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内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701776 阅读:1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23 18: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脊柱内固定装置,其椎弓根钉包括钉座和钉体,所述钉座具有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所述钉体与所述第一安装槽同轴。在椎体切除过程中,由于有椎弓根钉的固定,可以实现两椎体间的相对固定和稳定;且复位完成后,不需要拆除短棒,使手术中出现复位丢失的可能性明显减小,手术的安全可靠性明显提高。而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椎弓根钉虽然结构简单,但满足了脊柱内固定的需要,大大降低了手术风险。(*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脊柱内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脊柱内固定技术的应用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一般认为真正意义上的脊柱内固定始于20世纪50年代,PaulHarrington为矫正脊柱侧弯和维持矫形研制了第一种后路内固定系统即Harrington系统(哈氏棒),并于1962年报道了临床应用结果。在20世纪70年代,随着“节段性脊柱内固定”理论的产生,环行Luque内固定系统曾一度风靡全球;其后在20世纪80年代诞生了 C-D(Cotrel-Dubousset)内固定系统。随着脊柱生物力学研究和材料科学的发展,脊柱内固定技术取得了巨大进步,在脊柱退行性疾病、脊柱肿瘤、创伤以至于脊柱感染等手术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该项技术的手术操作步骤如下I、术前准备,进行椎弓根钉的直径、长度、入钉角度的选择;2、椎弓根定位和钉道准备,进钉点选择和钉道准备;3、植入椎弓根钉;4、弯棒;弯棒包括体内弯棒和体外弯棒两种方式,弯棒要求棒有较精确的塑性,以保证能够顺利的置入椎弓根钉U型槽中,并实现复位;5、装棒、压棒,临时锁紧,使用蛙式钳进行操作,该过程主要是为了将棒压到椎弓根钉U型槽底部,弯棒操作,是很难能够将棒精确塑形至患者的椎体曲线的,为了顺利的将棒装入,不得不使用大量的配套器械进行拉棒、压棒操作,由于个体差异,有时候操作会很困难,通常用的压棒工具包括压棒器、蛙式钳、摇摆钳、压棒器等;6、矫形复位;7、最终锁紧,将螺塞锁紧棒。在脊柱复位过程中,部分患者很可能需要进行椎体的部分或全部切除操作。椎体切除后,受韧带牵拉,相邻节段的椎体的距离会减少,易造成神经或血管损伤等严重风险。且在椎体复位过程中,都会使用其他撑开或加压工具进行各个节段的复位;为了防止复位丢失,每次复位操作后都需要对棒进行预锁紧与固定。人体脊柱的复位很难一次完成,需要多次的复位操作,这就要求在复位过程中进行多次的松开锁紧螺母和拧紧锁紧螺母的操作,这势必会造成部分的脊柱复位丢失,从而影响了最终的复位效果。因此,如何避免在脊柱复位手术过程中产生风险和复位丢失,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脊柱内固定装置,该内固定装置可以有效提高脊柱固定手术的安全可靠性,为广大患者提供更高效安全的手术服务。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脊柱内固定装置,其椎弓根钉包括钉座和钉体,所述钉座具有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所述钉体与所述第一安装槽同轴。优选地,所述钉座与所述钉体通过螺纹连接。优选地,所述钉体包括与所述钉座连接的连接部,以及与 椎体连接的结合部,所述结合部设有螺距相等的骨螺纹和机械螺纹,所述骨螺纹为单线螺纹,所述机械螺纹为双线螺纹或多线螺纹。优选地,所述连接部具有锥形螺纹,所述钉座具有与所述锥形螺纹配合的锥形孔。优选地,所述连接部具有直螺纹,所述连接部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挡块,所述钉座具有与所述直螺纹配合的连接孔,以及与所述限位挡块配合的限位台。本技术所提供的脊柱内固定装置,包括若干椎弓根钉和连接若干椎弓根钉的长棒,椎弓根钉包括钉座和钉体,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是,本技术所提供的椎弓根钉的钉座具有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所述钉体与所述第一安装槽同轴。脊柱内固定手术中,利用钉体固定钉座的位置,再在相邻的两椎弓根钉的第二安装槽中安装短棒,最后将长棒安装在第一安装槽中。这样,利用第二安装槽可以固定两椎弓根钉的相对位置,同时固定与两椎弓根钉固定连接的部分脊柱,多段脊柱分别固定好后,再利用第二安装槽中安装的长棒将多段脊柱连接在一起,形成完整的脊柱内固定,达到手术的目的。在椎体切除过程中,由于有椎弓根钉的固定,可以实现两椎体间的相对固定和稳定;且复位完成后,不需要拆除短棒,使手术中出现复位丢失的可能性明显减小,手术的安全可靠性明显提高。