每个进水槽口 8的宽度2(T30cm,高度l(T20cm,相邻两个进水槽口之间间隔2(T30cm。出水隔板5的长度为40(T600cm,该出水隔板上端设有若干出水槽口 9,每个出水槽口 9的宽度为35 45cm,高度为4(T50cm,两个相邻出水槽口之间的间隔为9(Tl00Cm。生物滤槽内设置生物片(图中未示出),其功用是将 污水中的氨氮经生物片上的微生物分解,达到保持水中氨氮的安全。该生物片为市购产品,在此不再赘述。本技术中待处理水从进水槽一端的进水口流入,然后通过进水隔板底部的进水槽口进入生物滤槽内,经过生物滤槽内设置的生物片分解水中的氨氮后,从出水隔板顶部的出水槽口进入出水槽,从出水槽出水口出水。由于加大了生物滤槽的进水面积和出水面积,因此避免了因生物片堵塞而造成的出水不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ー种生物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生物过滤装置包括平行设置的进水槽,生物滤槽和出水槽,进水槽的一端设有进水ロ,进水槽与生物滤槽相邻侧设有进水隔板,该进水隔板底部设有进水槽ロ,生物滤槽与出水槽相邻侧设有出水隔板,该出水隔板上端设有出水槽ロ。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生物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进水槽、生物滤槽和出水槽均为长条形结构。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物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进水隔板的长度为40(T600cm,该进水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益顿
申请(专利权)人:喃嵘水产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