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YKK株式会社专利>正文

绳扣紧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684354 阅读:2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16 08: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同时提高绳的临时固定的保持力和操作性的绳扣紧件。本发明专利技术是具有能够收容多个绳端部(1A)的主体(3)的绳扣紧件(2),主体具有大致筒状的插座(10)和被插入插座(10)内的插头(20),插座(10)具有绳用开口(11)、插头用开口(12)、对绳端部(1A)的规定长度部分进行收容的收容部(13)、将被收容在收容部(13)内的绳端部(1A)卡定的多个卡定部(14),插头(20)具有将插座(10)的插头用开口(12)堵塞的基部(21)、从该基部(21)一体地延伸设置,并被插入到插座(10)的收容部(13)内的腿部(22)、将绳端部(1A)临时固定的临时固定部(30),临时固定部(30)具有从腿部(22)向侧方突出的第一突起(31、23)以及第二突起(32),第一突起沿腿部(22)的延伸设置方向排列两个以上,且第二突起与第一突起之间的间隔相向地被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被装配在绳端部的绳扣紧件
技术介绍
以往,绳在各种各样的用途被利用。例如,鞋、包或者衣服、配饰中的开ロ部等的封闭、尺寸等的调整大多使用绳。另外,在物品的连结、货物的固定等实际的各种各样的状况下使用绳。另外,这里所说的绳是能够进行捆扎等的所谓的绳状体的总称,除一般的绳、金属 线、线缆等外,甚至还包括条带、皮带。在这些绳中一般都被进行端部处理。即、在仅单纯地切断的状态下,除截面的外观或者手感变差外,若为编织的原料,则存在产生绽线的情況。作为端部处理,单纯的端部处理可以列举出打结。另外,有为了提高操作性、装饰性而装配专用的绳扣紧件的情況。作为绳扣紧件,为了能够消除对绳打结的劳力,开发了将绳端部(从绳端开始规定长度的区域)包裹的绳扣紧件。具体地说,有将绳端部插入大致筒状的阴零件,由从相反侧被插入的阳零件的腿部夹住阴零件内部的绳的绳扣紧件(參见专利文献I)。在专利文献I的绳扣紧件中,在腿部的侧面形成用于咬住绳的钉状突部的列,并隔着该列形成ー对保持板部。在将这样的绳扣紧件向绳端部装配的情况下,首先,将绳端部从阴零件的一方的开ロ插入,使从相反侧被拉出的绳端部保持在ー对保持板部。在该状态下,钉状突部仅与绳相向,没有咬住。接着,将绳从上述一方的开ロ拉出,并将腿部以及绳端部向相反侧的开ロ逐渐导入,据此,绳端部和腿部被完全收容在阴零件内,由阴零件内侧和腿部的钉状突部夹持绳,进行固定。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 :日本特开2005-296178号公报在上述的专利文献I中,在装配时,有必要将绳从一方的开ロ拉出,并在相反侧的开ロ,将绳端部和腿部同时导入。此时,通过使绳保持在ー对保持板部,得到绳和腿部的一体性,通过这样的临时固定,大幅提高操作性。但是,专利文献I的ー对保持板部由于是规定长度的板部在绳的连续方向相向的形状,所以,将绳压入它们之间的操作烦杂。另ー方面,在专利文献I的ー对保持板部,为了确保更稳定的保持力,有必要将绳的连续方向的长度扩张或使ー对间隔变窄,这些都使得将绳压入的操作变得困难。由于这样的情况,难以同时提高绳的临时固定的保持力和操作性。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ー种能够同时提高绳的临时固定的保持力和操作性的绳扣紧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绳扣紧件是具有能够收容多个绳端部的主体的绳扣紧件,其特征在干,上述主体具有大致筒状的插座和被插入上述插座内的插头,上述插座具有供上述绳端部插入的绳用开ロ、供上述插头插入的插头用开ロ、与上述绳用开ロ以及上述插头用开ロ连通,并且对从上述绳用开ロ插入的上述绳端部的规定长度部分进行收容的收容部、将被收容在上述收容部内的上述绳端部卡定的多个卡定部,上述插头具有将上述插座的上述插头用开ロ堵塞的基部、从该基部一体地延伸设置,并被插入上述插座的上述收容部内的腿部、将上述绳端部临时固定的临时固定部,上述临时固定部具有从上述腿部向侧方突出的第一突起以及第二突起,上述第一突起以及第二突起相对于上述腿部的延伸设置方向交替地突出。在这样的结构中,通过使第一突起和第二突起的相向面之间比绳的直径小,能够将绳端部夹在第一突起和第二突起之间,进行临时固定。此时,由于第一突起和第二突起并非相互以正面相向,而是在腿部的延伸设置方向错开,所谓锯齿形排列,所以,通过使绳迂 回到这些锯齿形之间,与将其压入一对板材之间相比,能够轻易地进行保持。