而且,本技术所提供的椎弓根钉虽然结构简单,但满足了脊柱内固定的需要,大大降低了手术风险。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钉座与所述钉体通过螺纹连接。钉座包括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而根据手术的实际需要,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的需要与脊柱大体垂直的方向排列,使钉座的宽度较大,若钉座与钉体为一体式结构,安装椎弓根钉时,随着钉体的旋转,钉座很容易与脊柱发生干涉,其安装难度大。通过螺纹连接则可以轻易解决此问题,安装椎弓根钉时将钉座放置在相应位置,将钉体穿过两者螺纹配合的连接孔,在与脊柱连接的同时可以固定钉座,其安装效率高,难度小,有利于手术的实施。在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钉体包括与所述钉座连接的连接部,以及与椎体连接的结合部,所述结合部设有螺距相等的骨螺纹和机械螺纹,所述机械螺纹为双线螺纹或多线螺纹。骨螺纹和机械螺纹的螺距相等,能保证骨螺纹旋入椎体和机械螺纹旋入钉座的单圈进程相同,避免出现干涉等情况的发生。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所提供椎弓根钉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所示椎弓根钉的爆炸视图;图3为本技术所提供钉体第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所提供钉体第二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核心是提供一种脊柱内固定装置,该内固定装置可以有效提高脊柱固定手术的安全可靠性,为广大患者提供更高效安全的手术服务。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所述的长棒和短棒,均为现有技术中脊柱固定手术中的器件,短棒用于连接相邻两个椎弓根钉,长棒的长度大于短棒,用于连接多个椎弓根钉。应当理解,本文中所采用的器件名称不应当限制本专利的保护范围。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请参考图I和图2,图I为本技术所提供椎弓根钉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所示椎弓根钉的爆炸视图。本技术所提供的脊柱内固定装置,包括若干椎弓根钉和连接若干椎弓根钉的长棒,椎弓根钉包括钉座I和钉体2,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是,本技术所提供的椎弓根钉的钉座I具有第一安装槽11和第二安装槽12,钉体2与第一安装槽11同轴。脊柱固定手术中,利用钉体2固定钉座I的位置,再在相邻的两椎弓根钉的第二安装槽12中安装短棒,最后将长棒安装在第一安装槽11中。这样,利用第二安装槽12可以固定相邻两椎弓根钉的相对位置,同时固定与两椎弓根钉固定连接的部分脊柱,多段脊柱分别固定好后,再利用第一安装槽11中安装的长棒将多段脊柱连接在一起,形成完整的脊柱固定,达到手术的目的。在椎体切除过程中,由于有椎弓根钉的固定,可以实现两椎体间的相对固定和稳定;且复位完成后,不需要拆除短棒,使手术中出现复位丢失的可能性明显减小,手术的安全可靠性明显提高。而且,本技术所提供的椎弓根钉虽然结构简单,但满足了脊柱内固定的需要,大大降低了手术风险。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钉座I与钉体2可以通过螺纹连接。钉座I包括第一安装槽11和第二安装槽12,而根据手术的实际需要,第一安装槽11和第二安装槽12的需要与脊柱大体垂直的方向排列,使钉座I的宽度较大,若钉座I与钉体2为一体式结构,安装椎弓根钉时,随着钉体2的旋转,钉座I很容易与脊柱发生干涉,其安装难度大。通过螺纹连接则可以轻易解决此问题,安装椎弓根钉时将钉座I放置在相应位置,将钉体2穿过两者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脊柱内固定装置,其椎弓根钉包括钉座和钉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钉座具有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所述钉体与所述第一安装槽同轴。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脊柱内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钉座与所述钉体通过螺纹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脊柱内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钉体包括与所述钉座连接的连接部,以及与椎体连接的结合部,所述结合部设有螺距相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勇朱泽章张文桥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拓腾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