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火力发电机组循环水系统不投运的分系统调试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7703841 阅读:3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25 00: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火力发电机组循环水系统不投运的分系统调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把凝输水作为空压机系统的冷却介质,除盐水箱与凝输泵、凝结水箱组成的循环系统作为辅助冷却手段,解决分系统调试时试运设备的散热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对于发电机组的辅机设备按发热量区别对待,当空压机试运时,对系统进行改造,考虑另接水源来替代闭式水。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冷却水系统后,冷却效果显著,而且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设计结构和安装工艺简单、临时耗材少、耗水量和耗电量小的特点,在不投用循环水系统的情况下,大大节约了厂用电,及时保证了工程调试过程中各分系统的调试工作,使工程各接点顺利衔接,为工程按期、顺利投产,打下了坚实基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汲及一种火力发电机组分系统调试阶段的调试工艺,特别涉及一种在火电厂中循环水系统因某种原因暂时还不具备投运条件时的分系统调试工艺。
技术介绍
火力发电机组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它在设备安装完后,需要经过单体调试、分系统调试及整套启动试运等程序后才能投入商业运行。循环水系统是湿冷火电机组启动试运的最基本条件,除冷却汽轮机排汽外,送风机、引风机、给水泵、空压机等辅助机械设备运行时产生的热量都要通过闭式冷却水系统带走,而闭式冷却水则是通过水-水交换器用开式循环水来进行冷却。如果没有循环水系统,则冷却水系统就不能工作,辅助机械设备所产生的热量无法带走,辅助机械就不能进行试运。因此,在分系统调试中,循环水系统的调试通常是最早开展的系统之一,循环水系统试运结束,才能进行开式水系统、闭式冷却水系统的试运,其次才是压缩空气系统的调试,有了压缩空气才能对一些气动阀门、气动挡板进行调试,最后再对其它的系统进行试运。如果因为某种原因致使循环水系统不能如期调试,那也就意味着其它系统的调试工作也不能开展。一般电厂循环水系统取/排水于大海或大型河流,在海涂、河边施工,施工地质条件比较恶劣,施工时间受潮汛期制约,施工期长。有时长距离施工不但施工条件复杂多变还牵涉到沿途政策处理等许多棘手问题,存在不确定因素。因此循环水系统的施工常常是影响整个工程进度的关键因素。在电厂基建调试中实施无循泵分系统调试可以提前一个月左右甚至更多的工程进度,为工程提前发挥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起到关键的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火力发电机组分系统调试工艺,带走辅助机械试运时产生的热量,使得在循环水系统不投运的情况下依然能开展其它系统的正常调试工作。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其特征在于把凝输水作为空压机系统的冷却介质,除盐水箱与凝输泵、凝结水箱组成的循环系统作为辅助冷却手段,解决分系统调试时试运设备的散热问题。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对于发电机组的辅机设备按发热量区别对待,一般辅助机械试运时采用闭式水换水的方式进行冷却,即采用凝输泵向闭式水箱不断补入低温凝输水,同时通过闭式水系统回水管路排放热的闭式水的方式,达到控制并降低闭式水温度的目的,闭式水温度大于40°C时,打开闭式水用户中冷却水用量较大的用户出口的无压放水点进行放水,同时由凝结水输送泵向闭式水水箱补充新鲜的除盐水,控制闭式水温在30°C以下;2)当空压机试运时,对系统进行改造,专门用一台凝结水输送泵C为冷却水需求量比较大的空压机及其冷干机服务,具体实施步骤隔离原汽机房闭式水系统至空压机房的闭式水管路,从凝结水输送泵C出口管路上接一路临时管路至空压机房内闭式冷却水进水管路,并通过空压机房内闭式冷却水回水管路,再用临时管将回水接回凝输泵C再循环管路,用凝输泵A或凝输泵B与2个除盐水箱打循环进行换水冷却。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对于发电机组的辅机设备按发热量区别对待,当空压机试运时,对系统进行改造,考虑另接水源来替代闭式水。采用本专利技术的冷却水系统后,冷却效果显著,而且本专利技术具有设计结构和安装工艺简单、临时耗材少、耗水量和耗电量小的特点,在不投用循环水系统的情况下,大大节约了厂用电,及时保证了工程调试过程中各分系统的调试工作,使工程各接点顺利衔接,为工程按期、顺利投产,打下了坚实基础。