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捷式壁障安装小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710291 阅读:2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25 07: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捷式壁障安装小车,包括底板,所述的底板上方设有承载板,所述的底板和承载板之间设有升降机构,所述的升降机构下端与底板活动连接,所述的升降机构上端与承载板活动连接,所述的底板下方设有万向轮,所述的万向轮与底板固定连接。便捷式壁障安装小车通过底部的万向轮,能够移动壁障的位置进行调节,通过对壁障左右,前后位置调整后将壁障固定在碰撞壁上,取下壁障安装小车,等试验完成之后,再利用壁障安装小车将壁障取下,下一次试验进行同样的操作安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便捷式壁障安装小车利用液压原理将壁障举升到法规规定的高度,后将其移动到碰撞壁前,调整壁障左右位置后,固定即可,便于操作,且也方便对位置的调整。(*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碰撞试验工具,更具体的说,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汽车碰撞试验的便捷式壁障安装小车
技术介绍
目前,在整车碰撞试验中,40%偏置碰撞、30度角碰撞、柱撞等试验形式,需要在碰 撞壁前安装壁障。壁障表面应铅垂,壁障前表面由可变形的结构构成,可变形结构的前表面与试验车辆行驶方向垂直,误差可在±1°内。相对壁障的车辆应覆盖壁障表面的40%,误差为±20 mm。可变性壁障与地面高度为200mm。上述为壁障安装时的位置规定。在正常方式下,使用叉车将壁障抬起之后,根据米尺测量其与地面及轨道的位置,然后将其固定在碰撞壁上,此方式需要两个人配合进行,并且在地坑上进行叉车作业,危险系数大,在叉车的举升下,调整壁障的各个角的高度难度比较大,故使用本专利的便捷式壁障安装小车能达到法规要求。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01034040A,授权公开日为2007年09月12日,专利技术的名称为汽车碰撞的多功能仿真分析方法及可移动壁障,该申请案公开了一种汽车碰撞的多功能仿真分析方法及可移动壁障,方法包括建立可移动壁障模型,将可移动壁障的车架、轮胎、安装板定义为不发生变形和相对位移的刚体,将可移动壁障的上、下蜂窝吸能块的模型建立在所述安装板上,并将所述可移动壁障的相关尺寸设置为具体的模型参数,将实际车辆的车辆参数对应带入到所述可移动壁障的模型参数中,从而利用所述可移动壁障仿真所述待测车辆来进行车辆的各种碰撞测试分析。其中不足之处是使用叉车将壁障抬起之后,根据米尺测量其与地面及轨道的位置,然后将其固定在碰撞壁上,此方式需要两个人配合进行,并且在地坑上进行叉车作业,危险系数大,在叉车的举升下,调整壁障的各个角的高度难度比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使用叉车将壁障抬起之后,根据米尺测量其与地面及轨道的位置,然后将其固定在碰撞壁上,此方式需要两个人配合进行,并且在地坑上进行叉车作业,危险系数大,在叉车的举升下,调整壁障的各个角的高度难度比较大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安装方便的的便捷式壁障安装小车。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捷式壁障安装小车,包括底板,其特征是,所述的底板上方设有承载板,所述的底板和承载板之间设有升降机构,所述的升降机构下端与底板活动连接,所述的升降机构上端与承载板活动连接,所述的底板下方设有万向轮,所述的万向轮与底板固定连接。便捷式壁障安装小车通过底部的万向轮,能够移动壁障的位置进行调节,中间为交叉式举升机构,通过液压装置将壁障进行举升调节;通过对壁障左右,前后位置调整后将壁障固定在碰撞壁上,取下壁障安装小车,等试验完成之后,再利用壁障安装小车将壁障取下,下一次试验进行同样的操作安装,大大的节省了人力及时间,提高了试验速度。作为优选,所述的升降机构包括液压缸和升降组件,所述的液压缸分别与底板和承载板活动连接,所述的升降组件分别与底板和承载板活动连接。液压缸给承载板的升降提供动力,升降组件用来支撑承载板。作为优选,所述的升降组件为四组且呈V形,所述的升降组件平均分布在承载板两侧。升降组件呈V形,方便折叠,且平均分布在承载板两侧,可以起到平衡的作用。作为优选,所述的液压缸一侧设有液压手柄,所述的液压手柄与底板活动连接。按压液压手柄,可以将液压油输送到液压缸,从而给承载板的升降提供动力。作为优选,所述的升降组件包括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所述的第一连接杆一端与底板铰接,第一连接杆另一端与第二连接杆铰接,所述的第二连接杆上端与承载板铰接。升降组件通过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铰接来实现V形开口的大小,从而实现承载板高度的调节。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便捷式壁障安装小车利用液压原理将壁障举升到法规规定的高度,后将其移动到碰撞壁前,调整壁障左右位置后,固定即可,便于操作,且也方便对位置的调整。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I、底板;2、承载板;3、升降组件;4、液压缸;5、液压手柄;6、万向轮;7、第一连接杆;8、第二连接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便捷式壁障安装小车,包括底板I,底板I上方有承载板2,底板I和承载板2之间装有升降机构,升降机构下端与底板I铰接,升降机构上端与承载板2铰接,底板I下方方角处有四个万向轮6,万向轮6与底板I螺栓连接,升降机构包括液压缸4和升降组件3,液压缸4分别与底板I和承载板2铰接,液压缸4右侧装有液压手柄5,液压手柄5与底板I铰接,升降组件3分别与底板I和承载2板铰接,升降组件3为四组且呈V形,升降组件3平均分布在承载板2两侧,升降组件3包括第一连接杆7和第二连接杆8,第一连接杆7下端与底板I铰接,第一连接杆7上端与第二连接杆8铰接,第二连接杆8上端与承载板2铰接。在进行汽车碰撞试验时,40%偏置碰撞、30度角碰撞、柱撞等试验形式,需要在碰撞壁前安装壁障,此时,先将壁障放到承载板上,利用底板上的万向轮移动到壁障安装点,按压液压手柄,液压油输送到液压缸,液压缸将承载板举升到壁障安装位置,再利用万向轮进行左右位置调节,调节完毕,最后将壁障固定在试验碰撞位置,进行碰撞试验;实验结束后,将便捷式壁障安装小车移动到壁障下方,松开壁障,壁障将落到承载板上,然后移动便捷式壁障安装小车,将壁障移动到存放位置;在进行下一次试验时,进行同样的步骤安装,大大的节省了人力及时间,提高了试验速度,对壁障方向的调节简便易行。避免了在正常方式下,使用叉车将壁障抬起之后,根据米尺测量其与地面及轨道的位置,然后将其固定在碰撞壁上,此方式需要两个人配合进行,并且在地坑上进行叉车作业,危险系数大,在叉车的举升下,调整壁障的各个角的高度难度比较大的问题。上述具体实施方式用来解释说明本技术,而不是对本技术进行限制,在 本技术的精神和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对本技术作出的任何修改和改变,都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捷式壁障安装小车,包括底板,其特征是,所述的底板上方设有承载板,所述的底板和承载板之间设有升降机构,所述的升降机构下端与底板活动连接,所述的升降机构上端与承载板活动连接,所述的底板下方设有万向轮,所述的万向轮与底板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便捷式壁障安装小车,其特征是,所述的升降机构包括液压缸和升降组件,所述的液压缸分别与底板和承载板活动连接,所述的升降组件分别与底板和承载板活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国华柳惠君顾小棚韩刚刘卫国赵福全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