在本专利技术中,希望上述第一突起沿上述腿部的延伸设置方向排列两个以上,且上述第二突起与上述第一突起之间的间隔相向地配置。在这样的结构中,由于能够由最简单的结构实现上述的锯齿形排列的第一突起以及第ニ突起的每ー个在腿部的延伸设置方向的规定长度部分与绳端部压接,所以,能够确保相互的摩擦力,提高临时固定的保持性。本专利技术中,是在技术方案I或技术方案2所述的绳扣紧件中,其特征在于,上述插头具有沿上述腿部的侧面在上述腿部的延伸设置方向延伸的插头侧绳收容部,上述插头侧绳收容部处于上述第一突起和第二突起之间。在这样的结构中,通过将上述的锯齿形排列的上述第一突起和第二突起之间的空间作为插头侧绳收容部,能够将绳切实地收容并保持在该插头侧绳收容部。在本专利技术中,希望上述第一突起以及上述第二突起分别是沿着上述腿部的延伸设置方向的板状的突起。在这样的结构中,由于第一突起以及第二突起的每ー个在腿部的延伸设置方向的规定长度部分与绳端部压接,所以,能够确保相互的摩擦力,提高临时固定的保持性。在本专利技术中,希望上述第一突起以及上述第二突起的相互相向的面的角部为90度以下的尖鋭角。在这样的结构中,通过各自的角部勒入在第一突起以及第二突起之间锯齿形地迂回的绳端部,能够提高临时固定的保持性。在本专利技术中,希望上述第一突起以及上述第二突起的各自的上述腿部的延伸设置方向的设置范围相互不同。在这样的结构中,不存在第一突起以及第二突起在上述腿部的延伸设置方向的相同区域相互平行的部分,不需要用于将绳端部压入它们之间的强的力。另外,由于第一突起以及第二突起在上述腿部的延伸设置方向相互不重叠,所以,在通过合成树脂的注塑成形等制造吋,能够避免使用可动型芯等的必要性。附图说明图I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ー实施方式的插座以及插头的局部剖视分解立体图。图2是表示上述实施方式的插头的俯视图。图3是表示上述实施方式的插头的侧视图。图4是表示上述实施方式的插头的变形状态的侧视图。图5是表示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插头被插入插座前的状态的图。图6是表示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插头即将与插座卡合前的状态的图。图7是表示上述实施方式的插头的成形模具的侧视图。图8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其它实施方式的侧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根据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ー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如图I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绳扣紧件2具有将屈曲成U字状的绳I的两端等两根绳端部IA并列地收容的主体3。绳I例如,被插通拉链的拉头的孔屈曲成两个,以各绳端部IA被插入绳扣紧件2的状态被使用(在操作拉头时作为拉手使用)。另外,虽然对绳I的截面形状(例如,圆绳、平绳等)、材质等没有限制,但是例如,就松紧绳那样的缩径率大的绳而言,能够发挥更好的效果O主体3具备筒状的插座10和被插入卡合在该插座10内的插头20。这些插座10以及插头20例如作为合成树脂的注塑成形品分别被一体地形成。图I中,插座10具有隔开间隙相向的ー对平坦的主壁10A、10B以及将其两侧连结的曲面状的侧壁10C、10D。在筒状体的一端形成由绳端部IA插入的绳用开ロ 11,在另一端形成由摘头20摘入的摘头用开ロ 12。在插座10的内部形成与绳用开ロ 11以及插头用开ロ 12连通,并且对从绳用开ロ11插入的绳端部IA的规定长度部分进行收容的收容部13。收容部13中,相对于插头20的插入方向的正交方向的截面形状是与插头用开ロ12大致相同的形状,并且沿插头20的插入方向被形成为大致相同的形状(大致扁平长圆形状)。侧壁10CU0D之间的尺寸从插头用开ロ 12侧到绳用开ロ IU则,在插头20的插入方向一直为大致相同的尺寸。主壁10AU0B之间的尺寸在插头用开ロ 12侧随着去向插头20的插入方向而逐渐变窄,在中间为一定的间隔,绳用开ロ 11侧的规定区间成为比中间部分窄的一定的间隔。收容部13的绳用开ロ 11侧的区间(比中间部分窄的部分)成为将被收容在收容部13内的绳端部IA卡定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桥义信
申请(专利权)人:YKK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