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袁心洲专利>正文

生物信息能量养生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702187 阅读:2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24 21:45
本发明专利技术针对现有补偿生物信息能量装置存在的空白,提供了一种先进的、组合式的生物信息能量养生床。实现了近距离采集植物信息能量;给人体近距离全面补偿生物信息能量。处于工作状态时,在保健人体周围可以形成一个电磁场屏蔽空间,有效防止外来电磁波的干扰;不断增加其生物微波的功率密度,缩短了保健时间,提升了保健医疗的效果。本发明专利技术全部采用12V直流电源,节能、环保,具有先进的组合结构;先进的生物微波聚焦装置和屏蔽结构;先进的放置顺序;先进的苗车升降结构。保健过程中无接触、无创伤,无毒、副作用、安全、可靠,效果好;适合模具化批量生产,还具有方便拆卸和安装、运输;适合家庭使用等特点,是一种能够普遍提升人体健康水平、方便普及的新产品、新技术,具有创新性和独创性,可以应用到人体、生物体保健医疗、科研等领域,市场潜力巨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给生物体补偿生物信息能量的新
,尤其涉及一种将生命科学、量子物理学、生物信息学、医学、微波技术相结合的补偿生物信息能量的新装置,填补了该
的空白,该专利技术可以广泛应用于科研、人体、生物体保健、医疗等领域。
技术介绍
本专利技术是依据生物场导理论和实验,见申请人执笔与姜堪政合著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8年2月首次出版的《场导发现-生物电磁波揭秘》;2010年10月再版的《生物电磁波揭密-场导发现》;台湾大康出版社2011年2月第三版《生物电磁波揭秘-场导发现》。第一版《场导发现-生物电磁波揭秘》已经被清华大学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和国家图书馆收藏,见附件I。申请人作了进一步的研究和实验,见申请人的论文“生命健康需要信息营养”,《美国自然科学研究杂志》2006年第六期P140-141 天然物理疗法,补偿植物信息能量-保健医疗的新途径”,《中国健康月刊》2009,5月,第29卷,第5期,P203-205 ;“补偿生物信息能量刻不容缓”,《医学信息》,2010年6月第23卷第6期(下旬刊),P328-329。“补偿生物信息能量-自然新疗法”《医学信息》,2010年9月第23卷第9期(下旬刊),P334 ;“补偿生物信息能量-健康长寿的新发现”,《辽宁省老教授协会通讯》,2011年7月第21期,P46,见附件2。国内外研究成果表明生物信息能量即生物体分子在正常代谢过程中发出的微波简称生物微波,它具有普通电磁波的性质,还具有自己的特殊性-即载有生物信息,这种生物能量大约处于10_5 _2电子伏特的数量级,生物体补充这种特殊的微观能量,相当于补充了元气,免疫功能和自愈能力以及健康水平将得到明显提升,见附件3。在此研究基础上申请人专利技术了生命信息场导仪,组合式补偿生物信息能量装置等设备,已经取得多项国家专利技术专利和技术专利,见附件4。为普及人体自然养生保健医疗,让人体在休息过程中可以接收源于生物体的生物信息能量,提高人体、生物体免疫功能,恢复治愈能力和逆转衰老,而进行了本专利技术技术的研究工作。本专利技术技术应用了量子物理学理论、生物信息学理论、电磁生物效应理论、中医理论以及微波理论等研究的成果,参见张阳德编著,2009年9月由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生物信息学》;王海婴主编,2000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大学基础物理学》;刘亚宁主编,2002年I月由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的《电磁生物效应》;清华大学2006年10月再版的《量子物理学》;庞小峰编著《生物电磁学》,国防工业出版社,2008 ;2003年2月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的《电磁场理论基础》;还有中医等理论。2007年申请人在北京与其他专家进行了临床试验,见 2008年发表在《中国实用医药》杂志第3卷第4期P72、第7期P45、第9期P31上的3篇关于生物电磁场即生物信息能量在人体保健医疗方面研究成果的论文,依据2008年以来到现在,申请人在沈阳天慈力生物场导技术研究所进行的大量实验。实现了在床上可以给人体补偿生物信息能量,有效改善人体健康状况,全面提升人体健康水平,在治疗慢性病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现在国家工商管理局已经批准了补偿生物信息能量的服务工作,见附件5。现代生命科学告诉我们生命的构成决不仅仅是可以观察到的活动实体和能量变化,而且还是一种高度有序化的运动过程,及时补偿源于生物体的生物信息能量即中医主张的元气,可以保持生命运动的高度有序化, 调动生命的自愈能力,逆转衰老。当今社会,亚健康的群体不断扩大,许多慢性病难以治愈,心血管、糖尿病等许多慢性疾病向年轻化发展,说明现代人不缺少营养,缺少的是源于生物体的生物信息能量。