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变倍体视显微镜光学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7694225 阅读:2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17 03: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连续变倍体视显微镜光学系统,具有连续变倍体视显微镜主体系统的物镜和补偿镜,其中:所述物镜和补偿镜的光路前设有一个由两组透镜组合的大物镜,大物镜的数值孔径为连续变倍体视显微镜主体系统中的物镜最大倍率的数值孔径,大物镜的入瞳距为-100mm,使所述大物镜和显微镜的两支变倍物镜形成一个共轴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增加了显微镜的使用范围,使显微镜功能多样化。?(*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显微
,具体涉及一种连续变倍体视显微镜光学系统
技术介绍
连续变倍体视显微镜是微显示系统常用的设备,但附加大物镜在连续变倍体视显微镜上,通过附加大物镜扩展显微镜的使用范围,使显微镜功能多样化,其存在较多的技术问题,如何确定物镜的结构参数、数值孔径、入瞳位置,光学特性的特点等,是现有技术人员研究的方向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将大物镜在连续变倍体视显微镜上,增加了显微镜的使用范围,使显微镜功能多样化的连续变倍体视显微镜光学系统。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该连续变倍体视显微镜光学系统,具有连续变倍体视显微镜主体系统的物镜和补偿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物镜和补偿镜的光路前设有一个由两组透镜组合的大物镜,大物镜的数值孔径为连续变倍体视显微镜主体系统中的物镜最大倍率的数值孔径,大物镜的入瞳距为-100mm,使所述大物镜和显微镜的两支变倍物镜形成一个共轴系统。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该连续变倍体视显微镜光学系统是在现有的续变倍体视显微镜主体系统的物镜和补偿镜的光路前设有一个由两组透镜组合的大物镜,扩大附加大物镜的数值孔径,确定入瞳位置,把附加大物镜和显微镜的两支变倍物镜形成一个共轴系统。显微镜物方孔径角和折射率的乘积nu称为“数值孔径”,用NA表示,当显微物镜的像差校正到公差范围内时,其分辨率仅决定了物镜的数值孔径,由公式可知S =0. 61入/NA,A为观测时所用光线的波长;NA为物镜数值孔径,确定附加大物镜的数值孔径为选择主体物镜最大倍率的数值孔径,这样可以使经常工作的倍率的数值孔径更具有满意的使用效果。大物镜的入瞳距为-100mm,其为变倍物镜倍率3. 3倍的入瞳位置,这样其它倍率都可以得到均衡的照顾,又可以使经常使用的倍率处于最佳状态。用这种结构方法而设计的0. 3倍、0. 5倍、0. 7倍、I. 8倍在TX160倍连续变倍体视显微镜运用,均取得较好效果。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I所示的连续变倍体视显微镜光学系统,具有连续变倍体视显微镜主体系统的物镜和补偿镜,所述物镜和补偿镜的光路前设有一个由两组透镜组合的大物镜。M是物面,N为两组透镜组合的附加大物镜,B为连续变倍体视显微镜主体系统的物镜及补偿镜,、0'点是不加附加大物镜时显微镜的物点,0 0'是附加大物镜的光轴,0' 01和0' 02是主体显微镜的光轴,此二光轴夹角为12°。大物镜的数值孔径为连续变倍体视显微镜主体 系统中的物镜最大倍率的数值孔径,大物镜的入瞳距为-100mm,使所述大物镜和显微镜的两支变倍物镜形成一个共轴系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续变倍体视显微镜光学系统,具有连续变倍体视显微镜主体系统的物镜和补偿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物镜和补偿镜的光路前设有一个由两组透镜组合的大物镜,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耀富王利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中光学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