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何继平专利>正文

一种排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710112 阅读:1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25 07: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排粉装置,其包括马达、漏斗、机架、齿轮装置,其中漏斗设置在机架的上部,齿轮装置设置在漏斗的下方,齿轮装置包括两个齿轮,在两个齿轮之间设置有隔板,两个齿轮通过马达电动轴连接在一起,机架上位于齿轮装置的底部设置有用于粉末状物质排出的开口组合,其中开口组合包括两个开口部,其中一个开口部设置在一个齿轮的下方,另一个开口部设置在另一个齿轮的下方。(*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粉末状原料度量分配
,尤其涉及一种排粉装置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传统的利用旋转齿轮来度量分配粒粉状塑胶粉末状原料的装置是由单ー驱动马达配单ー齿轮来进行度量与分配的,这种装置不仅工作速度缓慢,而且由于每ー份分配出来的粒粉状塑胶粉末状原料是独立进行的,因此分配出来的各份粉末状原料份量相差较大,而且由于排出来的粉末状原料需要分配给模具腔内每个开ロ部外接的设备 中,因此模具里有多个开口外接设备的话则须要的马达也很多,这样会大量的浪费电器机械材料。有鉴于此,提供一种提高精确度和工作效率的排粉装置成为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ー种可以同时分配多份且精确度比较高的排粉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排粉装置,其包括马达、漏斗、机架、齿轮装置,其中漏斗设置在机架的上部,齿轮装置设置在漏斗的下方,齿轮装置包括两个齿轮,在两个齿轮之间设置有隔板,两个齿轮通过马达电动轴连接在一起,机架上位于齿轮装置的底部设置有用于粉末状物质排出的开ロ组合,其中开ロ组合包括两个开ロ部,其中一个开ロ部设置在一个齿轮的下方,另ー个开ロ部设置在另ー个齿轮的下方。进ー步地,齿轮装置可以包括多个规格相同的齿轮。其可以最大限度的节省电器机械材料。进ー步地,开ロ组合中所包含的开ロ部为方形孔,其中方形孔的数量与齿轮的数量相同,每个齿轮的下方均设置ー个方形孔。进ー步地,两个开ロ部中的一个开ロ部为短方形孔,位于ー个齿轮的下方,且位于机架的ー侧;两个开ロ部中的另ー个开ロ部为长方形孔,位于两个齿轮的下方,且位于机架的另ー侧。进ー步地,马达的转速为60RPM。本技术提供的是ー种排粉装置,通过ー个驱动马达驱动多个齿轮,使得从漏斗流入装置内的粉末状原料可以同时被等量分配多份,通过在齿轮正下方设置开ロ部,使得待排出的粉末状原料得以充分排出,降低粉末状原料残留在机架底部的可能性,以此提高分配粉末状原料的精确度,并提高了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排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所示的一种排粉装置仰视图;图3为图I所示的一种排粉装置排粉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I所示的一种排粉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I所示的一种排粉装置的另ー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其作为本说明书的一部分,通过实施例来说明本技术的原理,本技术的其他方面,特征及其优点通过该详细说明将会变得一目了然。如图1-3所示,本技术提供的是ー种排粉装置,包括马达(图中未示出)、机架I、漏斗2、齿轮装置3,其中漏斗2设置在机架I的上部,齿轮装置3设置在漏斗2的下方,齿轮装置3包括两个齿轮,两个齿轮之间设置有隔板4,两个齿轮通过马达电动轴5连接在一起,机架I上位于齿轮装置3的底部设置有用于粉末排出的开ロ组合6 ;开ロ组合6包括 两个开ロ部,其中一个开ロ部61设置在一个齿轮31的下方,另ー个开ロ部62设置在另ー个齿轮32的下方。如图3所示,通过在机架I顶部设置的漏斗2,使装在漏斗中的粉末状原料可以流到设置在漏斗2下方的齿轮装置3与隔板4所形成的空间中,当齿轮装置3在步进马达与轴的带动下以60RPM转速,带动粉末状原料旋转,当齿轮装置3转到机架I收窄内壁的位置时,就会在被等分成份量固定的粉末状原料,在齿轮在马达电动轴的带动下,当该份固定份量粉末状原料转到齿轮下方的开ロ部上方时,粉末状原料就会通过开ロ部61或62排出,这样可以使得排粉装置同时排出两份容量大致相同的粉末状原料。较佳地,该齿轮装置3包括两个以上规格相同的齿轮。隔板4与相邻的两个齿轮紧密连接,使得从漏斗2中流到齿轮装置3中的粉末状原料不会从因齿轮与隔板4连接不紧密产生的缝隙中流失。通过ー个马达带动多个齿轮,可以在装有粉末状原料的空间转到每个齿轮下方的开ロ部时,可以排出多份份量固定的粉末状原料。该开ロ组合6中所包含的开ロ部为方形孔,其中该方形孔的数量与齿轮的数量相同,每个齿轮的下方均设置ー个方形孔。将开ロ部设置成方形孔,有利于粉末状原料的充分排出,不会残留在机体底部。 如图4所示,齿轮装置包含两个规格相同的齿轮,开ロ组合6中包括两个开ロ部,两个开ロ部中的一个开ロ部设置为短方形孔,该短方形孔设置在齿轮31下方且位于机架I的ー侧;两个开ロ部中的另ー个开ロ部设置为长方形孔,该长方形孔设置在齿轮31和齿轮32下方,且位于机架I的另ー侧。当齿轮装置3在马达与轴的带动下,顺时针旋转时,齿轮31与隔板形成的空间装载的固定份量的粉末状原料会从短方形孔排出,由于在齿轮32下方与短方形孔相同的位置是封闭的,因此齿轮32与隔板形成的空间装载的固定份量的粉末状原料会在其转到长方形孔上方时排出。如图5所示,当齿轮装置3在马达与轴的带动下,逆时针旋转时,短方形孔与长方形孔的位置对调,齿轮31与隔板形成的空间装载的固定份量的粉末状原料会从短方形孔排出,因为在齿轮32下方与短方形孔同列的位置是封闭的,因此齿轮32与隔板形成的空间装载的固定份量的粉末状原料会在其转到长方形孔上方时排出。为了防止粉末原料滲出装载空间,该隔板4与相邻的两个齿轮紧密连接在一起。从而可以防止原料从ー个装载空间转移到另ー个装载空间。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排粉装置,当齿轮装置包含两个齿轮时,可以在马达的功率范围内取得较佳效果,而且简化电路。其马达的转速为60RPM时,可以取得较佳的排粉效果。本技术提供的是ー种排粉装置,通过ー个驱动马达驱动多个齿轮,使得从漏斗流入装置内的粉末状原料可以同时被等量分配多份,通过在齿轮正下方设置开ロ部,使得待排出的粉末状原料得以充分排出,降低粉末状原料残留在机架底部的可能性,以此提高分配粉末状原料的精确度,并提高了工作效率。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技术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技术所涵盖 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排粉装置,包括马达、漏斗、机架和齿轮装置,其中所述漏斗设置在所述机架的上部,所述齿轮装置设置在所述漏斗的下方,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装置包括两个齿轮,两个所述齿轮之间设置有隔板,所述两个齿轮通过马达电动轴连接在一起,所述机架上位于所述齿轮装置的底部设置有用于粉末排出的开ロ组合; 所述开ロ组合包括两个开ロ部,其中一个开ロ部设置在所述ー个齿轮的下方,另ー个所述开ロ部设置在另ー个所述齿轮的下方。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排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装置包括两个以上规格相同的齿轮。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排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国康
申请(专利权)人:何继平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