附图说明图I、火电厂凝输水改为冷却水系统不意图,图中的标号分别表不1、凝输泵C进口阀,2、凝输泵C临时出口阀,3、凝输泵C出口阀,4、凝输水临时进口管,5、凝输水临时出口管,6、凝输泵C再循环管,7、凝输泵C再循环阀。图2、火电厂闭式水系统示意图,图中的标号分别表示1’、闭式水箱凝输水补水阀,2’、闭式水箱凝结水补水阀,3’、小机润滑油冷却器出水处放水阀,4’、闭式水再循环阀。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法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具体实施例方式以某火电厂1000MW超超临界燃煤机组为例,给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应用。某火电厂1000MW超超临界燃煤机组因循环水取水口在海涂,施工条件恶劣,施工进度跟不上机组的整体进度,却又赶上社会总体缺电,为体现电力行业的社会责任,实施了无循环水系统分系统调试,本专利技术把凝输水作为空压机系统的冷却介质,除盐水箱与凝输泵、凝结水箱组成的循环系统作为辅助冷却手段,解决分系统调试时试运设备的散热问题。具体采取以下措施 I)对于发电机组的辅机设备按发热量区别对待,对于风机、空预器等旋转机械因旋转摩擦而产生的热量比较小,采用闭式水换水的方式进行。即一般辅助机械试运时采用闭式水换水的方式进行冷却,如图(2)所示,包括闭式水箱凝输水补水阀I’、闭式水箱凝结水补水阀2’、小机润滑油冷却器出水处放水阀3’、闭式水再循环阀4’,设计了一种排补水换热方式,即采用凝输泵A或凝输泵B向闭式水箱不断补入低温凝输水,同时通过闭式水系统回水管路排放热的闭式水的方式,达到控制并降低闭式水温度的目的。闭式水温度高(大于40°C)时,打开闭式水用户中冷却水用量较大的用户出口的无压放水点进行放水(如图2中的小机润滑油冷却器出水处放水阀3’),同时由凝结水输送泵向闭式水水箱补充新鲜的除盐水,这样控制闭式水温在30°C以下。闭式水本身在不断地循环运行,其本身也在不断地克服阻力转换热量,在无用户时,最终会有近20°C以上的温升,如果有辅助机械在试运,闭式水作为冷却介质流过辅助设备的冷却器后温度不断上升,为达到冷却效果必须控制闭式水温,这时就必须通过回水管路排放热的闭式水,并同时往闭式水系统补充新鲜的除盐水,达到降低闭式水温的效果。2)随着分系统中进入调试并投入运行的辅助设备越来越多,闭式水用户会逐渐增多,其中的压缩空气系统必须首先投入运行,这是关系到电厂各分系统气动阀门是否能够投入使用的关键,若压缩空气系统不能尽早投用,其结果必然会影响到各分系统的调试进度。空压机及冷干机投用时会产生大量热量,采用闭式水系统冷却时,闭式水温度会迅速升高,若仍采用凝输泵向闭式水系统换补水的方式,则无法有效控制闭式水的温升,最终闭式水系统和压缩空气系统会因闭式水水温太高而被迫停运,一旦闭式水系统和压缩空气系统停运,电厂其余各系统均无法进行调试和投运。对于空气压缩机,因其压缩空气做功,较大的功转化为了热量,需要较多的冷却水量来冷却,靠闭式水换水的方式不能满足试运的要求,考虑另接水源来替代闭式水。通常,压缩空气房附近布置有凝结水输送泵系统,考虑用其中的一台凝结水输送泵作为空气压缩机的冷却水系统动力(如附图I所示),凝输水作为空压机的冷却水介质。当空压机试运时,产生的热量由凝输水带走,至凝输水箱换热,并由凝输水管道及水箱向周围环境散热,当高温天气,凝输水箱水温仍来不及下降时,可用另外的凝输水泵向大容量的凝结水箱换水来进行降温。为此对系统进行改造,专门用一台凝结水输送泵(凝输泵C,93m3/h,16. 9kff)为冷却水需求量比较大的空压机及其冷干机服务,通过500m3凝结水箱打循环,如图I所示,包括凝结水箱、凝输泵A、凝输泵B,它还设有凝输泵C,凝结水箱通过凝输泵C进口阀I与凝输泵C相连,凝输泵C再通过凝输水临时进口管4、闭式水进口阀和空压机房内闭式冷却水进水管路相连,空压机房内闭式冷却水回水管路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火力发电机组循环水系统不投运的分系统调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把凝输水作为空压机系统的冷却介质,除盐水箱与凝输泵、凝结水箱组成的循环系统作为辅助冷却手段,解决分系统调试时试运设备的散热问题。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火力发电机组循环水系统不投运的分系统调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对于发电机组的辅机设备按发热量区别对待,一般辅助机械试运时采用闭式水换水的方式进行冷却,即采用凝输泵向闭式水箱不断补入低温凝输水,同时通过闭式水系统回水管路排放热的闭式水的方式,达到控制并降低闭式水温度的目的,闭式水温度大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达峰胡洲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意能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