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抗旱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701360 阅读:1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23 17: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抗旱装置,包括圆形薄膜,圆形薄膜为非闭合式,在一侧设置有一个开口,开口处设置有重合部,圆形薄膜的圆心部分开有容纳植物主干的圆孔,圆形薄膜的周边设置有两根竹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其用两根竹条夹紧薄膜同时弯曲竹条为非闭合的圆形,其中一部分上下叠加重合。使用时自缺口处打开装置,将植物主干套入,周围埋土闭合即可。使用完毕后清理浮土打开重叠部分即可回收装置,可多次使用。(*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抗旱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能保持植物根部水分的新型抗旱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现有的保持植物根部水分的抗旱装置大多数使用效果不佳,并且绝大多数是一次性使用,使用完毕即丢弃,极易造成白色污染; 当这些废料被埋入地下后对植物种子发芽,植物根部扩展、吸收水分、呼吸作用有很大的抑制作用;这些材料数年之内不会被微生物降解因此对耕地的影响会长达数年之久。此外上述装置在使用时程序较为复杂繁琐,劳动量较大,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中的不足之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抗旱装置。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抗旱装置,包括圆形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薄膜为非闭合式,在一侧设置有一个开口,开口处设置有重合部,圆形薄膜的圆心部分开有容纳植物主干的圆孔,圆形薄膜的周边设置有两根竹片。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其用两根竹条夹紧薄膜同时弯曲竹条为非闭合的圆形,其中一部分上下叠加重合。使用时自缺口处打开装置,将植物主干套入,周围埋土闭合即可。使用完毕后清理浮土打开重叠部分即可回收装置,可多次使用。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I所示,本技术包括圆形薄膜1(圆形薄膜为非闭合式,只允许通过气体分子不通过水分子),对保持根部水分起主要作用,圆形薄膜I的一侧设置有一个开口,开口处设置有一个重合部2,膜的厚度相对传统薄膜要厚,膜半径因保持水分范围的大小而定;圆心部分开有容纳植物主干的圆孔3(圆孔不固定,可根据不同需要生产不同型号尺寸);用于将植物的主干部分套入,圆形薄膜的周边设置有两根韧性较好的竹片4,用于夹紧薄膜同时将薄膜压于地表防止释放水分;数杯压于薄膜之上的土壤5 (无特殊要求,适量即可),用于引导水蒸气液化产生的水滴重新流入土壤达到抗旱的目的。通过上述措施可克服传统装置使用较为复杂繁琐,劳动量较大,耗费时间相对较长,不可多次重复使用,污染环境,妨碍植物根部生长的缺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ー种新型抗旱装置,包括圆形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薄膜为非闭合式,在ー侧设置有ー个开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恒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科技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