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架型螺旋风能叶片及风能发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703818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25 00: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骨架型螺旋风能叶片,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和柔性片材,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形成双螺旋结构;所述柔性片材的一侧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架,另一侧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架,并沿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走势形成螺旋形受风面。该螺旋风能叶片结构简单、质量较轻,可显著提高低风速启动性能,且易于运输、安装、维护。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设有所述螺旋风能叶片的风能发电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风能发电
,特别是风能发电装置的螺旋风能叶片。本专利技术还涉及设有所述螺旋风能叶片的风能发电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电能需求大幅增长,由于供需之间的矛盾,许多地区在用电高峰甚至不得不采取限电措施,而增加电能供给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根本途径。在我国,电能主要来源于火电、水电和风电,另外有一部分来自核电,其中风电以其环保、成本低廉和不受地域限制等优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目前,风力发电机大多采用传统风车结构,采用辐射叶片,即由旋转中心延伸出若 干曲面叶片。这种风力发电机占据空间大,抗风能力差,且对材料强度有较高要求,加之自重大,难以高速旋转,风能效率低;也有小部分采用垂直轴风力发电机,垂直轴风力发电机一般分为两类s型风轮和H型风轮,S型风轮低风速启动性能好,但风能效率低;H型风轮风能效率高,但低风速时不易启动。针对风车式风力发电机和垂直轴风力发电机存在的不足,现有技术方案中出现了螺旋形风能发电装置。如公开号为CN101526068A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布说明书,公开了一种组合式螺旋叶轮风力发电系统,其螺旋叶轮是由若干叶轮垂直构件沿轴向组装,同时,每个叶轮垂直构件又是由若干叶轮水平构件沿螺旋叶轮径向拼接组合而成。又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1474868U的技术专利公开的螺旋直轴型风力发电装置,其转轴的一侧与发电机的心轴相连,复数片螺旋叶片的一侧固定在转轴的表面,且叶片沿转轴呈螺旋环绕状,叶片的另一侧成型有用于挡风的挡风墙,在叶片承接风力时,挡风墙可以承受一定的风力,减少风力从叶片的周边漏出。上述螺旋形风能发电装置采用螺旋形叶片代替原有风机叶片,让风吹过叶片产生两侧气压,从而使叶片绕中心轴转动;螺旋形叶片风能效率相对较高;叶片可采用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或塑料或轻质金属等,减轻风机重量,低风速启动性能有所提高;此种风力发电机使用地域限制较小,易于推广。但存在以下不足其一,螺旋形风能叶片虽然可选用轻质材料,但低风速启动性能的提高依然有限,有进一步改进的空间。其二,大多数螺旋叶片为组合结构,不仅加工成本高,且运输、安装、维护困难。其三,由于需要在螺旋形风能叶片的中心处设置转轴,导致其重量较大,且结构复杂。其四,叶片边缘挡风墙需要单独设置,使结构复杂化。因此,如何进一步简化螺旋形风能叶片的结构,以提高其低风速启动性能,并克服存在的不足,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骨架型螺旋风能叶片。该螺旋风能叶片结构简单、质量较轻,可显著提高低风速启动性能,且易于运输、安装、维护。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设有所述螺旋风能叶片的风能发电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第一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骨架型螺旋风能叶片,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和柔性片材,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形成双螺旋结构;所述柔性片材的一侧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架,另一侧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架,并沿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走势形成螺旋形受风面。优选地,进一步包括辅助支架,所述辅助支架支撑所述螺旋形受风面呈曲线型。优选地,所述柔性片材包括若干单片,所述单片沿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螺旋形走势依次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外侧设有轴向布置的传力绳。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为能够轴向伸缩的轻质弹性支架。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在所述螺旋形受风面两侧形成挡风墙。优选地,所述螺旋形受风面呈圆柱螺旋形或圆锥螺旋形。优选地,所述螺旋形受风面呈螺距螺旋形或变螺距螺旋形。优选地,所述柔性片材的材质为布料或膜料;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材质为钢丝或碳纤维。