源于生物体的信息能量相当于中医所主张的元气,是生命之本,补偿生生物信息能量为人体乃至生命体找到逆转衰老、健康长寿的新途径。本申请人在多年艰苦研究的基础上,为解决生物体在较短时间里能够方便地、更多地接收源于生物体的生物信息能量,给细胞增加动力,全面提高健康水平,又专利技术了一种全新的、给生物体补偿源于植物的生物信息能量的新设备-生物信息能量养生床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补偿生物信息能量装置存在的空白,提供了一种先进的、组合式的生物信息能量养生床。具有创新性和独创性。本专利技术实现了易于调整到最近距离采集植物信息能量;实现了最近距离给人体全面补偿植物信息能量。处于工作状态时,在保健人体周围能够形成一个可以透视周围的电磁场屏蔽空间,实现了人性化的保健理念,有效防止外来电磁波的干扰;并防止其内部生物微波的外扩散,在屏蔽空间内增加生物微波功率密度,缩短了保健时间,提升了补偿生物信息能量保健医疗的效果。本专利技术具有先进的屏蔽结构;先进的生物微波聚焦反射系统和组合结构;实现了供体植物、生物微波采集加能总成以及人体最佳的放置顺序和位置;先进的苗车升降结构;先进的手摇减速箱的组合结构。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生物信息能量养生床的原理示意图;主要由I.手摇升降车;2.植物苗;3生物微波下反射板;4.微波屏蔽帘;5.升降滑轮组;6.直流减速电机;7.生物微波上反射板;8.人体;9.床身;10.生物微波采集加能器组成图2、图3是本专利技术-生物信息能量养生床的总体结构示意图;图4和图5是本专利技术-生物信息能量养生床中的生物微波采集加能器总成的结构示意图。图6和图7是本专利技术-生物信息能量养生床中的手摇升降车的结构原理图;其中图6主要由I.移动脚轮;2.移动滑轮;3.支撑杆;4.滑轮;5.钢索;6.手摇减速器;7.挂绳轮;8.固定支架;9.升降板;10.转轴;11.摇柄组成图8和图9是本专利技术-生物信息能量养生床中手摇减速器的结构示意图。图10-15是本专利技术-生物信息能量养生床中手摇减速器组合式箱体的结构图。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生物信息能量养生床工作原理,见图I :本专利技术装置工作时,生物微波上反射板下降后,与生物微波下反射板、屏蔽帘、床身、生物微波采集加能器总成能够形成一个有效的电磁屏蔽空间,可以最大限度避免外界电磁场干扰,同时保持屏蔽范围内的生物微波不泄露,实现植物发出的生物信息能量在屏蔽范围内不断积累,增加功率密度,人体躺在床上,在休息过程中的轻松状态下增加生物信息能量的比吸收率,实现最佳保健效果。床下的植物苗通过手摇升降车,可以根据植物的高矮调整植物与生物微波采集加能器之间的距离,让植物最大限度靠近生物信息能量采集加能器总成,实现单位时间内最大限度的采集植物发出的微波,又不伤害植物。生物信息能量采集加能器总成,安装在床身里,实现了其发射端最大限度靠近人体,并与生物微波上、下反射板、床身以及屏蔽帘形成一个屏蔽空间,它的发射系统处于屏蔽范围内,采集放大后的生物信息能量可以最大限度的进入人体,并在屏蔽范围内、在上下反射板、生物信息能量采集放大器之间可以产生多次反射振荡,进一步增加了人体生物信息能量的比吸收率,实现了最短时间内的最佳保健效果。生物信息能量养生床实现了人体在休息状态下自然补偿生物信息能量。近4年多来,通过生物信息能量养生床原理机器的验证,表明本专利技术安全、节能,操作简单,效果突出,方便普及推广,市场潜力巨大。生物信息能量养生床的构造该专利技术见图2、图3、图4、图5 :主要由手摇减速器I ;钢索2 ;滑轮3 ;升降车4 ;植物5 ;床体6 ;生物微波采集加能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生物信息能量养生床,其特征在于生物微波采集加能器总成7;生物微波上反射板13 ;生物微波屏蔽帘15 ;床身17以及生物微波下反射板18在工作状态时,形成一个电磁屏蔽空间,人体8处于电磁屏蔽空间内补偿生物信息能量。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生物信息能量养生床,其特征在于生物微波采集加能器总成7被放置于床身17内。3.生物信息能量养生床,其特征在于植物5被放置于床身17下面;放置于手摇升降车4上,床身17下面的生物微波供体-植物,通过手摇升降车的高度调整可以靠近床身17内的生物微波采集加能器总成7,在植物下面的升降板上及其周边放置生物微波反射板。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生物信息能量养生床,其特征在于微波屏蔽帘15是由逆磁质金属网和无毒、无味、透明、柔软的有机材料压合在一起而成。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生物信息能量养生床,其特征在于生物微波采集加能器总成7,是由箱体20,12V直流电源、电子电路控制系统21 #个生物微波采集加能器22组成;箱体20四周粘贴逆磁质金属薄板24,箱体20使用的材料是木质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心洲
申请(专利权)人:袁心洲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