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关电源过流保护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695625 阅读:1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17 03: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开关电源过流保护电路,包括: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稳压二极管、三极管、场效应管、电容器;第二二极管与稳压二极管串联,它们的负极相连接,稳压二极管的正极与三极管的基极相连接,第二二极管的正极与第一二极管的正极、电容器的第一端相连接,第一二极管的负极与场效应管的漏极相连接,电容器的第二端与三极管的发射极相连接,三极管的集电极与场效应管的栅极相连接,场效应管的源极与三极管的发射极、电容器的第二端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提供了一种能够有效地检测电源过流的保护电路,灵敏性和可靠性优良。(*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过流保护电路,具体涉及一种开关电源过流保护电路;属于电学领域。
技术介绍
开关电源应用广泛,能够为各类设备提供工作电压。在其工作过程中,当电源的输出端超过额定负载或短路时,会对电源造成损坏,使系统不能正常工作。而且当今的开关电 源工作频率越来越高,为了提高开关电源的可靠性,必须设计合理的保护电路,保护电路的灵敏性和可靠度对开关电源的安全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传统的过流保护电路利用互感器采集电流,当电流一电压的转换信号电平高于基准值后,输入PWM (Pulse Width Modulation,脉宽调制)芯片的保护脚以关断振荡输出或通过继电器切断供电的方式实现开关电源过流保护。但是,这种方式存在响应速度慢、动作迟缓、对短路性电流的过快增长可能来不及动作等缺点;此外,还可能出现过流信号电平升高时,芯片截止输出、电流减小、芯片继续工作、继续过流的一振一停非正常情况,从而导致系统工作不稳定,甚至有可能烧毁功率器件。现在尚没有一种能够兼顾灵敏性和可靠度的过流保护电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灵敏性和可靠性优良的开关电源过流保护电路。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开关电源过流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稳压二极管、三极管、场效应管、电容器;上述第二二极管与上述稳压二极管串联,它们的负极相连接,上述稳压二极管的正极与上述三极管的基极相连接,上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与上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上述电容器的第一端相连接,上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与场效应管的漏极相连接,上述电容器的第二端与上述三极管的发射极相连接,上述三极管的集电极与上述场效应管的栅极相连接,上述场效应管的源极与上述三极管的发射极、上述电容器的第二端相连接。前述的开关电源过流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二二极管与上述三极管的集电极之间串联有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前述的开关电源过流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之间引出用于接入电源的电路第一接入端,上述电容器的第二端作为用于接入电源的电路第二接入端。前述的开关电源过流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上述三极管发射极和基极之间连接有第二偏置电阻。前述的开关电源过流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上述场效应管的源极和栅极之间连接有第一偏置电阻。前述的开关电源过流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第一二极管为高压超快恢复型二极管。前述的开关电源过流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第二二极管为低压超快恢复型肖特基管。 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了一种能够有效地检测电源过流的保护电路,灵敏性和可靠性优良。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开关电源过流保护电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电路图。图中附图标记的含义Dl :第一二极管;D2 :第二二极管;D3 :稳压二极管;C1 :电容器;R1 :第一电阻;R2 :第二电阻;R3 :第一偏置电阻;R4 :第二偏置电阻;V1 :场效应管;V2 :三极管;Ui :电源电压。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本实施例是一个优选的技术方案,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I所示,本技术所述的过流保护电路包括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稳压二极管D3、三极管V2、场效应管VI、电容器Cl ;第一二极管Dl为钳位二极管,起检测过流信号的作用;第二二极管D2与稳压二极管D3串联,它们的负极相连接,稳压二极管D3的正极与三极管V2的基极相连接,起到稳定电路电压的作用;第二二极管D2的正极与第一二极管Dl的正极、电容器Cl的第一端相连接;第一二极管Dl的负极与场效应管Vl的漏极相连接;电容器Cl的第二端与三极管V2的发射极相连接;三极管V2的集电极与场效应管Vl的栅极相连接,场效应管Vl的源极与三极管V2的发射极、电容器Cl的第二端相连接。作为一种优选方式,第二二极管D2与三极管V2的集电极之间还串联有第一电阻Rl和第二电阻R2,用于实现电路的电流调节。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的电阻组合的方案,以达到调节电流目的。场效应管Vl的源极和栅极之间还连接有第一偏置电阻R3,三极管V2发射极和基极之间连接有第二偏置电阻R4,用于调整它们偏置电路中的阻值,从而实现电流调整。第一电阻Rl和第二电阻R2之间引出用于接入电源的电路第一接入端,电容器Cl的第二端作为用于接入电源的电路第二接入端。为了进一步提高电源过流保护电路的灵敏性和可靠性,消除稳压二极管D3结电容形成的电荷位移电流对场效应管Vl的影响,第一二极管Dl优选高压超快恢复型二极管,第二二极管D2优选低压超快恢复型肖特基管。电源电压Ui使场效应管Vl导通的瞬间,电容器Cl短路使三极管V2保持截止状态而不影响场效应管Vl的导通。当场效应管Vl处于正常导通状态时,电容器Cl充电电压值不会使三极管V2导通,场效应管Vl的漏-源极电压为低电平,通过第二二极管D2将A点电位钳位低电位状态,于是电容器Cl停止充电,此时A点电压不足以对三极管V2产生偏置,即不会影响场效应管Vl的工作状态。当场效应管Vl过流时,其漏极和源极之间的电压迅速上升,第二二极管D2反向截止,电容器Cl的充电电位升高,直至稳压二极管D3反向导通,此时三极管V2将被导通,场效应管Vl的栅极电位被下拉至接近0V,从而使场效应管Vl可靠关断而截止,有效地限制了过电流。当过流消除后,电容器Cl会通过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三极管V2放电,直至三极管V2关断,电路自动恢复到工作状态。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 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开关电源过流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稳压二极管、 三极管、场效应管、电容器;上述第二二极管与上述稳压二极管串联,它们的负极相连接,上 述稳压二极管的正极与上述三极管的基极相连接,上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与上述第一二极 管的正极、上述电容器的第一端相连接,上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与场效应管的漏极相连接, 上述电容器的第二端与上述三极管的发射极相连接,上述三极管的集电极与上述场效应管 的栅极相连接,上述场效应管的源极与上述三极管的发射极、上述电容器的第二端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开关电源过流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二二极管与上 述三极管的集电极之间串联有第一电阻和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华夏刘劲松孟庆贤刘学姜树广胡俊鹏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华东光电技术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