为实现上述第二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风能发电装置,包括发电机以及与所述发电机传动连接的螺旋风能叶片,所述螺旋风能叶片为上述任一项所述的骨架型螺旋风能叶片,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一端与所述发电机直接或间接连接。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骨架型螺旋风能叶片,主要由两个支架和中间的柔性片材构成,其中支架为整个叶片的骨架,形成叶片的边缘轮廓,柔性片材的两侧分别与两个支架连接,并沿着两个支架的走势形成螺旋形受风面。该风能叶片的支架可采用轻质弹性材料,柔性片材的质量也相对较轻,因此整个叶片的重量大幅减轻,可显著提高低风速启动性能,风能效率相对较高;由于支架一端可直接或间接与发电机连接,柔性片材为一体化设计,因此可省去中间转轴,进一步简化了结构。此外,其结构简单、易于加工,不仅加工成本较低,且易于运输、安装和维护。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为能够轴向伸缩的轻质弹性支架。由于支架采用了轻质弹性材料,因此实现了螺旋风能叶片的可伸缩设计,在螺旋风能叶片一次加工成型后,可在两端施加适当压力,使螺旋风能叶片被压缩,从而减小体积,方便安装、运输和使用。在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在所述螺旋形受风面两侧形成挡风墙,两侧支架除作为支架使用外,还可以形成挡风墙,在叶片承受风力时,挡风墙可 以减少风力从叶片的周边漏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风能发电装置设有上述骨架型螺旋风能叶片,由于上述骨架型螺旋风能叶片具有上述技术效果,设有该骨架型螺旋风能叶片的风能发电装置也应具备相应的技术效果。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骨架型螺旋风能叶片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所示骨架型螺旋风能叶片处于压缩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I所示骨架型螺旋风能叶片设有传力绳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I中所示柔性片材径向分割后所得单片的展开图;图5为图4所示单片在Im宽布料上的排列示意图;图6为图I中所示柔性片 材按照螺旋面展开公式直接展开时一个导程的展开图。图中I.第一支架2.第二支架3.柔性片材4.传力绳5.单片6.基材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的核心是提供一种骨架型螺旋风能叶片。该螺旋风能叶片结构简单、质量较轻,可显著提高低风速启动性能,且易于运输、安装、维护。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核心是提供一种设有所述螺旋风能叶片的风能发电装置。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请参考图1,图I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骨架型螺旋风能叶片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骨架型螺旋风能叶片,主要由第一支架I、第二支架2和中间的柔性片材3构成。第一支架I和第二支架2形成双螺旋结构,柔性片材3的一侧连接于第一支架1,另一侧连接于第二支架2,并沿第一支架I和第二支架2的走势形成螺旋形受风面。第一支架I和第二支架2为能够轴向伸缩的轻质弹性支架,其材质可采用钢丝或碳纤维等,柔性片材3采用质地较轻且具有一定韧性和强度的材料,如塑料膜、合成膜等膜料,或降落伞布等布料。柔性片材3与第一支架I和第二支架2的连接可采用穿套方式,即先在柔性片材3的两侧预制出一端封闭的套管,该套管与各支架的横截面直径相适配,将第一支架I和第二支架2沿套管穿入,并在另一端进行固定即可实现连接。当然,柔性片材3与第一支架I和第二支架2还可以采用其他连接方式,例如粘接、缝接或通过连接件连接等等。此外,整个螺旋风能叶片的形状也不局限于圆柱螺旋形,还可以是圆锥螺旋形,根据螺距的不同,还可以是等螺距螺旋形或变螺距螺旋形。由柔性片材3形成的螺旋形受风面不仅可以为直线型,还可以通过设置辅助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骨架型螺旋风能叶片,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和柔性片材,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形成双螺旋结构;所述柔性片材的一侧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架,另一侧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架,并沿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走势形成螺旋形受风面。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骨架型螺旋风能叶片,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辅助支架,所述辅助支架支撑所述螺旋形受风面呈曲线型。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骨架型螺旋风能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片材包括若干单片,所述单片沿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螺旋形走势依次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骨架型螺旋风能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外侧设有轴向布置的传力绳。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骨架型螺旋风能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为能够轴向伸缩的轻质弹性支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中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