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696880 阅读:2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22 11: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播种装置,播种装置包括推动部,滚动部,覆土部以及贮种部,推动部包括推动杆以及连接部,推动杆与连接部一侧表面连接,覆土部与连接部未设置推动杆的一侧表面连接,滚动部包括轴杆以及两滚轮,轴杆穿过贮种部以及滚轮,贮种部上开设有至少第一出种口。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能够大大降低播种成本,且适用于任何地面状况的播种装置。另一方面,通过调整贮种部等距离增设出种口或者根据种子颗粒大小堵塞不同尺寸的出种口,以使得本发明专利技术适应各种播种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耕种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播种装置
技术介绍
播种装置是一种可以将种子播洒在土地上的农业工具,有些播种装置直接设有动力,这种播种装置一般称为播种机;有的则是本身没有动力,使用时需要依靠较大的外力才 能移动。对于大型播种机,适用于大规模的生产,往往不适用于小规模的播种和地标情况不适宜播种机运作的情况;而对于需要依靠较大外力才能移动的播种装置,往往过于依赖于牲畜等外力来源,两种播种装置的成本都较高,对于地面情况不适宜机械运作或牲畜行走的播种要求难以满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大大降低播种成本,播种均匀,操作方便,且适用于任何地面状况的播种装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播种装置,该装置包括推动部,滚动部,覆土部以及贮种部,推动部包括推动杆以及连接部,推动杆与连接部一侧表面连接,覆土部与连接部未设置推动杆的一侧表面连接,滚动部包括轴杆以及两滚轮,轴杆穿过贮种部以及滚轮,贮种部上开设有至少第一出种口。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连接部为凹形,包括第一连接片以及设置于第一连接片两端的两第二连接片。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贮种部为中空体,贮种部两端开设有对称的第三通孔,第三通孔口径与轴杆相匹配,贮种部中轴线所在椭圆环上设有两第一出种口。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两出种口间的曲面距离相等。使得贮种部滚动后可等距离得播种。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贮种部非中轴线所在椭圆环的曲面上设有多个第二出种口,第二出种口口径大于第一出种口。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推动杆前端还设置有犁土部,犁土部包括支架以及犁头,支架一端截面与推动杆杆头底面连接,支架另一端截面与犁头底部连接,支架倾斜设置,支架靠近贮种部一侧的截面与贮种部表面曲面相切,犁头刀口方向与两滚轮平行。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覆土部至少一侧表面上设有粗糙纹路。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播种装置的示意图;图2为图IA方向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播种装置的连接件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播种装置的轴杆的示意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播种装置的贮种部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播种装置的贮种部与连接件以及轴杆连接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说明。 图I至图6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方式的播种装置。如图所示,播种装置包括推动部10,滚轮部20,覆土部30,犁土部40,以及贮种部50。推进部10包括推动杆101以及连接部103。连接部103为凹形金属片,包括第一连接片1031以及设置于第一连接片1031两端的两第二连接片1033,1035,第一连接片1031表面两端开设有第一通孔1037,1039,两第二连接片1033,1035远离第一连接片1031的一侧分别开设有第二通孔1041,1043。两对称设置的第二连接片1033,1035分别位于第一连接片1031的两端。推动杆101为金属直长杆,通过焊接方式固定于第一连接片1031的中间位置。滚轮部20包括轴杆201以及两滚轮203,205,轴杆201两端轴头207,209上设置有螺纹211。贮种部50为中空椭圆体,贮种部50两端开设有对称的第三通孔501,503,第三通孔501,503 口径与轴杆201相匹配,使得轴杆201可以从两第三通孔501,503间贯穿贮种部50。贮种部50中轴线所在椭圆环上设有两第一出种口 505,507,两第一出种口 505,507间的曲面距离相等。贮种部50非中轴线所在椭圆环的曲面上设有第二出种口 509,511,第二出种口 509,511 口径大于第一出种口 505,507。在本专利技术的其他实施方式中,可以根据播种间距要求在贮种部50中轴线所在椭圆环上等距地增设第一出种口 505。轴杆201穿过贮种部50上两对称的第三通孔501,503,使轴杆201贯穿贮种部50,且贮种部,50可随轴杆201转动而滚动,然后轴杆201再分别穿过两对称第二连接片1033,1035上的第二通孔1041,1043,使轴杆201固定于第二通孔1041,1043内。而后在轴杆201两端分别套设两滚轮203,205,并通过外螺母213与轴杆201上螺纹211旋转固定,内螺母215旋紧,轴杆201与两滚轮203,205构成滚轮部20。推动杆101前端设置有犁土部40,犁土部40包括支架401以及犁头403。支架401 一端截面与推动杆101杆头底面焊接,支架401另一端截面与犁头403底部焊接,支架401倾斜设置,且支架401靠近贮种部50 —侧的截面与贮种部50表面曲面相切。犁头403刀口方向与两滚轮203,205平行。当推动推动杆101时,犁头403刀口与地面相切。覆土部30为一橡胶皮面,橡胶皮面一表面为光滑橡胶面,另一表面为带辙粗糙面。覆土部30表面开设有与第一通孔1037,1039相对应的第四通孔301,303,使用螺丝和螺母将覆土部30固定于第一连接片1031下方,光滑橡胶面向上,带辙粗糙面朝向地面。贮种部50内存放待播种子,当需要播种的种子较小时,用活塞将第二出种口 509,511堵塞,使用者使得犁土部40犁头403刀口与底面接触并相切,覆土部30覆盖在土面上后,推动推动杆101并带动滚轮203,205向前滚动。犁头403划开耕土,滚轮203,205转动带动轴杆201转动,轴杆201转动带动套设于轴杆201上的贮种部50转动,当贮种部50上第一出种口 505,507开口朝向地面时,贮种部50内的种子从第一出种口 505,507滑落,并落入犁头403划开的梗土内,随后覆土部30将梨开的泥土重新覆盖在播种后的种子上,完成播种。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例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例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例。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专利技术的可行性实施例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等效实施例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播种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推动部(10),滚动部(20),覆土部(30)以及贮种部(50),所述推动部(10)包括推动杆(101)以及连接部(103),所述推动杆(101)与所述连接部(103) —侧表面连接,所述覆土部(30)与所述连接部(103)未设置所述推动杆(101)的一侧表面连接,所述滚动部(20)包括轴杆(201)以及两滚轮(203,205),所述轴杆(201)穿过所述贮种部(50)以及所述滚轮(203,205),所述贮种部(50)上开设有至少第一出种口(505)。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播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103)为凹形,包括第一连接片(1031)以及设置于第一连接片(1031)两端的两第二连接片(1033,1035)。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播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贮种部(50)为中空体,所述贮种部(50)两端开设有对称的第三通孔(501,503),所述第三通孔(501,503) 口径与所述轴杆(201)相匹配,所述贮种部(5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爱冬姜则斌许平
申请(专利权)人:海安县西场镇农林科技服务部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